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傅维康医学史生涯记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傅维康医学史生涯记略
  • 傅维康编撰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5351069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9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844页
  • 主题词:医学史-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傅维康医学史生涯记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专家与学者赠文及字画1

(二)傅维康题词与撰联13

(三)专家学者撰文25

丁红昌:待人谦和真诚 佳作益智怡神——记傅维康教授及读《医药文化随笔》有感27

王丹:师恩难忘——感恩傅维康老师对弟子的悉心栽培31

王忆雯:记在中华医学会相识的傅维康老师37

王兴康:身心永健 学术常青——祝贺傅维康先生医史著述五十周年40

王荣根:在图书馆相识而深交的傅维康教授46

王新华:一颗拳拳心 十年殷殷情——傅维康老师和《医古文知识》51

叶瑞溶:与傅维康主任结缘在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56

叶新苗:慈祥而深邃的眼神——难忘傅维康老师的深情关怀61

任丽娟:心维岐黄 述珍杏林——记著名医史学家傅维康先生67

任丽娟、顾洪川:文短意长 历久弥新——读傅维康《医药文化随笔》“新增订版”再体验76

刘绪源:古医闻知录83

关雪棉:中国医学史教育在美国93

李鼎:红尘十丈自清流——读裘老赠傅维康先生诗(附步韵诗)98

李亚军:杏林秾矣 灼灼其华——读《医药文化随笔》105

李亚军:仁者之心 贤者之才——傅维康先生题词赏析108

李似珍:傅维康先生对医学与哲学关系的探讨及其他124

李孝刚:岁月的印记133

李经纬:傅维康教授八十华诞纪念140

李海英:细致严谨的医史学家傅维康教授146

杨军:三十六年师生情153

严隽陶:良师益友傅维康157

吴云波:珠玉滚滚 文短意远——读《医药文化随笔》“新增订版”有感160

吴佐忻:赠送给尼克松的国礼——《中国的针刺麻醉》164

吴佐忻:敦淳之交 师友之缘——傅维康与胡道静结交侧记168

何星海:我崇敬的傅维康老师——由教师节想起的往事177

何新慧:傅维康老师八十寿辰祝词180

沈铭贤:李约瑟赞赏的书——《杏林述珍》183

沈铭贤:傅维康写小文章185

张颖:一位可敬可佩的师长189

张玉萍:读傅维康《医药文化随笔》有感193

张慰丰:学贯中西 融汇古今——喜读《医药文化随笔》198

陈丽云:与傅维康老师的交往——一位谦谦君子 一位仁慈的长者202

陈道瑾:“华东七所中医学院医史教学协作组”简记205

陈德富:傅维康先生与“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创立213

范曼玲:我的良师益友——傅维康老师218

侍茹:一位质朴淳厚的学者——傅维康教授与《家庭用药》的文字缘224

林祎雯:十年磨砺 百篇佳作230

和中浚:无私助人显高风 提携后学见真情——记傅维康教授提携后学二三事236

周贻谋:庆幸与傅维康教授结交数十年——兼评《医药文化随笔》“新增订版”241

周瀚光:亦师亦友三十年——记与傅维康教授交往的点滴往事249

经伟春:略谈体会和收获——喜读傅维康教授佳作253

孟小捷:众里寻他千百度——记与傅维康教授的文字缘259

姜俊俊:编辑眼里的作者——傅维康和他的《医药文化随笔》265

赵世安:在傅维康老师的亲切关怀下成长269

赵宗普:芝兰之交 山高水远——朱良春先生与傅维康教授的君子情谊279

赵晓军:相隔二十年后的巧重逢289

俞宝英:饮水思源——感恩医史研究的启蒙者傅维康教授293

顾攸美:我眼中的傅维康教授300

徐越:深交一甲子的挚友傅维康304

郭天玲、萧惠英:傅维康先生的医学史情结308

高晞:儒雅的傅维康先生315

高毓秋:回顾在医史博物馆工作的日子321

黄葵:傅维康——潜心医史329

黄素英:记尊敬的傅维康教授333

龚柏顺:笃志医史的难忘岁月——记著名医史学家傅维康337

龚柏顺:在我心中有条河350

龚维义:深情厚谊 笃实悠长——我医史专业领路人傅维康教授353

甄橙:记我与傅维康教授相识的几件小事362

甄志亚:《医药文化随笔》评介365

(四)傅维康文选(100篇)369

简叙“医”字和“药”字371

中医学的第一次大总结——《黄帝内经》374

“积微之所生也”——两千年前中医论脓肿390

医术元老——按摩392

中国古代人工呼吸术400

一千六百年前中医急救手册——《肘后救卒方》402

《诸病源候论》的外科成就408

最早的老年医学专篇411

论孙思邈的“常习不唾地”415

孙思邈论妇女保健417

中国古人论小儿养育420

从李时珍《服乳歌》谈起425

中国古代名医和皇帝对话(两则)429

中国古代的“口香糖”432

中国古人谈狂犬病434

中国人早已创用兽医针灸436

“瘤”“癌”二字的由来438

胆石症之中医古验案440

张举烧猪断疑案442

“三保太监下西洋”的卫生保健444

传染病学上的杰出篇章——《温疫论》447

人痘接种术——世界人工免疫法的先驱452

康熙提倡推广的是种人痘不是牛痘459

清廷一次隆重的医学颁奖461

最早的中医护理专书——《侍疾要语》464

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468

咸甜酸辣总先尝——筷子471

孟尝君的快餐474

火锅漫话476

中国茶叶之早期外传479

莲子漫话482

渊源于中国猕猴桃——奇异果因奇异鸟得名489

从苏东坡《猪肉颂》说起492

牛与医药495

从“不食螃蟹辜负腹”说起497

古人藏冰与用冰502

中国古人的旅行卫生506

中国古人之散步509

中国古人之睡诀511

中国古人论烟害513

中国人最先发现色盲症515

巴累和西医外科革新517

敲酒桶和叩诊法的发明520

简便实用历久弥新之医具——纪念雷奈克发明听诊器二百周年522

真纳和牛痘接种术526

塞麦尔维斯——征服产褥热的先驱529

李斯特和近代外科防腐法的创立532

巴斯德的微生物学杰出成就535

科赫对微生物学的卓越贡献539

“卡介苗”史话543

麻风病菌的捕获546

尼科尔确证体虱传播斑疹伤寒548

立克次和“立克次体”的发现552

痛风病因的发现557

贝林——首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563

北里柴三郎和破伤风抗毒素565

实验医学奠基者伯尔纳568

美尼尔和“美尼尔综合征”572

帕金森病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文献所见576

郁金香和帕金森580

阿尔茨海默和“阿尔茨海默病”583

卡雷尔创新血管吻合术587

早期人体肾移植史话591

福斯曼和心脏导管术597

百日咳史话599

杜马克和磺胺药602

南丁格尔和近代西医护理学604

护创胶布的发明613

最早发现的维他命及其定名615

霍普金斯和维他命的早期发现618

维他命C史话621

维他命K的发现和命名626

阿司匹林和“石膏阿司匹林汤”630

传染病隔离史话633

洗手史话636

口罩史话640

领带史话642

刷牙非由李鸿章从外国传入645

孙中山论猪血补身益体647

钟茂芳首创“护士”专称649

中国最早的两位西医女博士——康爱德和石美玉652

中国第一位主持国际医学会议者——伍连德662

中国第一家医史博物馆创建者——王吉民670

古代“座右铭”史话674

王充论“知为力”——一千九百年前的“知识是力量”观679

中国古人染发681

“洗耳”最初非为“恭听”683

唐太宗下围棋685

沈括的石油卓见687

法国外交官成为针灸家689

古代名片趣闻691

“装潢”谈古694

“书香”叙源697

鼠须笔699

“前茅”溯源701

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描述704

我与《健康报》五十年的文字缘707

难忘的四十年前一段写稿经历——撰写《从针刺治病到针刺麻醉》的前前后后710

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十项补充716

略说“九”722

(五)附录727

余达聪来信729

陈怡宁来信730

蔡尚思来信731

上海市电影局(公函)733

国家中医管理局通知734

胡道静来信735

《杏林述珍》自序737

吉田庄人来信739

称“典雅音乐”如何?740

纪念中华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暨纪念伍连德博士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摘要741

中国博物馆学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开幕词746

吴为山来信749

陈道瑾来信750

威严与儒雅(吴为山)752

陈德富来信754

中国博物馆学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开幕词755

染坊里没有药丸卖758

贺函759

文章手稿761

神仙粥(薛兴国)766

《医药文化随笔》序768

张颖:电传770

贺函772

对《针灸传入法国》的更正773

从非典想到鼻苗(江志伟)775

侍茹:电传777

汪一方来信779

妙语如珠启迪多(张建中)781

《医药文化随笔》“新增订版”序785

《侨报》与读者(首次)面对面座谈(郭剑)787

《民以食为天——百种食物漫话》序790

(六)后记7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