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谢淑海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20659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不发达地区-教育工作-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缘起2
(一)基于教师研究主题转换的思考2
(二)基于师范生培养质量的现实思考3
(三)基于师范生教师专业身份形构重要性的思考7
(四)基于实习支教研究现状的思考9
(五)基于个人经历的反思性追问11
二、研究问题13
三、研究价值13
(一)能有效地触及到实习支教生教学实践的真正核心13
(二)能满足教师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14
(三)能为实习支教生提供“发声”的机会15
(四)能促进实习支教生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15
四、研究限制16
(一)研究对象的限制16
(二)资料收集时间的限制17
(三)研究者的限制17
(四)研究结果应用的限制17
五、相关概念界定18
(一)实习支教生18
(二)教师专业身份18
(三)叙事研究28
第一章 文献综述29
一、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29
(一)理解教师专业身份所面临的挑战30
(二)教师专业身份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解析32
(三)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理论取向44
(四)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57
(五)实习教师专业身份的构成的研究67
(六)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68
(七)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研究方法69
二、关于实习支教的相关研究70
(一)对实习支教的广泛认可71
(二)看见实习支教的主体——实习支教生75
第二章 研究方法78
一、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方法论选择78
(一)研究的“叙事转向”78
(二)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方法论启示79
二、叙事研究: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有效方法81
(一)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81
(二)叙事与教师专业身份82
(三)叙事研究之于本研究的适切性83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87
(一)研究学校的选择88
(二)个案对象的选取89
四、资料的搜集89
(一)研究者的定位89
(二)访谈法90
(三)观察法93
(四)实物搜集法94
五、资料分析的方法94
(一)本研究对叙说经验的具体分析过程95
(二)主题分析法96
六、研究效度97
七、研究的伦理98
(一)自愿原则98
(二)尊重个人隐私和保密原则98
(三)公正合理原则99
(四)公平回报原则99
八、研究者的反思100
第三章 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故事102
一、丽丽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103
(一)入学动机——自主而无奈的选择103
(二)丽丽眼中的老师104
(三)实习支教的前奏——完成“政治任务”106
(四)实习支教学校中的丽丽106
(五)现在和未来的丽丽114
(六)丽丽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115
二、雯雯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117
(一)入学动机——比较中的抉择117
(二)雯雯眼中的老师118
(三)实习支教的前奏——期待与紧张119
(四)实习支教学校中的雯雯120
(五)现在和未来的雯雯129
(六)雯雯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130
三、天天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132
(一)入学动机——强烈的内部动机132
(二)准备当老师——在师范学院的天天134
(三)实习支教的前奏——蓄势待发与积累经验135
(四)实习支教学校中的天天135
(五)现在和未来的天天142
(六)天天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144
四、蓉蓉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146
(一)入学动机——强烈的内部动机147
(二)蓉蓉眼中的老师——求学经历和角色典范147
(三)实习支教的前奏——紧张与不安150
(四)实习支教学校中的蓉蓉150
(五)现在和未来的蓉蓉158
(六)蓉蓉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160
五、燕燕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故事162
(一)燕燕的入学动机——无奈的选择163
(二)燕燕眼中的老师163
(三)免费师范生的困惑165
(四)实习支教的前奏——“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165
(五)实习支教学校中的燕燕166
(六)现在和未来的燕燕175
(七)燕燕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176
六、跨越实习支教生个体叙说的主题分析178
(一)前身份178
(二)话语实践:教师专业身份的社会建构180
(三)教学经验的反思183
(四)关键时刻和转折点184
(五)师生关系186
(六)教学中的情感投入188
(七)自我概念189
(八)建构教师知识190
(九)教学具身性192
第四章 叙说之后的看见195
一、实习支教生叙说中的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195
(一)职业动机:为何成为一个老师?196
(二)自我意象:“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196
(三)何以为师: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具体行动199
(四)自我参照:教师专业身份是一种排除/纳入的系统200
(五)未来展望:寻找意义,追寻自我201
二、影响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主要因素202
(一)个人因素202
(二)社会因素208
三、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213
(一)前构213
(二)形构215
(三)再构232
四、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特征235
(一)阶段性235
(二)能动性236
(三)动态性237
(四)差异性238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239
一、研究结论239
(一)实习支教生从自我出发建构教师专业身份239
(二)实习支教为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提供了机会240
(三)反思在实习支教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1
(四)教师知识是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核心245
(五)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与专业发展阶段相契合247
(六)实习支教生在叙说中建构教师专业身份248
二、建议249
(一)对师范院校的建议250
(二)对实习支教学校的建议256
(三)对实习支教生的建议258
(四)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260
三、研究反思262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