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345147.jpg)
- 陈令新,王巧宁,孙西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684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海洋环境-环境监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海洋环境监测概况3
第1章 海洋环境监测概况3
1.1 海洋环境监测的定义3
1.1.1 环境监测3
1.1.2 海洋观测4
1.1.3 海洋环境监测4
1.2 海洋环境监测的对象4
1.2.1 海洋水文气象参数4
1.2.2 海洋物理化学参数5
1.2.3 海洋生物参数5
1.2.4 海洋放射性参数6
1.3 海洋环境监测的类型6
1.4 海洋环境监测的发展7
1.4.1 国际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简介7
1.4.2 传感器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2
1.4.3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简介16
1.4.4 海洋环境监测发展趋势21
参考文献24
第二部分 海洋常规生态环境分析监测29
第2章 海洋水文气象监测29
2.1 海洋气象监测29
2.1.1 常规监测方法31
2.1.2 浮标/潜标风速风向监测32
2.1.3 卫星风速风向监测32
2.2 海洋水文监测33
2.2.1 温、盐、深监测33
2.2.2 溶解氧/pH/浊度监测37
2.2.3 潮汐/波浪/海流监测41
2.3 海洋水文气象监测发展趋势43
参考文献45
第3章 营养盐分析监测46
3.1 氮的分析检测47
3.1.1 比色法48
3.1.2 分光光度法48
3.1.3 改进的分光光度法51
3.1.4 紫外光谱法56
3.1.5 发光分析法57
3.1.6 色谱法62
3.1.7 电化学法64
3.1.8 生物传感器68
3.2 磷的分析监测71
3.2.1 分光光度法71
3.2.2 改进的分光光度法72
3.2.3 发光分析法-荧光法73
3.2.4 电化学法74
3.2.5 色谱法75
3.3 硅的分析监测76
3.3.1 分光光度法77
3.3.2 离子色谱法77
3.3.3 电化学法78
3.4 营养盐同时在线分析监测78
3.4.1 流动注射分析79
3.4.2 微流体技术80
3.4.3 营养盐原位分析仪80
参考文献83
第4章 叶绿素分析监测89
4.1 实验室分析方法89
4.1.1 光谱法89
4.1.2 色谱法92
4.2 现场连续监测96
4.3 遥感法98
4.3.1 叶绿素机载激光荧光雷达监测系统99
4.3.2 叶绿素卫星遥感监测系统101
参考文献105
第三部分 海洋典型污染物分析监测111
第5章 重金属分析监测111
5.1 光学法113
5.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13
5.1.2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116
5.1.3 原子发射光谱法117
5.1.4 分光光度法118
5.1.5 改进的分光光度法124
5.1.6 化学发光分析法127
5.2 电化学监测方法130
5.2.1 溶出伏安法131
5.2.2 化学修饰电极136
5.2.3 电位分析法138
5.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41
5.4 生物监测方法143
5.4.1 重金属监测指示生物144
5.4.2 现代生物方法在重金属监测中的应用149
5.5 重金属快速在线分析监测154
参考文献154
第6章 有机污染分析监测164
6.1 有机污染物164
6.1.1 种类与特点164
6.1.2 污染形式165
6.1.3 危害167
6.2 色谱法167
6.2.1 原理与特点168
6.2.2 分类168
6.3 有机质谱法172
6.3.1 与GC联用173
6.3.2 与LC联用174
6.4 光谱法175
6.4.1 荧光分析法175
6.4.2 分光光度法177
6.4.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178
6.4.4 其他分析法180
6.5 生物毒性检测180
6.5.1 作用机理影响因素181
6.5.2 检测类型183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油类污染分析监测187
7.1 油类污染简介187
7.1.1 类型及来源187
7.1.2 油污特点188
7.1.3 污染影响机制189
7.1.4 危害190
7.2 化学监测法191
7.2.1 重量法192
7.2.2 光学法192
7.2.3 其他分析法197
7.2.4 测定方法比较199
7.3 遥感法199
7.3.1 基本计算方法200
7.3.2 遥感分析类型201
7.4 溢油量评估法204
7.5 应急监测与处理206
7.6 生物修复法207
7.7 溢油鉴定与事故防止209
参考文献210
第8章 赤潮毒素分析监测技术213
8.1 赤潮毒素简介213
8.2 生物毒性法221
8.2.1 传统生物检测法221
8.2.2 免疫学检测法223
8.2.3 细胞毒性检测法227
8.2.4 神经受体结合检测法229
8.3 化学分析法229
8.3.1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229
8.3.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230
8.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230
8.4 赤潮毒素传感器231
8.4.1 细胞传感器231
8.4.2 免疫传感器232
8.4.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232
8.5 海洋赤潮毒素监测系统233
参考文献233
第四部分 环境总毒性与新型污染物分析监测239
第9章 环境总毒素的生物监测方法239
9.1 在线生物监测239
9.2 个体行为分析监测技术239
9.2.1 二维行为跟踪技术240
9.2.2 三维多目标行为跟踪246
9.2.3 应用实例248
9.3 浮游藻类的自动鉴别技术249
9.3.1 浮游藻类的检测方法249
9.3.2 浮游藻类检测装置251
9.3.3 浮游植物图像的自动识别技术254
9.4 基于行为的环境总毒素的分析方法255
9.4.1 水生生物的行为数据分析255
9.4.2 数学及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256
参考文献259
第10章 新兴污染监测261
10.1 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监测261
10.1.1 抗生素概述261
10.1.2 抗性基因概述269
10.1.3 抗生素检测方法274
10.1.4 抗性基因污染监测276
10.2 纳米颗粒污染监测281
10.2.1 概述281
10.2.2 纳米污染检测方法285
10.2.3 纳米检测方法展望295
10.3 放射性污染分析监测296
10.3.1 概述296
10.3.2 放射性污染检测方法298
10.3.3 海洋放射性检测展望301
10.4 复合污染分析监测301
10.4.1 概述301
10.4.2 复合污染的检测技术及展望303
参考文献303
第五部分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315
第11章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315
11.1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概念316
11.2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基本组成316
11.3 海洋立体监测平台建设及集成技术318
11.3.1 天基海洋环境监测平台318
11.3.2 空基海洋环境监测平台325
11.3.3 岸基海洋环境监测平台327
11.3.4 海基海洋环境监测平台331
11.3.5 海底海洋环境监测平台338
11.4 数据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358
11.4.1 数据通信与管理360
11.4.2 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363
参考文献365
第12章 国内外海洋立体监测系统介绍371
12.1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计划371
12.2 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Argo)374
12.3 美国近海海洋观测实验室(COOL)375
12.4 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网377
参考文献381
第六部分 海洋环境业务化分析监测385
第13章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业务化监测385
13.1 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概述385
13.1.1 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历史沿革385
13.1.2 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的特点及分类388
13.1.3 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的目的389
13.2 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工作方案392
13.2.1 业务化监测工作方案的编制392
13.2.2 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392
13.2.3 业务化监测工作内容393
13.3 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的流程404
13.3.1 业务化监测调查工作404
13.3.2 业务化监测实验分析工作413
13.4 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424
13.4.1 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424
13.4.2 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426
13.4.3 样品的储存与运输的质量控制429
13.4.4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430
13.5 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432
13.5.1 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网络体系现状432
13.5.2 业务化监测网络体系发展需求及总体思路433
参考文献435
结语 展望与挑战439
第14章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展望与挑战439
索引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