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颜色信息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颜色信息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001464.jpg)
- 徐海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479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颜色-信息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颜色信息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光与颜色1
1.1 光与光源1
1.1.1 可见光1
1.1.2 光源及其光谱分布3
1.1.3 黑体辐射及其光谱分布3
1.2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5
1.2.1 光度量的定义及其单位5
1.2.2 光度基准及其发展9
1.2.3 光度学基本定律11
1.3 物体的光谱特性15
1.3.1 光的透射和吸收15
1.3.2 光的反射17
1.3.3 光的散射21
1.3.4 荧光22
1.4 颜色的感知22
1.4.1 眼睛的构造23
1.4.2 人眼的适应性和光谱光视效率25
1.4.3 光度量与辐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30
1.5 颜色视觉30
1.5.1 颜色视觉机理30
1.5.2 颜色的表示与感知特性33
1.5.3 颜色的对比36
1.5.4 色适应与颜色恒常性38
1.5.5 记忆色与喜好色39
1.5.6 色觉异常39
第2章 CIE标准色度系统41
2.1 颜色匹配41
2.1.1 颜色匹配实验41
2.1.2 颜色的矢量表示与匹配方程42
2.1.3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43
2.2 CIE1931 RGB色度系统44
2.3 CIE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46
2.3.1 色度系统的转换47
2.3.2 CIE1931 RGB系统向CIE1931 XYZ系统的转换50
2.3.3 CIE1931 XYZ色品图53
2.4 CIE1964 X10Y10Z10标准色度系统54
2.5 色温与相关色温57
2.5.1 分布温度58
2.5.2 色温58
2.5.3 相关色温58
2.6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60
2.6.1 标准照明体60
2.6.2 标准光源64
2.7 CIE色度计算方法66
2.7.1 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的计算66
2.7.2 物体色计算实例68
2.7.3 光源色计算实例71
2.7.4 颜色相加的计算72
2.8 主波长和色纯度75
2.8.1 主波长75
2.8.2 兴奋纯度和色度纯度76
第3章 均匀颜色空间及颜色差异的评价78
3.1 均匀色品图78
3.2 均匀明度标尺83
3.3 均匀颜色空间85
3.3.1 CIE1964均匀颜色空间85
3.3.2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86
3.4 色差的评价89
3.4.1 色差的视觉判断89
3.4.2 色差研究的指导原则89
3.4.3 色差公式91
3.5 一维颜色标尺101
3.5.1 黄度标尺101
3.5.2 白度标尺101
3.6 同色异谱颜色及其评价104
3.6.1 同色异谱颜色的概念104
3.6.2 同色异谱颜色的分析105
3.6.3 照明体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108
3.6.4 观察者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112
3.7 光源显色性的评价115
3.7.1 光源的显色性116
3.7.2 CIE光源显色性指数的计算方法116
3.7.3 光源显色性指数计算流程120
第4章 色序系统122
4.1 颜色立体122
4.2 孟塞尔颜色系统123
4.2.1 孟塞尔颜色立体124
4.2.2 孟塞尔新标系统126
4.2.3 孟塞尔颜色图册的应用133
4.3 自然色系统135
4.3.1 自然色系统颜色立体135
4.3.2 自然色系统的应用138
4.3.3 孟塞尔颜色系统与自然色系统的评述及其比较139
4.4 美国光学学会均匀颜色标尺系统142
4.5 其他颜色系统143
4.5.1 奥斯瓦尔德颜色系统143
4.5.2 德国DIN系统146
4.5.3 颜色体系统147
4.5.4 亨特系统148
4.5.5 颜色曲线系统149
4.5.6 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149
4.5.7 中国颜色体系150
4.5.8 “555”色调分类系统151
第5章 颜色的预测与再现152
5.1 颜色的混合152
5.1.1 混色的种类152
5.1.2 加法混色及其计算方法153
5.1.3 减法混色及其计算方法156
5.2 色适应160
5.2.1 色适应过程160
5.2.2 沃恩·克里斯色适应预测公式162
5.2.3 CIE色适应预测公式164
5.3 颜色视觉模型167
5.4 颜色再现的目标170
5.5 基于加色法的颜色再现172
5.6 基于减色法的颜色再现174
5.7 颜色再现性的评价176
第6章 颜色测量及测色仪器180
6.1 颜色测量的基本原理180
6.2 目视测色181
6.3 仪器测色的色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183
6.3.1 双球法原理183
6.3.2 色度基准184
6.4 仪器测色的几何条件185
6.4.1 CIE标准照明与测量几何条件185
6.4.2 多角几何条件191
6.5 分光光度测色仪器192
6.5.1 机械扫描式分光光度测色仪193
6.5.2 电子扫描式分光光度测色仪195
6.5.3 分光光度测色仪器波长标尺的校正201
6.6 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202
6.6.1 光电积分式色度计202
6.6.2 彩色亮度计207
6.6.3 色差计208
6.6.4 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的校正211
6.7 其他测色仪器215
6.7.1 扫描仪215
6.7.2 数码相机218
6.8 测量的精确性与准确度220
6.8.1 校正与检验221
6.8.2 精确度的评估221
6.8.3 准确度的评估222
6.9 荧光材料的颜色测量224
6.10 色温的测量229
6.10.1 光谱功率分布法229
6.10.2 双色法232
第7章 颜色信息技术的应用234
7.1 彩色电视234
7.1.1 彩色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234
7.1.2 彩色电视的白场选择与调试238
7.1.3 彩色电视三原色的选择及其转换239
7.1.4 彩色电视系统理想光谱特性的实现242
7.1.5 彩色电视颜色复现质量的评价245
7.2 彩色摄影与彩色印刷246
7.2.1 彩色摄影246
7.2.2 彩色印刷247
7.3 颜色灯光信号248
7.4 计算机自动配色251
7.4.1 综述251
7.4.2 计算机颜色匹配的理论基础252
7.4.3 色料的配方预测255
7.4.4 颜色匹配的技术条件260
7.4.5 计算机配色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261
7.4.6 计算机配色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265
7.5 颜色信息管理267
7.5.1 图像的颜色匹配267
7.5.2 设备无关色与设备相关色268
7.5.3 颜色管理系统269
附表275
参考文献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