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芥子园画传 山水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清)王概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7808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山水画-国画技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芥子园画传 山水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画学浅说 设色目录17
画学浅说论画十八则17
六法18
六要18
六长18
三病18
十二忌18
三品18
分宗19
重品19
成家20
能变20
计皴21
释名21
用笔22
用墨23
重润渲染24
天地位置25
破邪26
去俗26
设色各法二十七则27
石青27
石绿28
朱砂28
银硃29
珊瑚末29
雄黄29
石黄29
乳金30
傅粉30
调脂31
藤黄31
靛花31
草绿32
赭石32
赭黄色32
老红色33
苍绿色33
和墨33
绢素34
矾法34
纸片35
点苔36
落款36
炼碟36
洗粉36
揩金37
矾金37
树谱目录41
树法十八式41
画树起手四岐法41
二株分形42
二株交形42
大小二株法43
三株画法43
三株对立法44
五株画法45
鹿角画法46
蟹爪画法47
露根画法48
梅花鼠足点法49
菊花点树50
胡椒点树50
含苞画法51
迎风取势画法51
云林树法51
根下衬贴小树法52
树中衬贴疏柳法52
叶法三十三式53
介字点53
个字点53
菊花点53
胡椒点53
梅花点53
垂藤点53
小混点53
鼠足点53
松叶点53
水藻点54
大混点54
尖头点54
柏叶点54
藻丝点54
梧桐点54
椿叶点54
攒三点54
垂头点54
平头点55
攒三聚五点55
聚散椿叶点55
仰头点55
刺松点55
个字间双勾点55
破笔点55
杉叶点55
仰叶点55
垂叶点56
密竹56
垂藤点56
疏竹56
新篁56
水草56
夹叶及着色勾藤法二十九式57
夹叶九式57
夹叶着色十八式58
缠树藤法60
悬崖藤法60
诸家枯树法九式61
范宽树法61
郭熙树法62
王维树法63
马远树法64
萧照树法65
燕仲穆风树法66
柯九思树法67
曹云西树法67
李唐树法68
诸家叶树法五式68
倪云林树法68
吴仲圭树法69
黄子久树法70
又黄子久树法71
梅花道人树法72
诸家杂树法二十三式73
范宽杂树法73
盛子昭杂树法74
刘松年杂树法75
倪迂秋林杂树法76
郭熙杂树法77
李唐悬崖杂树法78
荆浩关仝杂树法79
夏圭李成杂树法80
大小米杂树四式81
倪云林杂树二式83
董源远树七式85
扁点圆点远树二式87
诸家松柏柳树法十五式89
马远瘦硬松89
李营邱盘结松90
王叔明直干松91
马远破笔松92
赵大年肥泽松93
王叔明远松94
王叔明山头远松95
郭咸熙远松96
刘松年雪松97
巨然古柏98
宋人高垂柳99
唐人点叶柳100
赵吴兴秋柳101
髡柳102
王维勾叶柳103
蕉桐花竹葭菼法十七式104
郭忠恕棕榈104
王维勾勒梧桐105
唐人细勾芭蕉106
元人写意梧桐107
写意芭蕉108
点花树干法109
点桃树干法109
点梅树干法110
点杏树干法110
画小竹法四式111
画葭菼法四式113
山石谱目录117
石法十一式117
起手当分三面法117
下笔层累取势法118
大间小法119
小间大法119
画石间坡法120
董北苑巨然石法121
倪云林石法122
吴仲圭石法123
王叔明石法124
黄子久石法125
二米石法126
皴法十四式127
王叔明皴127
黄子久皴128
范宽夏圭皴129
荆浩关仝皴130
马远皴131
刘松年皴132
徐熙皴133
解索皴134
大斧劈皴135
乱柴乱麻二石法136
小斧劈皴137
披麻间斧劈皴138
荷叶皴139
折带皴140
山法十二式141
起手嶂盖法141
峰形峻拔法142
峦势团转法142
开嶂勾锁法143
宾主朝揖法二式144
主山自为环抱法二式147
高远法150
深远法151
平远法152
平远峦头法153
诸家峦头法二十七式154
董源法154
巨然法155
荆浩法156
关全法157
李成法158
范宽法159
王维法160
李思训法161
李唐法162
刘松年法163
郭熙法164
萧照法165
江贯道法166
李公麟法167
李成法168
米芾法169
米友仁法170
倪瓒高远法171
倪瓒平远法172
黄公望戴石插坡法173
黄公望纯石山法174
吴镇法175
王蒙法176
解索皴法177
乱麻皴法178
荷叶皴法179
乱柴皴法180
坡径矶田石壁法十一式181
高坡法181
平坡法181
石面坡法182
山坡路径法183
又山坡路径法184
山田法185
平田法186
石矶法187
坡陀法188
石壁露顶法189
石壁露根法190
流泉瀑布石梁法十二式191
子久泉法191
乱石叠泉法192
垂石隐泉法193
云流泉断法194
山口分泉法195
悬崖挂泉法196
两叠泉法197
三叠泉法198
细泉法199
平泉法200
大瀑布法201
石梁瀑布法202
水云法四式203
江海波涛法203
溪涧涟漪法204
细勾云法205
大勾云法206
人物屋宇谱目录209
点景人物六十四式209
缓步式209
负手式209
袖手式209
独立式210
荷锄式210
把菊式210
题壁式211
对谈式211
抚松式212
倚杖式212
系杖式213
指点式213
藜杖式214
闲看式214
据石式215
卧读式215
临流式216
卧云式216
看云式217
拂石式217
对酌式218
观书式218
坐谈式219
赏画式219
对弈式220
检书式220
濯足式221
寂坐式221
赏菊式221
携卷式222
相对式222
对谈式222
担柴式223
归渔式223
钓鱼式223
春耕式223
荡桨式224
摇橹式224
持篙式224
撑篙式224
濯足式225
撒网式225
垂钓式226
扳罾式226
骑驴式227
骑马式227
驼背式228
牛背式228
提壶式229
抱瓶式229
捧书式229
捧茶式229
捧砚式230
抱琴式230
扫地式230
折花式230
洗盏式231
抱膝式231
煎茶式231
洗药式231
担囊式232
负书式232
牵马式232
担书式232
中号点景人物三十二式233
独坐式233
对坐式233
垂竿式233
看云式233
聚饮式233
观书式233
促膝式233
趺跏式233
拨阮式234
烧丹式234
渔饮式234
吹箫式234
钓鱼式234
鸣弦吹笛式234
看花式234
肩挑式235
御车式235
携童式235
担囊式235
担柴式235
策蹇式235
遮伞式235
携壶式235
折花式235
同行式236
曳杖式236
回头式236
聚立式236
携手式236
倚童式236
负手式236
对谈式236
极小点景人物二十一式237
对坐三式237
同行二式237
对语二式237
曳杖式237
独坐式237
聚坐式237
行立式237
骑驴式238
推车式238
背面式238
正面式238
骑牛式238
携孙式238
肩舆式238
骑马式238
负物式238
锄地式238
极写意人物七式239
对立式239
折花式240
聚坐式241
对语式242
醉扶式243
把书式243
倚石式244
点景鸟兽三十四式245
滚马式245
双马式245
负驴二式245
牧牛三式246
牧羊式246
卧羊式246
双鹿式247
鸣鹿式247
卧犬式247
吠犬四式247
飞鹤式248
双鹤式248
鸣鹤式248
双燕二式249
栖鸟式249
飞鸦式250
云鸦式250
栖鸦二式250
柳荫鸲鹆式251
鸣鸡式251
鸡雏式251
飞雁式252
宿雁式252
鹭鸶式252
栏鸭式252
鹅泛式252
墙屋法二十八式253
墙屋正面式253
山斋层耸式253
抱山面水式254
水槛式254
湖心亭桥式254
一间书屋式255
高轩两面式255
层轩面水式256
山凹远屋式256
楼殿正面式257
楼殿侧面式257
楼阁高耸式257
屋中远楼式258
平屋虚亭式258
观榭危楼式258
远露殿脊式259
瓦屋三间交架式259
瓦屋两间交架式259
茅屋两间平置式260
茅屋两间斜置式260
一间茅屋式260
远望钟鼓楼式261
读书池馆式261
石墙园亭式261
汎地斥堠式262
俯江栈阁式262
村庄茅屋式262
河房式262
门径法十一式263
柴门式263
石叠墙门式263
砖墙门式263
老树土墙式264
修竹柴扉式264
藤罩柴扉式265
破笔柴篱式266
两正一侧式267
丁字屋堂式267
反露门径式268
山家后门式268
村野小景法四式269
斥堠式269
豆棚式269
花架式270
水关式270
城郭桥梁法二十六式271
正面城门式271
侧面城门式271
转折城角式271
工细台阁式272
八面台阁式272
城门庐舍式272
城邑门楼式273
寺观结构式273
山门殿宇式273
远屋脊式274
远村落式274
平居四列式274
池馆廊庑式274
远望城楼式274
吴越桥式275
矶头小桥式275
林下小桥式275
瓯闽架屋桥式276
江南桥式276
园榭桥式276
平板桥式277
羊板桥式277
蜂腰板桥式277
驼峰板桥式277
曲板桥式278
齿缺板桥式278
水磨水车法四式279
跨泉架屋式279
亭复水车式279
井亭式280
桔?式280
寺院楼塔法九式281
辟支石塔式281
琉璃八宝塔式281
古塔式281
无顶塔式281
远塔式282
钟楼式282
写意塔式282
栅栏寺门式282
寺门式282
界画台阁法十二式283
平台崇楼式283
八面台阁式284
远殿式284
重轩列陛殿式285
回廊曲槛宫式286
平台式287
远亭式288
八面亭台式288
雕栏玉榭式289
宫府门第式289
工细桥梁式290
阶陛式290
舟楫法二十九式291
泊船式291
渡船式291
开船式291
双帆式292
雨艇式292
载酒式292
江船式293
抵岸式293
叉鱼式293
捕鱼式293
峡船式294
大罾式294
湖船法四式295
橹船式295
巨舟监法四式296
大小风帆法三式297
撒网式297
渡客式297
持竿式298
击楫式298
垂钓式298
器具法二十六式299
正长几式299
正屏风式299
藤床式299
圆杌式299
竹椅式299
折椅式299
板床式299
盆兰式299
侧面屏风式300
侧长几式300
校椅式300
方几式300
书架式300
书桌式300
藤床反面式300
架瓶式301
长石书几式301
方石几式301
磁礅式301
磁几式301
香几式301
脚蹋式302
长桌式302
石几式302
靠椅式302
饭桌式302
摹仿各家画谱目录306
摹仿诸家横长各式二十幅306
附陈扶摇序306
巨然横山图307
李龙眠峡江图 杜少陵诗308
唐六如画 并诗309
夏圭画法 李崆峒诗310
倪云林法311
黄子久富春山萧云从仿312
梅花道人法 豁堂拟313
马遥父法 徐文长诗314
荆浩雪栈图 杜少陵诗315
米元章法 高房山学316
郭河阳法317
黄子久法318
李长衡画319
沈石田碧梧清暑图320
渐江画321
杨龙友画322
薛稷玩波图 韩昌黎诸亭诗323
徐文长画 并诗324
李营丘梅花书屋图325
程端伯画326
摹仿诸家宫纨式十幅328
附王安节序328
刘松年法329
胡长伯画330
唐六如画徐文长诗331
李龙眠仙山楼阁图332
蓝田叔画高季迪诗333
李咸熙画王摩诘诗334
王叔明画335
米友仁画吴彦高诗336
倪云林画 并诗337
郭宗丞画 萧云从诗338
摹仿诸家折扇式十幅340
附沈心友序340
李营丘枯树图 石谿学341
范宽画 周贺诗342
黄子久碧溪青嶂图 盛伯含临343
米元章画 高房山仿 董其昌书344
雷鲤画 并诗345
文与可画 孟东野诗346
柯九思画 并诗347
王叔明画 高启天池石壁诗348
苏东坡枯木竹石图 徐文长临并诗349
王摩诘画 并诗350
增广名家画谱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