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科学概论 第2版 彩色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下水科学概论 第2版 彩色版
  • 周训,胡伏生,何江涛,王旭升,方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8760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水科学概论 第2版 彩色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思考题4

第1章 地下水的分布5

1.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和物理性质5

1.1.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5

1.1.2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7

1.2 多孔介质的空隙类型8

1.2.1 孔隙10

1.2.2 裂隙13

1.2.3 溶穴14

1.3 多孔介质的水理性质15

1.3.1 容水性、持水性和给水性16

1.3.2 透水性(渗透性)17

1.3.3 毛细性18

1.4 地下垂直剖面上的水分分带20

1.4.1 包气带21

1.4.2 饱水带21

1.5 含水层、隔水层和弱透水层22

1.5.1 含水层和隔水层22

1.5.2 弱透水层23

1.5.3 含水岩段、含水岩组和含水带23

1.6 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24

1.6.1 潜水24

1.6.2 承压水29

1.6.3 上层滞水32

1.7 储水构造和岩层的富水程度33

1.7.1 储水构造33

1.7.2 岩层的富水程度37

思考题40

第2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41

2.1 基本概念和术语41

2.2 渗流基本规律43

2.2.1 达西定律43

2.2.2 达西定律应用举例46

2.2.3 达西定律适用范围与非达西流48

2.3 流网49

2.3.1 流网的绘制方法49

2.3.2 流网的性质和用途50

2.3.3 典型流网图51

2.4 非饱和带水的运动53

2.4.1 非饱和带水的能态53

2.4.2 非饱和带水分特征曲线55

2.4.3 非饱和带水的运动与零通量面55

2.5 其他地下水运动模型简介57

2.5.1 平行板模型57

2.5.2 圆管模型58

2.5.3 变密度地下水运动59

思考题60

第3章 地下水的循环61

3.1 地球上的水循环61

3.1.1 水文循环61

3.1.2 影响水循环的自然地理因素63

3.1.3 地下水的起源65

3.2 地下水的补给66

3.2.1 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66

3.2.2 地表水的补给69

3.2.3 凝结水的补给71

3.2.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71

3.2.5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73

3.2.6 其他类型的补给74

3.3 地下水的排泄75

3.3.1 泉75

3.3.2 泄流82

3.3.3 蒸发排泄84

3.3.4 人工排泄85

3.4 地下水的径流86

3.4.1 径流方向、径流强度和影响径流的因素86

3.4.2 地下径流量与地下径流模数88

3.5 区域地下水的循环简述89

3.5.1 河间地块89

3.5.2 基岩山区和山间盆地90

3.5.3 基岩山区和洪冲积平原91

3.5.4 滨海含水层和海岛含水层91

3.5.5 内陆河流域(盆地)92

3.5.6 大型沉积盆地94

思考题94

第4章 地下水水化学基本原理95

4.1 天然地下水的化学组成95

4.1.1 主要组分和次要组分96

4.1.2 微量组分和特殊组分98

4.1.3 气体成分99

4.1.4 同位素组分101

4.1.5 综合指标101

4.2 天然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105

4.2.1 天然地下水的成因类型105

4.2.2 天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作用108

4.3 天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法、分类及分带性112

4.3.1 水化学图示法112

4.3.2 舒卡列夫分类114

4.3.3 地下水水化学的水平分带115

4.4 污染地下水水化学特征117

4.4.1 地下水污染基本概念119

4.4.2 常见地下水污染类型124

思考题126

第5章 地下水系统及其动态与均衡127

5.1 地下水系统127

5.1.1 地下水系统的含义127

5.1.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128

5.2 地下水系统的动态132

5.2.1 地下水系统动态的概念及分类132

5.2.2 地下水动态的成因及影响因素133

5.2.3 典型地下水位与泉流量动态139

5.3 地下水系统的均衡143

5.3.1 均衡要素与均衡方程143

5.3.2 地下水均衡分析方法145

5.3.3 地下水系统均衡状态的演变148

思考题150

第6章 孔隙水151

6.1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151

6.1.1 洪积扇的沉积特征151

6.1.2 洪积扇中地下水分带152

6.1.3 山前倾斜平原153

6.2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156

6.2.1 冲积物的沉积特征156

6.2.2 河谷地下水158

6.2.3 冲积平原地下水159

6.3 三角洲地下水160

6.4 黄土高原地下水161

思考题163

第7章 裂隙水164

7.1 裂隙的成因类型164

7.1.1 成岩裂隙164

7.1.2 构造裂隙164

7.1.3 风化裂隙165

7.2 裂隙的水力性质166

7.2.1 裂隙的几何特征166

7.2.2 裂隙的发育特征167

7.3 裂隙水的埋藏类型171

7.3.1 风化壳状裂隙水171

7.3.2 层状裂隙水173

7.3.3 脉状裂隙水175

思考题177

第8章 岩溶水178

8.1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岩溶动力系统178

8.1.1 岩石的可溶性179

8.1.2 岩石的透水性179

8.1.3 水的溶蚀性180

8.1.4 水的流动性181

8.1.5 岩溶动力系统181

8.2 岩溶发育特征182

8.2.1 岩溶形态特征182

8.2.2 理想的岩溶发育和岩溶水系统演化过程184

8.2.3 岩溶发育的分带与分层185

8.2.4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188

8.2.5 表层岩溶、深部岩溶和古岩溶191

8.3 岩溶水的基本特征193

8.3.1 岩溶水的分布与运动193

8.3.2 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径流与动态194

8.3.3 岩溶水系统的“三水”转化195

8.4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96

8.4.1 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96

8.4.2 北方的岩溶和岩溶水198

思考题200

第9章 地下水资源及其利用201

9.1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和特征202

9.2 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204

9.2.1 地下水资源(量)的分类204

9.2.2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简述205

9.2.3 流域水资源评价要点207

9.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7

9.3.1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含义207

9.3.2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208

9.3.3 地下水开发工程的科学管理210

思考题211

第10章 地下水与地质环境212

10.1 劣质地下水的危害与控制212

10.1.1 劣质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危害212

10.1.2 劣质地下水的调查评价213

10.1.3 劣质地下水的利用与控制214

10.2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215

10.2.1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215

10.2.2 地下水与斜坡稳定性216

10.2.3 地下水与盐渍化和沙漠化问题218

10.3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219

10.3.1 矿坑和地下洞室的涌水219

10.3.2 建筑基坑降水220

思考题221

参考文献222

附录A 练习题226

附录B 基础实验256

附录C 名词术语中英文索引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