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伯英医论医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伯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0324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医论-汇编-中国-现代;医案-汇编-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伯英医论医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方证经验2
第一章 遣方用药2
第一节 冠心病基本方及加减2
第二节 冠心病重症方及加减(孕妇忌服)3
第三节 溃疡病基本方及加减4
第四节 慢性肠炎基本方及加减5
第五节 肝炎基本方及加减6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基本方及常用药7
第七节 尿路感染基本方及加减7
第八节 尿路结石基本方及加减法歌8
第九节 痹证基本方及加减9
第十节 神经衰弱基本方及加减10
第十一节 内脏下垂基本方及注意事项11
第十二节 肝气、肝火、肝风基本方12
第十三节 头痛常用药及加减14
第十四节 心脏病常用药及加减15
第十五节 肝昏迷常用方及加减15
第十六节 尿毒症常用方及加减16
第十七节 胆道蛔虫症基本方及加减17
第二章 临证心得18
第一节 风温18
第二节 男性精子成活率减低症23
第三节 血友病25
第四节 慢性肾炎尿毒症26
第五节 重症神经性呕吐34
第六节 急性阑尾炎37
第七节 肾炎42
第二篇 典型医案52
第三章 时病52
第一节 风寒52
风寒暴感体痛52
感寒致左胁痛52
风寒外感咽痛53
第二节 温热53
风温化燥,邪陷肺绝53
肺气不宣,头痛面赤54
温邪上受,肺气怫郁58
风温十日,邪热遏肺60
邪郁上扰,寒热头痛60
伏邪感发,头痛呕逆61
邪热灼肺,鼻衄不止61
气血两燔,鼻衄如泉62
肺气愤郁,两耳失聪63
邪扰清窍,咽痛溃腐63
肺气郁遏,风温头痛64
迫血妄行,咳痰带血65
热扰胸膈,心胸嘈杂66
温邪内陷,神呆泄泻66
邪动惊风,神昏谵语67
邪入心营,神昏谵语68
温邪化燥,神昏谵语69
邪陷窍闭,惊风神昏69
第三节 湿温69
湿阻气机,身重肢麻69
暑湿病久,骨节疼痛72
湿温内陷,少阳阳明合病72
湿遏暑伏,咳逆头昏73
正虚邪陷,阳证阴脉74
暑湿遏伏,扰乱神明74
暑温夹湿,延久内陷75
湿郁卫分,汗出不彻76
湿遏暑伏,郁久化燥78
湿遏于外,热伏于内78
湿袭少阳,两耳雷鸣81
暑风壅遏,咽喉肿闭82
湿温来派,鼻衄泄泻82
热邪炽盛,势欲内陷84
暑湿遏伏,头痛鼻衄85
暑风袭肺,呛咳鼻衄85
暑湿内伏,鼻衄盈碗85
湿热遏伏,鼻衄鲜红86
湿遏暑伏,咳痰带血86
暑湿遏伏,咳逆胁痛86
暑湿遏伏,咳引胸痛87
暑风夹湿,喉痒咳嗽88
湿温阻遏,咳急作呕88
湿热内阻,神昏肢痉89
外感暑湿,左胁疼痛90
暑湿遏伏,白?泄泻91
热病甫愈,因气而复92
暑湿内蕴,小便癃闭92
暑湿遏伏,周身浮肿93
暑湿遏伏,寒热自汗93
暑热内伏,睾丸肿痛95
邪入阳明,烦渴呕蚘98
邪陷阳明,?齐痞闷作痛98
胸脘痞痛,下肢厥冷99
湿郁化热,龋齿肢摇99
热炽伤阴,脉数无伦100
湿热遏伏,郁久化热100
第四章 妇科101
第一节 月经病101
闭经101
月经量少101
经行腹痛102
月经先期103
经前头痛104
经期头痛、腹痛106
经前腰腹痛108
经前乳房胀痛109
崩漏110
第二节 带下病118
带下漏血118
赤白带下,少腹痛坠118
赤带伴少腹坠痛119
白带伴少腹痛坠121
带下伴腰腹痛122
赤带伴经前腹痛122
白带伴瘕聚123
赤白带下,脘闷腹胀124
带下不断,营卫不和124
湿热下注,白带淋漓125
第三节 胎前病126
恶阻126
胎漏腹痛126
妊娠蚘厥127
子淋127
子肿128
妊娠腹坠128
第四节 产后病128
产后恶露不尽128
产后恶露不通129
产后恶露不净130
产后感寒,恶露停滞130
产后恶露淋漓130
产后脘腹痛坠131
产后感寒,小腹作痛131
产后内热腹痛132
产后少腹频痛132
产后内热头晕133
产后风动头晕134
产后四肢痛麻134
产后腹痛肢麻134
产后肩背疼痛135
产后乳房肿痛135
第五章 杂病13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137
燥热咳嗽137
湿热咳嗽139
大叶性肺炎致咳嗽141
其他咳喘143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151
胃脘痛151
腹痛152
胁痛156
呕吐158
噎膈159
肝炎162
泄泻169
肠神经官能症170
五更泻172
慢性肠炎174
亚急性阑尾炎181
细菌性痢疾182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185
癫痫185
风火痰贮186
阴虚痰火186
风动痉厥187
血虚生风187
眩晕188
脑动脉硬化188
脑血栓190
脑出血193
第四节 内分泌、风湿性疾病196
甲状腺功能亢进196
糖尿病197
风湿性心肌炎199
风湿热202
风湿性关节炎206
第五节 其他207
肾结石207
输尿管结石209
气虚尿频症210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11
肝火212
复发性口疮218
梅核气219
郁证219
瘰疬220
疝气220
肩关节周围炎222
虚劳222
低热22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5
腿游风227
经前、经期鼻衄228
第三篇 医论医话234
第六章 医理探讨234
第一节 关于理、法、方、药的认识234
第二节 关于“膀胱藏津液”的初步探讨235
第三节 关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初步探讨239
第四节 关于反治法的初步探讨242
第七章 方药论248
第一节 有关白芍的配伍问题248
第二节 有关柴胡应用的体会249
第三节 关于疏肝理气药物、方剂的分析250
第四节 谈谈四物汤252
第五节 三宝临床应用的体会253
大医精诚 大爱无疆255
高德配高位 自豪中医人257
感恩中医 薪火传承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