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导则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导则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362955.jpg)
- 唐蕴,唐克旺,高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609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4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153页
- 主题词:地下水保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导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1 国外研究现状1
1.2 国内研究现状2
第2章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及分类4
2.1 概念4
2.2 分类5
2.2.1 地下水本质脆弱性5
2.2.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6
第3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7
3.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7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7
3.1.2 指标体系8
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8
3.2.1 专家赋分法8
3.2.2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9
3.2.3 层次分析法9
3.2.4 灰色关联度法13
3.2.5 神经网络法14
3.2.6 熵权法14
3.2.7 试算法15
第4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16
4.1 迭置指数法16
4.2 过程模拟法21
4.3 统计方法23
4.4 模糊数学法24
4.5 其他方法25
4.6 方法比较27
第5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28
5.1 DRASTIC模型28
5.1.1 DRASTIC模型评价指标28
5.1.2 各评价指标分别描述28
5.2 Legrand模型31
5.3 GOD模型32
5.4 SINTACS模型34
5.5 Vierhuff法34
5.6 AVI方法35
5.7 SI法35
5.8 针对岩溶含水层的脆弱性评价模型35
5.8.1 EPIK法35
5.8.2 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EPIKSVLG)36
5.8.3 欧洲模式38
5.8.4 越南模式41
5.8.5 Slovenia模式41
5.9 针对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41
5.9.1 地下水胁迫因子对应变类型的IRRUDQELTS指标模型41
5.9.2 基于传统水文地质成果的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V模型42
5.9.3 基于遥感技术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VLDA模型43
5.10 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44
5.11 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44
第6章 地下水脆弱性编图方法46
6.1 概述46
6.2 分类46
6.3 制图技术47
6.4 地下水脆弱性编图的图例49
6.5 国内外编图实践50
第7章 相关案例分析51
7.1 平原区51
7.1.1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1
7.1.2 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2
7.1.3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2
7.1.4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3
7.1.5 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3
7.1.6 江汉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54
7.2 岩溶区54
7.3 分区评价指标55
7.3.1 西北地区55
7.3.2 东北地区57
7.3.3 华北平原区58
第8章 相关技术标准分析及导则编制60
8.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GWI-D3)》60
8.2 《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指南》61
8.3 《地下水或含水层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指南》61
8.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导则(征询意见稿)》62
第9章 通辽市示范应用63
9.1 研究区背景63
9.1.1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63
9.1.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64
9.2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64
9.2.1 研究区地质条件64
9.2.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64
9.2.3 地下水动态及水化学特征66
9.3 地下水脆弱性指标体系67
9.3.1 DRASTIC模型及其改进67
9.3.2 研究区指标体系建立68
9.3.3 水质防污性指标分区及等级划分69
9.3.4 水量脆弱性指标分区及等级73
9.4 评价指标权重75
9.4.1 水质防污性指标76
9.4.2 水量脆弱性指标77
9.5 评价结果分析及验证78
9.5.1 水质防污性结果分析78
9.5.2 水量脆弱性分析78
9.5.3 结果验证80
9.6 敏感度分析82
9.6.1 水质防污性敏感度分析83
9.6.2 水量脆弱性敏感度分析83
9.7 结论84
第10章 呼伦贝尔示范应用86
10.1 研究区概况86
10.1.1 自然地理86
10.1.2 地形地貌86
10.1.3 气象87
10.1.4 水文88
10.1.5 社会经济88
10.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88
10.2.1 地层条件88
10.2.2 水文地质条件90
10.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93
10.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94
10.4.1 本质脆弱性DRASC评价模型94
10.4.2 特殊脆弱性DRASCLM评价模型98
10.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00
10.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101
10.5.1 潜水本质脆弱性评价结果101
10.5.2 潜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结果102
10.6 潜水脆弱性评价结果验证103
10.7 敏感性分析104
10.8 结论106
附录A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108
1 总则108
2 基本要求109
3 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110
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111
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步骤115
6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成果120
附录B 地下水脆弱性编图指南122
附录C 地下水资源对污染敏感脆弱性编图及风险评价指南126
附录D 国外研究案例129
1 基于改进的DRASTIC模型在伊戈迪亚湖流域(土耳其,伊斯帕尔塔)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129
2 VUKA:基于改进后的COP方法应用于南非岩溶含水层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132
3 基于WMCDSS模型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第四系含水层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135
参考文献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