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科技竞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科技竞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353364.jpg)
- 戴鑫,周智皎,毛家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0109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科技竞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问题2
第三节 研究意义3
第四节 研究内容3
第五节 技术路线3
第二章 文献综述4
第一节 大学生科技竞赛4
第二节 创新型人才8
第三节 创新型人才培养12
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不足13
第三章 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影响因素调查15
第一节 调查背景15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17
第三节 研究结果21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27
第四章 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影响机制分析31
第一节 调查目的31
第二节 理论基础32
第三节 研究方法37
第四节 研究发现39
第五节 启示与实践意义46
第五章 科技竞赛指导教师调查48
第一节 调研目的48
第二节 调研内容与方法48
第三节 教师访谈实录49
第四节 案例点评及分析66
第五节 调研的实践意义70
第六章 大学生科技竞赛促进人才培养的机制分析71
第一节 研究目的71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72
第三节 研究方法73
第四节 研究结果76
第五节 研究小结89
第七章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观的提出92
第一节 什么是全人教育92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从全人教育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科技竞赛93
第三节 大学生科技竞赛发挥全人教育功能的内在机理95
第四节 基于全人教育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观的提出96
第八章 科技竞赛观指导下的“三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03
第一节 “以赛促学,赛学相长”,以科技竞赛观为指导完善现有竞赛设置103
第二节 “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科技竞赛观为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104
第三节 “以赛促协,协同培养”,以科技竞赛观为指导协同营造氛围与保障支持107
第九章 实践应用之一:如何从对接课堂出发设计竞赛规则(“周黑鸭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案例)112
第一节 2014年“周黑鸭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112
第二节 2015年“周黑鸭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114
第三节 大赛影响力116
第四节 赛事点评117
第十章 实践应用之二:赛教结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广告与促销课堂)120
第一节 大赛赛制规则120
第二节 广告与促销课程大纲121
第三节 课堂与竞赛结合124
第四节 教学与竞赛效果126
第十一章 实践应用之三:“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大纲129
第一节 课程背景129
第二节 课程目标130
第三节 课程对象与学时131
第四节 课程内容131
第五节 教学策略133
第六节 教师学员学习效果评价方法133
第七节 课程学习资源134
第八节 教学条件137
第九节 课程自我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138
第十二章 实践应用之四:如何引导和激励社会导师及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科竞赛139
第一节 管理学院社会导师聘任办法(摘选)139
第二节 管理学院教师考核文件(摘选)140
第三节 管理学院教师激励办法(摘选)142
第四节 激励制度实施成效144
第十三章 实践应用之五:如何在校园内营造正确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氛围与条件148
第一节 在学院层面科技竞赛氛围营造的三个阶段148
第二节 创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中心,提供竞赛条件保障151
第十四章 实践应用之六:“大学生科技竞赛概论”课程大纲156
第一节 课程简介156
第二节 课程基本信息157
第三节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57
第四节 教学配套安排159
第五节 主要教学资源161
第六节 课程使用案例163
第十五章 实践应用之七:如何从正确的科技竞赛观出发引导学生团队发展164
第一节 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简介164
第二节 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发展历程165
第三节 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的荣誉172
第四节 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的经验174
第十六章 实践应用之八: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竞赛提升科研项目水平179
第一节 八麦神剑项目介绍179
第二节 八麦神剑团队介绍180
第三节 团队发展历程181
第十七章 实践应用之九:如何引导学生从竞赛中学习创新创业186
第一节 嗨应APP项目介绍186
第二节 嗨应APP项目团队介绍186
第三节 LINK团队创业历程188
第十八章 实践应用之十:再论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的关系192
第一节 研究目的192
第二节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基础19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过程199
第四节 创新创业初期成功者胜任力特征发现204
第五节 创新创业初期成功者胜任力特征对高校教育的启示220
第十九章 总结与讨论223
第一节 全书总结与理论贡献223
第二节 实践意义229
参考文献232
附件 作者团队相关研究成果清单241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