图书介绍
规制法与侵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规制法与侵权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393836.jpg)
- 朱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6513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法学-研究-中国;侵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规制法与侵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既有研究的综述7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论述框架16
第二章 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的基础关系22
一、概念的界定22
二、公私法规范之整体关系25
三、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规范:协作是否可能36
四、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规范:协作如何可能40
第三章 侵权法保护对象与规制性规范的界定功能56
一、侵权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思想与技术56
二、规制性规范对侵权法保护对象的界定功能87
第四章 规制性规范对侵权法保护对象的具体界定99
一、我国实务的应用100
二、适格规制性规范之规范特征110
三、适格规制性规范之目的特征130
四、实际违反规制性规范155
五、我国法中的具体适用162
第五章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断170
一、中国法实践170
二、过错判断的独立性176
三、比较法观察185
四、违反规制性规范与过错判断的理论说明及适用200
五、结论和我国法案例之检讨213
第六章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侵权责任其他构成219
一、分析结构之初步建立219
二、规制性规范违反与因果关系222
三、附论:过错侵权责任中违法性与过错的关系226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结语246
一、基本结论246
二、本书所确立之分析结构的适用范围248
三、违反规制性规范之侵权责任构成的分析结构:简单图示258
四、结语260
参考文献263
后记280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实务中的一些问题2
(二)问题初步总结及本书的研究主题6
二、既有研究的综述7
(一)中国大陆的既有研究7
(二)中国台湾地区的既有研究10
(三)德国的既有研究12
(四)英美的既有研究13
(五)欧洲《侵权与规制法》一书中所提出的问题框架13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论述框架16
(一)研究方法16
(二)论述框架19
第二章 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的基础关系22
一、概念的界定22
(一)规制性规范的不同含义23
(二)本书所采用的规制性规范概念24
二、公私法规范之整体关系25
(一)风险社会语境——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的区隔25
(二)“最小国家”难题——私法规范优位于公法规范30
(三)规制失灵和私法价值原则——公法规范优位于私法规范?32
(四)公私法规范的接轨汇流34
三、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规范:协作是否可能36
(一)目 标和手段的不同36
(二)具体的比较38
四、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规范:协作如何可能40
(一)转介条款的立法设置40
(二)规制性规范与私法规范关系中的司法者评价46
(三)转介条款和司法者评价53
第三章 侵权法保护对象与规制性规范的界定功能56
一、侵权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思想与技术56
(一)问题提出56
(二)法益区分保护思想及其正当化理由62
(三)法益区分保护思想实现的规范技术71
(四)《侵权责任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思想与技术80
(五)结论86
二、规制性规范对侵权法保护对象的界定功能87
(一)规制性规范界定侵权法保护对象的必要性87
(二)规制性规范界定侵权法保护对象的正当性88
(三)比较法经验89
(四)体系定位:独立的侵权类型?96
第四章 规制性规范对侵权法保护对象的具体界定99
一、我国实务的应用100
(一)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的观点100
(二)实务案例102
(三)实务观点总结108
二、适格规制性规范之规范特征110
(一)形式特征110
(二)性质特征128
三、适格规制性规范之目的特征130
(一)目 的特征之确立130
(二)保护个人目的之概念137
(三)保护个人目的之查明与公共政策139
四、实际违反规制性规范155
(一)被违反规范之构成要件被充足155
(二)规范的保护范围156
五、我国法中的具体适用162
(一)适用的一般程序162
(二)对我国两个实务案例中相关问题的重新分析165
(三)类型的规范确立167
第五章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断170
一、中国法实践170
(一)医疗损害领域171
(二)交通事故领域172
(三)高压电触电损害赔偿174
(四)其他领域175
(五)问题提出176
二、过错判断的独立性176
(一)行为标准177
(二)过错判断的独立性和合法性抗辩178
三、比较法观察185
(一)德国法185
(二)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190
(三)美国《侵权法重述》中的相关规定193
(四)比较结论199
四、违反规制性规范与过错判断的理论说明及适用200
(一)违反保护性规范在过错判断中的作用200
(二)违反保护性规范导致过失举证责任减轻的适用条件207
(三)违反非保护性规范在过错判断中的作用212
五、结论和我国法案例之检讨213
(一)结论213
(二)我国法案例的检讨214
第六章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侵权责任其他构成219
一、分析结构之初步建立219
二、规制性规范违反与因果关系222
(一)概述222
(二)法规目的理论225
三、附论:过错侵权责任中违法性与过错的关系226
(一)侵权责任法的出发点和侵权责任发生基础之归责体现227
(二)归责评价因素之区分230
(三)分离的归责评价因素之再统一232
(四)通过统一的“义务违反”实现归责237
(五)《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解释之核心243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结语246
一、基本结论246
二、本书所确立之分析结构的适用范围248
(一)责任种类的区分248
(二)责任方式的区分249
(三)别无特别请求权基础存在255
三、违反规制性规范之侵权责任构成的分析结构:简单图示258
四、结语260
参考文献263
后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