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393521.jpg)
- 张白林,潘树林,尹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868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地震数据-数据处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目的、任务及意义1
第二节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发展简史2
第三节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展望3
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现状及地球物理问题3
二、地震勘探所需装备的发展4
三、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展望4
第一章 常规资料数字处理流程6
第一节 常规资料处理流程简介6
一、预处理6
二、处理分析6
三、处理8
第二节 预处理及真振幅恢复9
一、预处理9
二、真振幅恢复11
思考题和习题16
第二章 数字滤波17
第一节 数字滤波基础17
一、一维频率滤波17
二、一维空间域滤波19
第二节 二维滤波22
一、二维滤波的提出22
二、二维频率—波数谱分析23
三、频波图的基本特征25
四、二维离散信号及其频率—波数谱27
第三节 二维滤波的实现35
一、滤波方程35
二、二维滤波器的设计36
三、二维滤波的实现39
思考题和习题42
第三章 反褶积43
第一节 反褶积的概念43
一、为什么要做反褶积43
二、如何实现反滤波45
三、地震勘探中的反滤波方法46
第二节 子波反褶积46
一、Z变换法47
二、最小平方法51
第三节 地震子波的求取53
一、直接观测法53
二、自相关法54
三、多项式求根法56
四、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子波57
五、对数分解法58
六、由公式给定子波60
第四节 最小平方反褶积60
一、最小平方(反)滤波方程61
二、最小平方(反)滤波方程解的讨论64
三、非最小相位输入时解的优化处理65
第五节 预测反褶积69
一、预测滤波原理69
二、预测反滤波原理70
三、两步法预测误差反滤波71
四、预测反滤波与最小平方反滤波(脉冲反褶积)的关系73
五、利用预测反滤波消除海上鸣震77
六、参数选择82
七、多次波衰减91
第六节 子波整形反褶积93
一、子波的相位与分辨率93
二、子波整形反褶积94
第七节 同态反褶积96
一、复赛谱和D特征系统96
二、D-1特征系统97
三、同态反褶积97
第八节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99
一、方法原理99
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应用100
思考题和习题101
第四章 动校正与静校正103
第一节 动校正103
一、动校正的概念103
二、水平层状介质的动校正106
三、单一倾斜层的动校正106
四、任意倾斜层状介质的动校正107
五、动校正的实现和波形拉伸108
六、高保真动校正110
七、动校正方法进展——高阶项动校正112
第二节 静校正112
一、与静校正相关的几个概念113
二、野外(一次)静校正116
三、自动统计剩余静校正117
四、折射静校正123
五、静校正方法进展131
思考题和习题145
第五章 速度分析146
第一节 地震资料中的各种速度概念146
一、各种速度概念146
二、几种主要速度之间的关系149
第二节 速度分析原理150
一、t2—x2法150
二、地震记录中的速度信息151
三、反射信号的最佳估计153
四、速度分析的判别准则155
第三节 速度谱159
一、速度谱的制作原理159
二、速度谱的显示161
三、参数选择162
四、速度谱的应用164
第四节 速度扫描165
第五节 影响速度分析的主要因素167
第六节 速度分析方法新进展173
一、交互速度分析173
二、沿层速度分析174
三、三维速度分析175
思考题和习题176
第六章 水平叠加177
第一节 水平叠加原理177
一、方法原理177
二、水平叠加的实现182
第二节 振幅保真叠加183
一、相对振幅保持叠加183
二、振幅保真无拉伸叠加184
第三节 相干加强185
一、基本原理185
二、相干加强的实现187
第四节 振幅均衡188
一、道内动平衡188
二、道间均衡190
三、振幅控制191
第五节 时深转换192
一、时深转换的概念192
二、时深转换方法192
第六节 水平叠加存在的问题194
一、当动校正存在剩余时差时,水平叠加降低了地震信号的分辨率194
二、共中心点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194
三、复杂构造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不再是双曲线195
四、叠加剖面的振幅是不同入射角反射振幅的平均,不等于零炮检距反射振幅195
思考题和习题196
第七章 反射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197
第一节 偏移的概念198
一、水平叠加剖面存在的问题198
二、偏移现象的几何解释199
三、偏移归位处理结果199
第二节 偏移处理201
一、偏移处理的原理201
二、偏移的成像原理202
三、偏移脉冲响应205
第三节 射线理论偏移207
一、圆弧叠加法207
二、绕射扫描叠加法209
第四节 叠后反射地震资料的波动方程时间偏移211
一、克希霍夫(Kirchhoff)积分法波动方程偏移211
二、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219
三、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228
四、三种常规波动方程叠后时间偏移方法的比较242
五、偏移中的其他实际问题243
第五节 地震资料的叠前时间偏移247
一、倾斜动校与叠前部分偏移248
二、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叠前偏移253
第六节 地震资料的深度偏移257
一、时间偏移存在的问题260
二、射线理论的深度偏移262
三、波动理论的深度偏移263
四、叠前深度偏移265
思考题和习题267
参考文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