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马航,戴冬晖,范丽君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6741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城市-工业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西方国家;城市-工业建筑-文化遗产-利用-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性研究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滨水工业区的衰退与更新1

1.1.2 城市文化的趋同与工业遗产的保护1

1.1.3 滨水工业区更新概况2

1.1.4 滨水工业区更新存在的问题2

1.2 概念辨析3

1.2.1 城市滨水工业区3

1.2.2 城市滨水工业区空间更新4

1.2.3 工业遗产旅游6

1.2.4 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6

1.2.5 后工业景观6

1.3 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7

1.3.1 理论基础7

1.3.2 影响因素10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12

1.4.1 滨水工业区更新12

1.4.2 滨水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14

1.4.3 工业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15

1.4.4 后工业景观的相关研究17

1.4.5 工业遗产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19

1.5 滨水工业区空间更新中的整合问题20

1.5.1 整合的目标与原则20

1.5.2 整合的范畴与对象23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24

1.6.1 研究内容24

1.6.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4

1.7 本章小结25

第2章 滨水工业区与城市功能的整合26

2.1 功能整合的理念与层面26

2.1.1 功能更新的可持续发展26

2.1.2 转向整合的功能规划27

2.2 功能整合的实例分析28

2.2.1 新加坡河区域更新计划28

2.2.2 广州珠江后航道码头工业区更新规划30

2.2.3 瑞典斯德哥尔摩码头工业区更新31

2.3 功能整合的方式32

2.3.1 沿岸用地的整体开发32

2.3.2 与社区功能连锁互补开发33

2.3.3 多样功能的复合开发33

2.3.4 功能整合的对策34

2.4 本章小结36

第3章 滨水工业区与城市形态的整合37

3.1 形态整合的理念37

3.1.1 立体化的形态37

3.1.2 空间相互渗透的形态37

3.1.3 新旧结合的形态38

3.2 形态整合的实例分析38

3.2.1 爱尔兰都柏林斯潘塞码头区更新改造38

3.2.2 德国杜伊斯堡内港整治39

3.2.3 澳大利亚墨尔本滨海港区更新改造42

3.3 形态整合的方式43

3.3.1 交通系统的缝合43

3.3.2 滨水空间的联系47

3.3.3 界面的分解48

3.3.4 建筑综合体的融合49

3.3.5 场所的转换52

3.3.6 形态整合的对策54

3.4 本章小结56

第4章 改造为文化类项目的案例分析57

4.1 建筑的触媒作用57

4.1.1 建筑类型57

4.1.2 建筑改造与经济效益58

4.2 创意产业的兴起60

4.2.1 废弃工业区改造与创意产业相结合61

4.2.2 创意产业对旧工业、产业建筑(群)的作用62

4.2.3 与创意产业结合的旧工业区的建筑改造模式62

4.2.4 空间形态的改造63

4.3 英国利物浦阿尔伯特船坞地区65

4.3.1 改造背景与目的65

4.3.2 改造过程、主体与资金来源67

4.3.3 改造方案69

4.3.4 改造结果评价70

4.4 美国芝加哥海军码头71

4.4.1 项目背景71

4.4.2 改造设计72

4.4.3 改造结果评价73

4.5 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75

4.5.1 格兰威尔岛背景介绍75

4.5.2 格兰威尔岛更新与改造76

4.6 法国南特岛复兴项目79

4.6.1 城市概况79

4.6.2 项目发展过程与规划特征79

4.6.3 规划管理80

4.6.4 案例介绍81

4.7 本章小结83

第5章 改造为居住、商业和混合功能的案例分析84

5.1 阿姆斯特丹市东港区改造84

5.1.1 改造背景与改造目的84

5.1.2 改造主体、资金来源与改造过程85

5.1.3 改造方案87

5.1.4 改造结果评价89

5.2 水城舒特海斯酿酒厂改造90

5.2.1 改造背景90

5.2.2 改造目的90

5.2.3 改造主体91

5.2.4 改造方式92

5.2.5 改造结果评价93

5.3 英国卡迪夫湾内港工业区的复兴95

5.3.1 改造背景95

5.3.2 改造现状95

5.3.3 改造主体与资金来源96

5.3.4 改造过程96

5.3.5 改造方案99

5.3.6 改造结果评价100

5.4 瑞典马尔默西港100

5.4.1 改造背景100

5.4.2 改造策略101

5.4.3 改造手段102

5.5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改造105

5.5.1 改造的背景与概况105

5.5.2 改造的策略与模式106

5.5.3 改造的重点项目108

5.5.4 改造后的显著效果109

5.5.5 改造后存在的问题109

5.6 本章小结110

第6章 改造为开放空间与公园的案例分析111

6.1 纽约哈德逊河公园111

6.1.1 改造背景111

6.1.2 改造实施112

6.1.3 改造方案113

6.1.4 改造结果评价116

6.2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117

6.2.1 案例分析117

6.2.2 分析评价119

6.3 美国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119

6.3.1 改造背景119

6.3.2 改造方式119

6.3.3 改造目标与改造设计121

6.4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123

6.4.1 改造背景123

6.4.2 改造方式123

6.4.3 改造目标与改造设计124

6.5 本章小结125

第7章 工业遗产使用后评价的案例分析126

7.1 研究背景126

7.1.1 案例背景126

7.1.2 使用后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29

7.2 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130

7.2.1 评价主体及评价体系构建方法选择130

7.2.2 评价体系构建131

7.2.3 评价因子权重赋值137

7.2.4 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146

7.3 杭州桥西滨水工业遗产使用后综合评价147

7.3.1 使用人群特征分析147

7.3.2 各因子评价结果统计分析149

7.3.3 公共空间评价156

7.3.4 配套设施评价164

7.3.5 场所文化评价169

7.4 成功经验与问题总结分析172

7.4.1 整体评价172

7.4.2 成功经验总结173

7.4.3 问题总结分析175

7.5 本章小结176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