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疾病防治护理与用药 (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疾病防治护理与用药 (下册)
  • 郑春梅,王凤华,左德崴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376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疾病防治护理与用药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内科部分1

第一章 外感病证1

第一节 感冒&(郑春梅)1

第二节 外感发热&(郑春梅)4

第二章 肺病证7

第一节 咳嗽&(郑春梅)7

第二节 喘证&(郑春梅)10

第三章 心脑病证14

第一节 心悸&(郑春梅)14

第二节 眩晕&(张鑫)18

第四章 消化系病症21

第一节 返流性食管炎&(张鑫)21

第二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张鑫)22

第三节 急性胃炎&(张鑫)23

第四节 胃与十二指肠溃疾病&(张鑫)24

第五节 胃下垂&(张鑫)25

第六节 胃粘膜脱垂症&(张鑫)25

第七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张鑫)26

第八节 慢性腹泻&(张鑫)28

第九节 便秘&(张鑫)30

第五章 慢性肝炎&(董香玲)31

第六章 大叶性肺炎&(董香玲)35

第七章 中医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37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董香玲)37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董香玲)39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董香玲)40

第二篇 中西医结合部分42

第一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42

第一节 总论&(牟宪慧)42

第二节 尿崩症&(牟宪慧)51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李福东)55

第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李福东)58

第五节 更年期综合征&(李福东)61

第六节 肥胖症&(李福东)64

第二章 妇科疾病67

第一节 妊娠剧吐&(严如霞)67

第二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如霞)71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严如霞)76

第三章 肿瘤80

第一节 食管癌&(贾春发)80

第二节 胃癌&(贾春发)86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贾春发)92

第三篇 眼科疾病97

第一章 眼睑泪器疾病97

第一节 睑缘炎&(李晓波)97

第二节 睑腺炎&(李晓波)97

第三节 倒睫与睑内翻&(李晓波)97

第四节 泪道狭窄及阻塞&(李晓波)98

第五节 慢性泪囊炎&(李晓波)98

第二章 结膜疾病98

第一节 急性结膜炎&(李晓波)98

第二节 沙眼&(李晓波)99

第三节 翼状胬肉&(李晓波)99

第四节 干眼症&(李晓波)100

第三章 角膜疾病100

第一节 细菌性角膜炎&(李晓波)100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李晓波)101

第三节 真菌性角膜炎&(李晓波)101

第四章 白内障102

第一节 老年性白内障&(李晓波)102

第二节 并发性白内障&(李晓波)102

第三节 先天性白内障&(李晓波)103

第四节 外伤性白内障&(李晓波)103

第五章 青光眼103

第一节 原发性青光眼&(李晓波)104

第二节 继发性青光眼&(李晓波)104

第三节 先天性青光眼&(李晓波)105

第六章 葡萄膜炎105

第一节 前葡萄膜炎&(李晓波)105

第二节 后葡萄膜炎&(李晓波)105

第三节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李晓波)106

第四节 交感性眼炎&(李晓波)106

第七章 视网膜疾病106

第一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李晓波)107

第二节 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阻塞&(李晓波)107

第三节 视网膜脱离&(李晓波)107

第四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李晓波)108

第五节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李晓波)108

第六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李晓波)108

第八章 眼外伤109

第一节 眼的钝挫伤&(李晓波)109

第二节 眼球穿通伤&(李晓波)109

第三节 眼异物伤&(李晓波)110

第四节 眼的化学伤&(李晓波)110

第五节 眼紫外线伤&(李晓波)110

第九章 眼部肿瘤111

第一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李晓波)111

第二节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李晓波)111

第三节 眼眶内肿瘤&(李晓波)111

第四篇 耳鼻喉科疾病113

第一章 鼻部疾病113

第一节 急性鼻炎&(吕宗合)113

第二节 慢性单纯性鼻炎&(吕宗合)114

第三节 肥厚性鼻炎&(吕宗合)115

第四节 萎缩性鼻炎&(吕宗合)115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吕宗合)116

第六节 鼻窦炎&(吕宗合)117

第七节 鼻息肉&(吕宗合)119

第八节 鼻真菌病&(吕宗合)120

第九节 鼻衄&(吕宗合)120

第十节 鼻部肿瘤&(吕宗合)122

第十一节 鼻外伤&(吕宗合)122

第二章 耳部疾病125

第一节 外耳道疖&(刘向东)125

第二节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刘向东)126

第三节 耳带状疱疹&(刘向东)126

第四节 大疱性鼓膜炎&(刘向东)126

第五节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刘向东)127

第六节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刘向东)127

第七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刘向东)128

第八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刘向东)130

第九节 化脓性中耳炎的颅内、外并发症&(刘向东)132

第十节 耳部创伤&(刘向东)137

第十一节 耳聋&(刘向东)138

第十二节 梅尼埃病&(刘向东)140

第十三节 面神经疾病&(刘向东)141

第十四节 耳及侧颅底肿瘤&(刘向东)142

第三章 咽部疾病143

第一节 急性单纯性咽炎&(孙力)143

第二节 脓菌性咽炎&(孙力)144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咽炎&(孙力)145

第四节 萎缩性咽炎&(孙力)146

第五节 慢性扁桃体炎&(孙力)146

第六节 咽部脓肿&(孙力)147

第七节 腺样体肥大&(孙力)148

第八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孙力)148

第九节 咽部肿瘤&(孙力)149

第四章 喉部疾病150

第一节 急性单纯性喉炎&(孙力)150

第二节 喉部水肿&(孙力)150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喉炎&(孙力)151

第四节 萎缩性喉炎&(孙力)152

第五节 急性会厌炎&(孙力)152

第六节 结节 性声带炎&(孙力)153

第七节 喉阻塞&(孙力)154

第八节 喉息肉&(孙力)154

第九节 喉部肿瘤&(孙力)155

第十节 喉气管及食管异物&(孙力)156

第五篇 口腔部分158

第一章 功能矫治器的历史&(左德崴)158

第二章 功能矫治器原理、特点、适应范围&(左德崴)158

第三章 常用的功能性矫治器及应用&(左德崴)159

第六篇 职业病169

第一章 总论&(杨洪杰)169

第二章 尘肺177

第一节 矽肺&(杨洪杰)178

第二节 石棉肺&(杨洪杰)178

第七篇 流行病学——传染病部分179

第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17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解生伟)179

第二节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解生伟)182

第三节 疫源地与流行过程&(解生伟)183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办法&(解生伟)184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190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李淑芳)190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李淑芳)193

第三节 艾滋病&(李淑芳)194

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198

第一节 肺结核病&(李淑芳)198

第二节 伤寒与副伤寒&(李淑芳)200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李淑芳)201

第四节 霍乱&(周萍)202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周萍)204

第六节 布氏杆菌病&(周萍)204

第七节 炭疽&(周萍)205

第八节 鼠疫&(周萍)207

第九节 猩红热&(周萍)208

第十节 白喉&(周萍)208

第十一节 百日咳&(周萍)209

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209

第一节 肝吸虫病&(周萍)209

第二节 肠绦虫病与囊虫病&(周萍)210

第三节 棘球蚴病&(周萍)211

第四节 弓形虫病&(周萍)212

第五节 蛔虫病&(周萍)212

第五章 莱姆病&(周萍)213

第八篇 超声诊断215

第一章 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2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王凤华)215

第二节 工作原理&(王凤华)215

第三节 临床应用价值&(王凤华)217

第二章 肝胆疾病超声诊断218

第一节 肝炎&(王凤华)218

第二节 肝硬化&(王凤华)219

第三节 肝囊肿&(王凤华)222

第四节 肝脓肿&(王凤华)222

第五节 肝血管瘤&(王凤华)223

第六节 原发性肝癌&(王凤华)223

第七节 胆囊结石&(王凤华)226

第三章 胰脾疾病超声诊断227

第一节 胰腺疾病&(姜海波)227

第二节 脾脏疾病&(姜海波)234

第九篇 输血技术241

第一章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和运输241

第一节 抗凝剂及血液保存&(屈丽)241

第二节 血液成分的制备&(屈丽)242

第三节 红细胞&(屈丽)242

第四节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屈丽)243

第五节 洗涤红细胞&(屈丽)243

第六节 新生红细胞&(屈丽)243

第七节 血浆&(屈丽)244

第八节 冷沉淀的抗血友病球蛋白&(屈丽)244

第九节 移出冷沉淀的全血&(屈丽)245

第十节 血小板&(屈丽)245

第十一节 颗粒白细胞&(屈丽)245

第十二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贮存&(屈丽)245

第十三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运输&(屈丽)246

第二章 血液的冰冻保存247

第一节 低温损伤和冰冻保护剂&(屈丽)247

第二节 冰冻红细胞&(屈丽)247

第三节 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保证&(屈丽)249

第四节 临床分析&(屈丽)250

第五节 其他细胞的冰冻保存&(屈丽)251

第三章 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251

第一节 概论&(殷继敏)251

第二节 全血输血&(殷继敏)252

第三节 红细胞输血&(殷继敏)254

第四节 粒细胞输血&(殷继敏)258

第五节 血小板输血&(殷继敏)259

第四章 输血的不良反应262

第一节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刘彩霞)262

第二节 溶血性输血反应&(刘彩霞)265

第三节 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刘彩霞)266

第五章 输血的疾病传播&(刘彩霞)269

第一节 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刘彩霞)269

第二节 细菌污染的输血败血症&(刘彩霞)271

第十篇 食品卫生273

第一章 食品卫生概述&(何莲)273

第二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276

第一节 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何莲)276

第二节 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何莲)280

第三节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的食品卫生&(高春雁)283

第四节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预防&(高春雁)286

第三章 食物中毒287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高春雁)(李先军)288

第二节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与食物中毒管理&(李先军)297

第四章 食品卫生及其管理302

第一节 粮豆、蔬菜、水果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302

第二节 畜、禽肉、鱼类及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303

第三节 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304

第四节 冷饮食品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305

第五节 酒类的卫生及管理&(李先军)305

第十一篇 学校卫生防疫307

第一章 对学生的卫生教育307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保健意义&(俞桂英)307

第二节 脑力劳动的卫生&(俞桂英)307

第三节 综合技术教育的卫生&(俞桂英)308

第四节 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俞桂英)308

第五节 饮食卫生&(俞桂英)308

第六节 预防外伤&(俞桂英)309

第七节 性知识的教育&(俞桂英)309

第二章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俞桂英)310

第三章 学校环境卫生313

第一节 对学校建筑物的卫生要求&(俞桂英)313

第二节 对学校设备的卫生要求&(俞桂英)314

第三节 学校教室的卫生内容和通风制度&(俞桂英)316

第十二篇 内科护理318

第一章 常见症状护理318

第一节 高热&(王淑萍)318

第二节 呼吸困难&(王淑萍)320

第三节 大咯血&(王淑萍)322

第四节 窒息&(王淑萍)325

第二章 呼吸系统急症护理327

第一节 肺脓肿&(王淑萍)327

第二节 重症支气管哮喘&(黄敏锋)329

第三节 肺结核病&(黄敏锋)332

第三章 循环系统急症护理&(黄敏锋)336

第一节 高血压危象&(黄敏锋)336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黄敏锋)337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黄敏锋)339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郝树樱)340

第四章 泌尿系统急症护理&(郝树樱)346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郝树樱)346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郝树樱)347

第三节 急性肾盂肾炎&(郝树樱)349

第十三篇 外科护理352

第一章 外科急症护理352

第一节 烧伤&(吴长燕)352

第二节 急腹症&(吴长燕)358

第三节 多发性创伤、复合伤&(于淑仁)362

第二章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于淑仁)368

第三章 腹部外伤护理&(孙丽丽)374

第四章 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375

第一节 概述&(孙丽丽)375

第二节 肾、膀胱、尿道损伤&(孙丽丽)376

第三节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孙丽丽)381

第四节 肾结核&(孙丽丽)385

第五章 神经系统外科护理387

第一节 褥疮的治疗和护理&(焦艳欣)387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护理&(焦艳欣)389

第三节 气管切开的护理&(焦艳欣)391

第四节 昏迷病人的护理&(焦艳欣)392

第五节 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护理&(焦艳欣)394

第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焦艳欣)395

第七节 抽搐&(焦艳欣)395

第八节 颅脑手术的护理&(焦艳欣)397

第九节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焦艳欣)397

第十节 瘫痪的护理&(焦艳欣)398

第六章 颈部疾病护理398

第一节 甲状腺肿瘤&(张立晶)398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张立晶)400

第七章 乳房疾病护理402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张立晶)402

第二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张立晶)404

第三节 乳腺癌&(张立晶)405

第八章 普通外科手术配合408

第一节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张立晶)408

第二节 乳腺手术&(张立晶)409

第三节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修补术&(张立晶)410

第四节 阑尾切除术&(张立晶)410

第五节 胃大部分切除术&(曲艳珍)411

第六节 右半结肠切除术&(曲艳珍)411

第七节 直肠癌根治术&(曲艳珍)412

第十四篇 儿童保健护理413

第一章 不同年龄期的儿童保健&(曲艳珍)413

第二章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曲艳珍)419

第十五篇 临床药学423

第一章 药物相互作用423

第一节 药物相互作用概述&(王军)423

第二节 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机制&(王军)424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与处置&(王军)427

第二章 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429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王军)429

第二节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王军)432

第三章 中药不良反应与防治433

第一节 麻黄&(马淑娟)433

第二节 桂枝&(马淑娟)434

第三节 细辛&(马淑娟)435

第四节 防风&(马淑娟)436

第五节 石膏&(马淑娟)436

第六节 天花粉&(马淑娟)437

第七节 栀子&(马淑娟)437

第八节 夏枯草&(马淑娟)438

第九节 决明子&(马淑娟)438

第十节 川芎&(马淑娟)439

第十一节 延胡索&(马淑娟)439

第十二节 桃仁&(马淑娟)440

第十三节 红花&(马淑娟)441

第十四节 乳香&(马淑娟)442

第十五节 没药&(马淑娟)443

第十六节 苦杏仁&(马淑娟)443

第十七节 百部&(马淑娟)444

第十八节 马兜铃&(马淑娟)445

第十九节 枇杷叶&(马淑娟)446

第二十节 葶苈子&(马淑娟)447

第二十一节 白果&(马淑娟)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