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研究方法论 L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研究方法论 L
  • 席升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446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科学方法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研究方法论 L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导论1

第一章 科学研究方法论与论科学研究的方法3

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科属性3

二、“方法论”与“论方法”4

三、“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真谛是“论科学研究的方法”7

第二章 近代自然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9

一、没有形成“星系”的“繁星”9

二、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悬殊10

三、思维模式背后的文化基因17

第二篇 哲学流派对科学研究的功用21

第三章 正、反、合: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23

一、古代的自然科学:猜测与非我化的整体思考23

二、近代自然科学:对宇宙整体的解剖24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近代自然科学的摇篮25

四、自然科学发展的三部曲:正、反、合29

五、颠覆传统,共融共生的“横断科学”35

第四章 唯心主义反科学吗?38

一、怀疑主义对可知论的打击:充足理由在哪里?38

二、怀疑主义的悲观与批判41

三、休谟与康德:不可知论的认知路径42

四、黑格尔思想的浩瀚45

五、历史的真实:唯心主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48

第五章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克吗?50

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科学家的共生50

二、一些科学家由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的嬗变53

三、不同哲学流派对科学家思维方式的影响57

第三篇 现代科学对传统哲学观的印证63

第六章 思维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65

一、自然界的基石是什么?它的支撑点又在哪里?65

二、客观实在性:列宁所贡献的“混凝土”66

三、客观实在性的统领地位67

四、当客观实在性统领了精神怎么办?70

第七章 用多样性来发现统一性,用统一性来整合多样性72

一、多样性的梳理:化繁为简72

二、多样性的统一76

三、“多”与“少”的相互蕴含与转换77

第八章 自然界以系统方式而存在,系统是什么?79

一、系统的共性:要素、元功能、构功能79

二、与环境的交换:孤立系、封闭系、开放系81

三、系统的生成: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83

四、对系统的认知: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84

五、系统的稳定:低层系统、高层系统85

六、系统的演变: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88

第九章 大放异彩的时空观90

一、在四维时空连续区内的物体运动90

二、牛顿的时空观:时间长河中的小船91

三、康德的时空观:因人而异的时间和空间92

四、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因运动而异的时间与空间94

五、慧能和尚的运动观:依“心”而异的运动96

六、黑格尔的运动观:超越自我、整个宇宙的“意志”运动97

第十章 对运动的终极探讨:宇宙能走向“热寂”吗?98

一、“宇宙热寂说”以及它的运动观98

二、恩格斯对“宇宙热寂说”的回答:寄希望于“可能不会”100

三、麦克斯韦“宇宙热寂说”的回答:“麦克斯韦妖”101

四、普里高津对“宇宙热寂说”的回答:具有耗散结构的宇宙不会走向热寂103

五、耗散结构理论的经济学例证106

第十一章 无序向有序的系统再造与宇宙重启108

一、哥本哈根会议与循环经济108

二、蝴蝶效应与雷曼兄弟109

三、宇宙“奇点”与宇宙循环110

第十二章 科学究竟是什么?证实与证伪的逻辑学探讨115

一、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三大预言与证实115

二、假说中的“逻辑真”与“事实真”118

三、科学究竟是什么?121

第十三章 连续与间断:两种思维方式的平行与对撞123

一、连续性与间断性:在数学、光学中的解读123

二、连续性与间断性:两条平行线的贡献125

三、连续性与间断性:两条平行线的对接128

第十四章 芝诺悖论后的思考与探索131

一、第欧根尼的智慧131

二、芝诺悖论如何才能被证伪?132

三、芝诺悖论催生的悖论133

四、哲学的悖论,科学的化解136

五、化解后的乌云137

第四篇 科学认知与技术发展的范式与逻辑139

第十五章 科学研究的起点141

一、科学研究的起源与范式141

二、科学问题的价值分析145

第十六章 科学问题的求解149

一、赫兹对光的本性的回答149

二、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151

三、希尔伯特的问题153

四、跨学科选题的自我尝试155

五、选题的可行性与论证的“自圆其说”157

第十七章 科学事实的获取159

一、本体论的“事实Ⅰ”和认识论的“事实Ⅱ”159

二、科学事实向科学理论的上升163

第十八章 观察、实验中的禁忌与机遇168

一、中性观察和中性评价的保持168

二、观察与实验过程中的干扰170

三、反常现象中的机遇171

四、极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实验173

第十九章 对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的逻辑方法178

一、如何形成概念、判断与演绎推理178

二、归纳法以及与演绎法的比较181

三、如何进行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183

第二十章 对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的非逻辑方法187

一、心灵与直觉,联想与顿悟188

二、由此及彼与触类旁通191

第二十一章 假说与理论的界分与建构195

一、假说“嵌套”成理论195

二、假说的结构与检验198

三、思维具体的形成200

第二十二章 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202

一、防止“无穷倒退”的公理化方法202

二、构建巨著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207

三、突显睿智的分析与综合方法209

第二十三章 论技术研究的方法211

一、技术研究的常态范式211

二、技术发展预测与方法213

三、技术后果的评估217

四、技术原理的构思219

第二十四章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221

一、对归纳主义的彻底批判221

二、理论先于观察,观察渗透着理论223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经验证伪223

四、科学是大胆的猜测、暂时性假设,等待着质疑和证伪227

五、真理只能被探索,不能被认知228

第二十五章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230

一、必须关注科学的动力与逻辑230

二、科学划界的标准:范式232

三、科学发展的模式236

四、真理只是一个应付环境的工具239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