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争史 第4卷 隋唐时期 唐朝时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战争史 第4卷 隋唐时期 唐朝时期](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379615.jpg)
- 武国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8653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09页
- 文件大小:221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战争史 第4卷 隋唐时期 唐朝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四编 隋朝时期3
第一章 隋朝时期总论3
第一节 隋王朝的始末3
附表4-1 隋朝帝系表4
附图4-1 隋朝时期疆域图5
第二节 隋朝的军政建设6
一、政治建设6
二、军事建设7
第三节 隋朝的经济与战争实力9
第四节 隋朝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10
第五节 隋朝时期的战争特点和著名将帅12
一、战争特点12
二、著名将帅15
第二章 隋统一北方和西北的战争20
第一节 隋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20
一、突厥部族20
二、吐谷浑部族22
附图4-2 隋代东突厥略图23
附图4-3 隋代西突厥略图24
第二节 隋进击吐谷浑25
第三节 隋灭陈前统一突厥地区之战26
一、隋与突厥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6
二、突厥对隋的首次大规模进兵28
三、隋朝的反攻29
第四节 隋灭陈后统一突厥地区的作战32
一、东、西突厥的形成及其基本战略形势32
二、东、西突厥的争斗33
三、隋朝进兵统一东、西突厥34
隋灭陈后统一突厥地区之作战评述37
附图4-4 隋灭陈后统一突厥地区之作战经过示意图39
第三章 隋灭陈统一江南的战争40
第一节 隋陈战前双方的政治和基本战略形势40
一、隋朝40
二、陈朝42
第二节 隋攻占陈长江中上游之作战42
一、隋攻灭陈王朝决策的酝酿42
二、隋陈两军作战序列43
三、隋陈双方争夺长江中上游作战经过44
第三节 隋攻占陈京师建康之战46
一、隋王朝夺取建康的作战策划46
二、隋陈两军的作战序列47
三、战前隋将贺若弼的欺诈术47
四、隋军攻占建康的作战经过48
五、隋继续扫平陈江南残余势力50
六、隋统一江南后的动向51
隋攻占陈京师建康之战评述52
附图4-5 隋灭陈战争经过示意图54
第四章 隋统一高丽的战争55
第一节 隋统一高丽战争前统治集团内部的基本形势55
一、隋廷围绕废立太子的激烈斗争55
二、杨谅起兵反杨广57
第二节 隋第一次征高丽之战58
一、高丽国的变迁及其基本战略形势58
二、隋第一次征高丽前的初次进兵58
三、隋第一次征高丽前在其他方向上的作战活动59
四、隋第一次征高丽作战序列61
五、隋第一次征高丽的作战经过61
隋第一次征高丽之战评述65
附图4-6 隋第一次征高丽之战经过示意图67
第三节 隋第二次征高丽之战68
一、隋炀帝决策再征高丽68
二、隋军作战序列68
三、隋第二次征高丽的作战经过69
第四节 隋第三次征高丽之战69
一、隋第三次征高丽前的基本战略形势69
二、隋第三次征高丽的作战经过72
第五章 隋末农民起义和隋王朝灭亡的战争73
第一节 隋末的政治和基本战略形势74
一、阶级矛盾的急剧激化74
二、全国农民起义高潮的形成74
三、隋王朝对农民起义的围剿76
附图4-7 隋末形势示意图78
第二节 王薄、高士达、张金称起义79
一、王薄起义79
二、高士达和张金称等的起义80
第三节 刘元进、杜伏威、辅公祏、卢明月、李子通等起义82
一、刘元进起义82
二、杜伏威、辅公祏起义83
三、卢明月起义84
四、李子通起义84
第四节 窦建德、刘黑闼起义85
一、全国农民起义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85
二、窦建德义军的发展86
三、窦建德义军与隋军战于聊城88
四、窦建德与罗艺再次争夺幽州89
五、窦建德与唐军交兵虎牢89
六、刘黑闼与唐军战于洺水92
窦建德起义军作战评述95
第五节 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97
一、瓦岗军的起义及其基本战略形势97
二、瓦岗起义军与隋军于大海寺的较量98
三、瓦岗军于石子河再歼隋军99
四、瓦岗军于黑石大败隋王世充军100
五、瓦岗军再败王世充军102
六、瓦岗军击败隋将宇文化及军103
七、瓦岗军北邙山之战的失败105
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作战评述108
附图4-8 瓦岗军与隋军大海寺、石子河之战经过示意图112
附图4-9 瓦岗军与隋军黑石之战经过示意图113
附图4-10 瓦岗军与隋军北邙山之战经过示意图114
第十五编 唐朝时期(上)唐朝的建立及其统一全国的战争117
第六章 唐朝时期总论117
第一节 唐王朝的建立117
第二节 唐王朝的始末117
一、唐王朝的兴盛阶段118
二、唐王朝由兴盛转向动乱的阶段118
三、唐王朝后期的衰落阶段119
四、唐末农民起义和唐王朝的消亡阶段120
附表4-2 唐朝帝系表122
附图4-11 唐朝时期疆域图123
第三节 唐王朝的政权、经济、军事建设及其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24
一、政权建设124
二、经济建设126
三、军事建设127
四、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31
第四节 唐朝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132
一、唐朝的统一战争133
二、唐王朝对藩镇和藩镇之间的战争133
三、唐代末期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134
第五节 唐代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135
一、唐代的战争特点135
二、唐代的杰出将帅139
第七章 李渊集团的起兵和南下关中的战争170
第一节 李渊集团的崛起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171
第二节 李渊集团攻占霍邑之战172
一、李渊率军南下172
二、李渊巧施麻痹利用李密牵制隋军之计173
三、李渊进退决策的定下174
四、李渊攻占霍邑的作战经过174
第三节 李渊进击河东之战175
一、李渊军的顺利推进175
二、李渊军攻击河东的作战经过176
第四节 李渊夺占长安之战177
一、李渊势力急剧发展的基本战略形势177
二、李渊集团攻占长安的作战经过178
李渊攻占长安之战评述179
附图4-12 李渊南下关中和攻占长安之战经过示意图181
第五节 李渊集团夺占河东郡182
一、李渊军的基本战略形势182
二、李渊集团夺占河东郡的作战经过182
第八章 唐王朝统一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的战争184
第一节 唐朝建立前后的基本形势184
第二节 唐击灭薛举统一河陇地区之战186
一、薛举集团的崛起及其基本战略形势186
二、唐军首战兵败浅水原186
三、唐军再战浅水原击灭薛举集团187
唐击灭薛举统一河陇地区之战评述189
附图4-13 唐击灭薛举统一河陇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191
第三节 唐击灭刘武周统一并州之战192
一、刘武周集团的壮大及其基本战略形势192
二、刘武周与突厥军联兵南下192
三、唐军与刘武周争夺太原、柏壁194
四、刘武周集团的覆灭196
唐击灭刘武周统一并州之战评述197
附图4-14 唐击灭刘武周统一并州之战经过示意图199
第四节 唐平定王世充攻占洛阳之战200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00
二、唐军和王世充军双方作战策划200
三、唐军和王世充军双方作战序列201
四、洛阳之战的前哨战202
五、洛阳之战的作战经过203
六、唐王朝洛阳战后的动向205
唐平定王世充攻占洛阳之战评述206
附图4-15 唐平定王世充攻占洛阳之战经过示意图209
第九章 唐王朝统一南方的战争210
第一节 唐统一南方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10
第二节 唐平定萧铣集团统一岭南地区之战212
一、萧铣集团的崛起212
二、唐军与萧铣军双方作战序列212
三、唐平定萧铣集团的作战经过213
唐平定萧铣集团统一岭南地区之战评述215
附图4-16 唐平定萧铣集团统一岭南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217
第三节 唐平定辅公祏统一江淮地区之战218
一、辅公祏起义军的基本战略形势218
二、唐军和辅公祏起义军双方作战序列219
三、双方作战策划219
四、唐平定辅公祏的作战经过220
唐平定辅公祏统一江淮地区之战评述222
附图4-17 唐平定辅公祏统一江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224
第十章 唐王朝统一中国西北诸部族地区的战争225
第一节 唐统一西北诸部族战前的基本形势226
一、突厥部族对唐王朝的进袭226
二、唐廷的玄武门之变229
第二节 唐进击东突厥之战232
一、战前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32
二、唐王朝的励精图治积极备战233
三、突厥部族内部的变迁234
四、唐进击东突厥的作战策划235
五、唐进击东突厥之战的作战经过236
六、东突厥的复国与唐再征东突厥237
唐进击东突厥之战评述238
附图4-18 唐进击东突厥之战经过示意图240
第三节 唐进击薛延陀之战241
一、薛延陀部的变迁241
二、唐进击薛延陀部的诱因241
三、唐军作战策划242
四、唐首次进击薛延陀的作战经过242
五、唐再次进击薛延陀的经过243
六、唐击灭薛延陀后的动向244
第四节 唐进击吐谷浑之战245
一、吐谷浑部族的变迁及其基本战略形势245
二、唐进击吐谷浑的作战经过246
三、唐王朝战后的动向248
第五节 唐征高昌之战249
一、高昌的变迁及征战起因249
二、唐进攻高昌的作战经过249
第六节 唐进攻焉耆之战251
一、焉耆的变迁和征战起因251
二、唐进攻焉耆的作战经过251
第七节 唐进击龟兹之战252
一、龟兹的变迁和征战起因252
二、唐进击龟兹的作战经过252
三、战后双方的动向254
第八节 唐进击西突厥的作战254
一、西突厥的变迁及其基本战略形势254
二、唐进击西突厥的作战经过256
三、唐王朝战后的动向260
唐进击西突厥的作战评述260
附图4-19 唐进击西突厥作战经过示意图263
第十一章 唐王朝统一中国东北和东征战争264
第一节 唐东征前各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65
一、唐王朝265
二、高丽266
三、百济、新罗267
第二节 唐王朝第一次东征高丽之战267
一、唐第一次东征的起因和作战准备267
二、唐与高丽两军作战序列268
三、唐征高丽作战策划269
四、唐先遣军的行动270
五、唐第一次征高丽的作战经过271
六、唐军战后的动向275
唐王朝第一次东征高丽之战评述276
附图4-20 唐王朝第一次东征高丽之战经过示意图280
第三节 唐第二次东征高丽之战281
一、唐第二次东征高丽决心的定下281
二、唐第二次东征高丽的作战经过281
第四节 唐第三次东征高丽之战282
第五节 唐第四次东征高丽、百济之战283
一、战前唐王朝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83
二、唐第四次东征高丽、百济的作战经过285
三、唐廷战后的动向289
第六节 唐第五次东征高丽之战289
一、唐第五次东征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89
二、唐军作战序列291
三、唐第五次东征高丽的作战经过292
四、唐平定高丽后的动向293
唐第五次东征高丽之战评述295
附图4-21 唐击灭高丽、百济作战经过示意图298
第十二章 唐王朝统一中国西南方的战争299
第一节 唐统一西南方战争前唐王朝和西南诸部族的基本形势301
一、唐王朝301
二、西南诸部族303
第二节 唐与吐蕃松州之战305
一、松州之战的起因305
二、松州之战作战经过305
第三节 唐与吐蕃大非川之战306
一、战前唐与吐蕃基本战略关系的演变306
二、大非川之战的经过307
第四节 唐与吐蕃青海之战308
一、唐与吐蕃战前的调兵遣将308
二、青海之战的作战经过309
三、唐战败后的反思和与吐蕃的续战310
第五节 唐击吐蕃恢复西域四镇之战311
一、战前唐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311
二、唐击吐蕃恢复西域四镇之战经过312
三、唐与吐蕃双方战后的动向312
第六节 唐击吐蕃武街之战313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关系313
二、武街之战的诱因315
三、武街之战的作战经过315
第七节 唐与吐蕃河西、陇右地区之长期争夺战316
一、双方战和关系的演变316
二、双方对河西、陇右地区的反复争夺316
第八节 唐与吐蕃争夺小勃律之战321
一、唐与吐蕃小勃律之战的起因321
二、唐与吐蕃小勃律之战的作战经过322
三、唐与吐蕃小勃律争夺战后的续战323
第九节 唐反击吐蕃长安之战324
一、战前唐与吐蕃的基本战略形势324
二、唐京师长安的陷落325
三、唐收复长安的经过326
四、唐收复长安后与吐蕃的续战327
唐反击吐蕃长安之战评述333
附图4-22 唐反击吐蕃长安之战前后与吐蕃交战主要地区示意图336
第十节 唐反击吐蕃汧城之战337
一、战前唐与吐蕃的基本战略形势337
二、汧城之战的作战经过338
三、汧城战后吐蕃求和的阴谋339
第十一节 唐反击吐蕃雅州之战341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41
二、吐蕃形势的变化343
三、雅州之战的作战经过344
四、雅州战后双方争端再起344
唐击吐蕃统一西南地区作战评述347
第十二节 唐中期进击南诏之作战349
一、唐击南诏的起因349
二、唐第一次大举进攻南诏349
三、唐第二次进击南诏349
第十三节 唐后期第一阶段进击南诏之作战350
一、唐贞元年以后与南诏基本战略关系的演变350
二、唐与南诏邛州之战351
三、唐与南诏交趾之战352
四、唐与南诏交趾战后的续战353
第十四节 唐后期第二阶段进击南诏之作战355
一、作战的起因355
二、南诏军攻占嘉州、雅州356
三、南诏与唐争夺成都357
四、唐与南诏交兵大渡河358
第十三章 唐王朝平定北方诸部族叛离的战争360
第一节 唐平定契丹之战361
一、唐与契丹基本战略关系的演变361
二、唐与契丹硖石谷交战361
三、唐与奚、契丹冷陉交战363
四、唐与契丹滦水交战364
五、唐与契丹白山交战365
六、唐与契丹都山交战366
七、唐击契丹本部大营367
附图4-23 唐平定契丹历次作战经过示意图369
第二节 唐平定东突厥叛离的第一阶段之作战370
一、东突厥的再起与叛唐370
二、唐与东突厥定州交战370
三、唐与突厥云中交战371
四、唐与突厥云州交战373
第三节 唐平定东突厥叛离的第二阶段之作战374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74
二、唐与东突厥黄花堆交战374
三、唐与东突厥默啜部的连续作战375
四、默啜的再度攻唐376
第四节 唐平定东突厥叛离的第三阶段之作战377
一、战前唐与东突厥政治与基本战略形势的演变377
二、默啜的兵败身亡378
三、东突厥势力衰减期唐与突厥的较量379
四、唐乘东突厥内乱将其平定381
唐王朝平定东突厥作战评述382
附图4-24 唐平定东突厥作战经过示意图385
附图4-25 唐平定东突厥前后唐关内北道北部地区图386
第五节 唐平定西突厥的作战387
一、西突厥的叛唐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87
二、唐经略西突厥的措施387
三、西突厥的再叛与失败388
四、突骑施代西突厥而起再叛389
五、突骑施的内乱390
六、唐稳定西域再征突骑施391
附图4-26 唐灭西突厥前后陇右道西部地区略图394
第十六编 唐朝时期(中)唐朝平定叛乱和藩镇割据的战争397
第十四章 唐平定“安史之乱”和藩镇战争前后基本形势总论397
第一节 武则天的当政与还政引起的内争397
第二节 唐宫廷争斗的再起399
一、唐中宗皇后韦氏及其党羽的乱政399
二、韦后毒杀中宗揽政401
三、李隆基兵变剪除诸韦402
四、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即皇帝位403
第三节 唐中期前后兵役制度的变更对其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405
一、府兵制的衰落极大地削弱了唐军的作战能力405
二、募兵制的建立405
第四节 宦官专权对唐王朝统治的削弱406
第五节 藩镇割据破坏了唐王朝的统一,导致长期的战乱408
第十五章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410
第一节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的基本形势411
一、开元天宝末期唐统治势力的日趋衰落411
二、安禄山势力的崛起412
附图4-27 安禄山叛乱前占据的地区及其进兵路线示意图414
第二节 安禄山攻占东京洛阳之战415
一、安禄山的起兵叛乱415
二、唐与安禄山叛军双方作战序列415
三、双方作战策划416
四、安军攻占洛阳的作战经过417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419
安禄山攻占洛阳之战评述420
第三节 唐军与安禄山叛军潼关决战421
一、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421
二、唐廷对潼关之战决策的失误425
三、潼关决战的作战经过426
四、双方战后的动向427
唐军与安禄山军潼关决战评述429
附图4-28 唐军与安禄山军潼关决战经过示意图431
第四节 唐军与安禄山军睢阳地区争夺战432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32
二、安军对睢阳的第一阶段围攻435
三、安军对睢阳的第二阶段围攻435
四、安军对睢阳的第三阶段围攻436
五、安军对睢阳的第四阶段围攻436
唐军与安禄山军睢阳争夺战评述438
第五节 唐收复西、东两京会战439
一、战前双方在其他战场的基本战略形势439
二、唐军与安庆绪军作战序列440
三、唐军收复西、东两京的作战策划441
四、唐收复西、东两京的作战经过442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445
唐收复西、东两京会战评述446
第六节 唐平定安庆绪邺城之战447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47
二、邺城战前的前哨战——卫州交战448
三、唐军围攻邺城的作战经过449
四、双方战后的动向451
第七节 唐与史思明叛军河阳之战453
一、河阳战前唐军的基本战略形势453
二、唐与史思明叛军河阳之战的经过454
第八节 唐与史思明叛军亡山之战457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57
二、刘展的叛乱,分散了唐邙山地区的兵力458
三、邙山之战的作战经过459
第九节 唐平定史朝义叛军之战460
一、史朝义杀父而起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60
二、唐廷的内外交困461
三、唐与史朝义军的作战序列462
四、双方作战策划463
五、唐军与史朝义叛军的连续交战464
六、唐平定史朝义莫州之战的作战经过465
唐平定“安史之乱”综述467
附图4-29 史思明叛军攻占唐东京及河阳经过示意图471
附图4-30 唐平定史朝义叛军之战经过示意图472
第十六章 唐代宗时期征讨藩镇割据势力的战争473
第一节 唐代宗征讨藩镇割据势力面临的基本形势474
一、藩镇割据势力的膨胀474
二、唐廷的政治斗争475
三、少数部族的不断入袭476
四、唐代宗征讨藩镇叛乱的基本战略与策略476
第二节 唐平定仆固怀恩之战477
一、仆固怀恩叛唐的由来477
二、仆固怀恩攻太原榆次478
三、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进攻奉天479
四、仆固怀恩的兵败身亡480
五、唐平定仆固怀恩之乱后的动向482
第三节 唐平息蜀中之战乱483
一、蜀中战乱的兴起483
二、唐平息崔旰之乱483
三、唐平息杨子琳之乱484
四、唐平息蜀中之乱后的动向485
第四节 唐平定哥舒晃岭南之战485
一、哥舒晃反叛前岭南的基本战略形势485
二、唐平定哥舒晃之战的经过486
第五节 唐征讨田承嗣之战486
一、战前唐廷内外的基本形势486
二、田承嗣乘乱而起488
三、唐首次征讨田承嗣489
四、唐第二次征讨田承嗣491
附图4-31 河北地区藩镇势力割据形势示意略图492
附图4-32 唐代宗讨田承嗣态势示意图493
第六节 唐平定李灵曜之战494
一、李灵曜的叛乱494
二、唐平定李灵曜之战的作战经过494
三、唐平定李灵曜战后诸道的动向495
唐代宗时期征讨藩镇割据势力战争综述496
第十七章 唐德宗时期征讨藩镇割据势力的战争499
第一节 德宗时期征讨藩镇前的基本形势500
一、德宗的励精图治500
二、加强财赋治理501
三、唐廷与藩镇及藩镇内部的矛盾斗争501
四、德宗征讨藩镇叛乱前周边战略形势的变化503
第二节 唐平定刘文喜之乱504
一、刘文喜叛乱的起因504
二、唐平定刘文喜之战的作战经过505
第三节 唐征讨田悦之战505
一、田悦的再次叛唐505
二、临洺交战506
三、洹水交战507
四、魏州交战509
第四节 唐平定梁崇义之战510
一、梁崇义的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10
二、唐平定梁崇义之战的作战经过510
三、唐廷战后的动向511
第五节 唐平定李惟岳之战512
一、李惟岳起兵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12
二、唐平定李惟岳之战的作战经过513
第六节 唐讨朱滔、王武俊之战515
一、朱滔、王武俊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15
二、唐讨朱滔、王武俊之战的作战经过517
三、唐军与朱滔等军战后的动向519
附图4-33 唐讨朱滔、王武俊之战态势示意图520
第七节 唐平定李希烈之战521
一、李希烈的叛唐521
二、唐廷征讨李希烈的对策521
三、唐与李希烈军襄城争夺战522
四、李希烈的败没524
第八节 唐平定朱滔之战527
一、朱滔与王武俊联盟的基本战略形势527
二、朱滔与田悦联盟的破裂528
三、唐平定朱滔之战的作战经过530
第九节 唐平定朱泚之战533
一、朱泚比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33
二、朱泚比的称帝534
三、唐与朱泚军双方作战序列535
四、朱泚进攻奉天536
五、唐廷收复长安539
六、朱泚的灭亡543
唐平定朱泚之战评述543
附图4-34 唐平定朱泚之战经过示意图546
第十节 唐平定李怀光之战547
一、李怀光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47
二、唐德宗弃奉天南走548
三、李怀光集团势力的削弱549
四、李怀光的败没550
第十一节 唐讨吴少诚之战553
一、战前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53
二、吴少诚的叛唐555
三、吴少诚围攻许州556
四、吴少诚击败唐诸道军556
唐德宗时期征讨藩镇割据势力战争综述557
第十八章 唐宪宗时期至唐末征讨藩镇割据势力的战争563
第一节 唐宪宗时期征讨藩镇前的基本形势564
一、唐顺宗和唐宪宗的即位564
二、唐宪宗即位前藩镇势力的主要活动情况566
三、唐周边少数部族的动向567
四、宪宗即位时藩镇势力的概况568
第二节 唐平定刘辟之战572
一、刘辟的叛唐572
二、唐平定刘辟之战的作战经过572
第三节 唐平定李锜之战574
一、李锜的叛唐574
二、唐平定李锜之战的作战经过575
第四节 唐征讨王承宗之战577
一、王承宗的叛唐577
二、唐征讨决策的酝酿577
三、唐廷首次征讨王承宗579
四、王承宗的再次叛唐582
五、唐廷二次征讨王承宗582
六、王承宗的降服584
唐征讨王承宗之战评述584
附图4-35 唐廷第二次征讨王承宗作战经过示意图586
第五节 唐平定吴元济之战587
一、吴元济的叛唐587
二、唐廷首次发兵进讨587
三、唐军兵败铁城588
四、李愬奔袭蔡州590
五、吴元济的被擒594
六、唐军战后的动向595
附图4-36 唐平定吴元济之战经过示意图596
第六节 唐平定李师道之战597
一、李师道的叛唐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97
二、李师道的反复无常597
三、唐平定李师道的作战经过598
唐宪宗时期平定藩镇割据势力战争综述600
第七节 唐末征讨王庭湊之战603
一、王庭湊反叛的起因603
二、唐廷征讨王庭湊的作战经过604
第八节 唐末平定李社会?之战606
一、李?的叛乱606
二、唐平定李?之战的作战经过606
第九节 唐末平定李同捷之战607
一、李同捷的反叛607
二、唐平定李同捷的作战经过608
第十节 唐末平定刘稹之战609
一、刘稹叛唐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09
二、唐平定刘稹之战的作战经过610
第十七编 唐朝时期(下)唐朝后期的农民起义战争617
第十九章 唐末的腐朽统治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617
第一节 唐朝后期面临的社会危机和基本战略形势617
一、“安史之乱”和藩镇叛乱导致了唐王朝后期日渐衰落617
二、唐末统治集团的内争和腐败苛暴使人心丧尽618
第二节 唐朝后期各地兵乱四起619
第三节 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621
第二十章 裘甫、庞勋领导的起义战争625
第一节 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625
一、裘甫聚众起义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25
二、唐廷加紧进讨起义军626
三、裘甫起义军的失败628
附图4-37 裘甫起义军与唐进剿军作战经过示意图630
第二节 庞勋领导的戍卒起义631
一、桂林戍卒兵变631
二、庞勋军攻占徐州631
第三节 庞勋军与唐军的泗州争夺战634
一、庞勋军的迅速壮大及其基本战略形势634
二、唐廷保卫江淮和泗州635
第四节 庞勋起义军的失败637
一、庞勋军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637
二、唐廷的重兵围剿637
三、庞勋义军反围攻的失利639
四、庞勋起义军的败亡640
庞勋起义军战败评述642
附图4-38 庞勋起义军与唐进剿军作战经过示意图644
第二十一章 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645
第一节 王仙芝的起义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45
第二节 王仙芝攻沂州、汝州之战647
一、王仙芝攻沂州647
二、王仙芝进攻汝州648
第三节 王仙芝进军淮北649
第四节 王仙芝攻鄂州、宋州之战651
一、王仙芝攻占鄂州651
二、王仙芝攻宋州651
第五节 王仙芝南进江汉地区652
一、王仙芝义军的南下652
二、唐廷再次招诱王仙芝军652
第六节 王仙芝起义军的失败653
一、王仙芝的战败牺牲653
二、王仙芝起义军余部的继续作战654
王仙芝起义军作战评述654
附图4-39 王仙芝起义军作战经过示意图656
第二十二章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657
第一节 黄巢的起义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58
第二节 黄巢起义军进兵中原659
第三节 黄巢军渡江南下作战660
一、黄巢军渡江南下前唐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660
二、黄巢军南下江西浙江福建661
三、黄巢军攻取广州661
第四节 黄巢军北上渡江作战662
一、黄巢军夺占潭州662
二、黄巢军夺占江陵663
三、黄巢军的东走663
四、黄巢军北渡长江664
黄巢军南下和北上渡江作战评述665
第五节 黄巢军夺取东都洛阳之战667
一、战前黄巢军与唐军的基本战略形势667
二、黄巢军攻占东都的经过668
第六节 黄巢军攻夺潼关之战669
一、黄巢乘胜西进的基本战略形势669
二、黄巢军与唐军潼关的作战经过670
第七节 黄巢军攻占长安之战671
黄巢军攻占长安之战评述672
附图4-40 黄巢军北上作战及攻占东都和长安经过示意图675
第八节 唐军首次反攻长安之战676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76
二、王重荣叛巢反扑677
三、唐廷的反攻部署677
四、黄巢军巩固长安的措施678
五、黄巢军于长安诱歼唐军678
第二十三章 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失败680
第一节 唐廷和黄巢大齐政权的基本形势680
第二节 黄巢军丢失长安之战684
一、唐夺取长安的战略形势逐渐成熟684
二、唐军大齐军双方作战序列685
三、双方作战策划686
四、黄巢军丢失长安的作战经过687
五、唐夺取长安后的动向689
黄巢军丢失长安之战评述689
第三节 黄巢军进攻陈州之战691
一、黄巢军攻占蔡州691
二、黄巢军进攻陈州的经过691
第四节 黄巢起义军的最后覆没693
一、黄巢军覆没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693
二、黄巢军的覆没和黄巢的牺牲694
附图4-41 黄巢军丢失长安兵败覆没作战经过示意图695
第五节 黄巢起义导致唐王朝彻底崩溃和灭亡696
一、宦官田令孜乱政引起的混乱形势696
二、陈敬瑄、杨师立、王建等争夺东、西两川的混战697
三、李克用、李茂贞、王重荣等在北方地区的混战697
四、钱镠、杨行密等在东南地区的混战699
五、朱全忠在中原和关中地区的扩张混战700
黄巢起义军导致唐王朝的灭亡评述701
主要参考书和工具书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