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TC8系列单片机开发指南 面向处理器、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分析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TC8系列单片机开发指南 面向处理器、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 何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4335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程序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TC8系列单片机开发指南 面向处理器、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的分析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

1.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1

1.1.1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1

1.1.2 嵌入式技术的构成2

1.2 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4

1.3 8051单片机硬件开发平台5

1.4 运行第一个8051单片机程序6

1.5 8051单片机编程语言8

1.6 小结11

第2章 STC单片机硬件知识12

2.1 STC单片机发展历史12

2.2 STC单片机IAP和ISP13

2.3 STC8系列单片机命名规则及封装13

2.3.1 命名规则14

2.3.2 封装类型14

2.3.3 引脚定义16

2.4 STC8系列单片机主要性能22

2.5 STC8系列单片机硬件下载电路设计24

2.5.1 通过USB-串口芯片的下载电路25

2.5.2 通过USB直接下载编程电路25

2.6 STC8系列单片机电源系统设计26

第3章 STC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27

3.1 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介绍27

3.1.1 软件功能介绍27

3.1.2 软件的下载28

3.1.3 软件的安装30

3.1.4 导入STC单片机元件库31

3.1.5 软件的启动32

3.2 Keil μVision5软件开发流程32

3.2.1 明确软件需求33

3.2.2 创建设计工程33

3.2.3 编写汇编/C软件代码33

3.2.4 汇编器对汇编语言进行处理34

3.2.5 C编译器对C语言进行处理34

3.2.6 库管理器生成库文件34

3.2.7 链接器生成绝对目标模块文件35

3.2.8 目标到HEX转换器35

3.2.9 调试器调试目标代码35

3.3 Keil μVision5基本的开发流程36

3.3.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36

3.3.2 添加新的C语言文件38

3.3.3 建立设计39

3.3.4 下载程序到目标系统40

3.3.5 硬件在线调试40

第4章 数值表示及转换43

4.1 常用码制43

4.1.1 二进制码制43

4.1.2 十进制码制43

4.1.3 八进制码制43

4.1.4 十六进制码制43

4.2 正数表示方法45

4.2.1 正整数的表示45

4.2.2 正小数的表示46

4.3 正数码制转换46

4.3.1 十进制正整数转换成其他进制数47

4.3.2 十进制正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正小数48

4.4 负数表示方法49

4.4.1 符号幅度表示法49

4.4.2 补码表示法50

4.5 负数补码的计算50

4.5.1 负整数补码的计算50

4.5.2 负小数补码的计算51

4.6 定点数表示52

4.7 浮点数表示53

第5章 STC单片机处理器内核和存储器系统54

5.1 STC单片机处理器内核功能单元54

5.1.1 控制器55

5.1.2 运算器62

5.1.3 特殊功能寄存器64

5.2 STC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和地址空间66

5.2.1 程序存储器66

5.2.2 内部数据存储器66

5.2.3 外部数据存储器69

第6章 STC单片机CPU指令系统72

6.1 STC单片机的CPU寻址模式72

6.1.1 立即数寻址模式73

6.1.2 直接寻址模式73

6.1.3 间接寻址模式73

6.1.4 寄存器寻址模式74

6.1.5 相对寻址模式74

6.1.6 变址寻址模式74

6.1.7 位寻址模式75

6.2 STC单片机CPU指令集75

6.2.1 算术指令76

6.2.2 逻辑指令85

6.2.3 数据传送指令94

6.2.4 布尔指令103

6.2.5 程序分支指令109

第7章 STC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基础117

7.1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117

7.2 汇编代码中段的分配118

7.2.1 CODE段118

7.2.2 BIT段119

7.2.3 IDATA段119

7.2.4 DATA段120

7.2.5 XDATA段121

7.3 汇编语言符号及规则121

7.3.1 符号的命名规则121

7.3.2 符号的作用122

7.4 汇编语言操作数描述122

7.4.1 数字122

7.4.2 字符123

7.4.3 字符串123

7.4.4 位置计数器123

7.4.5 操作符123

7.4.6 表达式125

7.5 汇编语言控制描述125

7.5.1 地址控制125

7.5.2 条件汇编126

7.5.3 存储器初始化126

7.5.4 分配存储器空间127

7.5.5 过程声明127

7.5.6 程序链接128

7.5.7 段控制128

7.5.8 杂项129

7.6 Keil μVision5汇编语言设计流程130

7.6.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130

7.6.2 添加新的汇编语言文件130

7.6.3 建立设计132

7.6.4 分析“.m51”文件132

7.6.5 分析“.lst”文件134

7.6.6 分析“.hex”文件135

7.6.7 程序软件仿真136

7.6.8 程序硬件仿真143

第8章 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基础145

8.1 常量和变量145

8.1.1 常量145

8.1.2 变量146

8.2 数据类型146

8.2.1 标准C语言所支持的类型146

8.2.2 单片机扩充的类型154

8.2.3 自定义数据类型158

8.2.4 变量及存储模式159

8.3 运算符160

8.3.1 赋值运算符160

8.3.2 算术运算符161

8.3.3 递增和递减运算符162

8.3.4 关系运算符163

8.3.5 逻辑运算符164

8.3.6 位运算符165

8.3.7 复合赋值运算符167

8.3.8 逗号运算符168

8.3.9 条件运算符169

8.3.10 强制类型转换符169

8.3.11 sizeof运算符170

8.4 描述语句171

8.4.1 输入输出语句171

8.4.2 表达式语句176

8.4.3 条件语句177

8.4.4 开关语句178

8.4.5 循环语句179

8.4.6 返回语句184

8.5 数组184

8.5.1 一维数组的表示方法184

8.5.2 多维数组的表示方法187

8.5.3 索引数组元素的方法190

8.5.4 动态输入数组元素的方法191

8.5.5 数组运算算法195

8.6 指针197

8.6.1 指针的基本概念197

8.6.2 指向指针的指针204

8.6.3 指针变量输入208

8.7 函数210

8.7.1 函数声明210

8.7.2 函数调用211

8.7.3 函数变量的存储方式211

8.7.4 函数参数和局部变量的存储器模式213

8.7.5 基本数据类型传递参数214

8.7.6 数组类型传递参数219

8.7.7 指针类型传递参数222

8.8 预编译指令224

8.8.1 宏定义225

8.8.2 文件包含226

8.8.3 条件编译228

8.8.4 其他预处理命令229

8.9 复杂数据结构230

8.9.1 结构230

8.9.2 联合235

8.9.3 枚举236

8.10 C程序中内嵌汇编语言238

第9章 STC单片机I/O端口原理及驱动242

9.1 STC8系列单片机的I/O驱动原理242

9.2 I/O端口控制寄存器组244

9.3 汇编语言程序驱动端口的实现248

9.3.1 设计原理248

9.3.2 建立新的工程248

9.3.3 添加汇编语言源文件249

9.3.4 建立设计和下载250

9.4 C语言驱动端口的实现251

9.4.1 设计原理251

9.4.2 建立新的工程251

9.4.3 添加C语言源文件251

9.4.4 建立并下载设计253

9.5 汇编和C混合编程驱动端口253

9.5.1 添加和处理C语言与汇编语言源文件254

9.5.2 建立并调试设计255

第10章 STC单片机中断系统原理及实现256

10.1 中断原理256

10.2 中断系统结构257

10.3 中断向量表258

10.4 中断寄存器组261

10.4.1 中断使能寄存器组261

10.4.2 中断请求寄存器264

10.5 编写汇编语言实现中断功能265

10.5.1 设计原理265

10.5.2 建立新的工程266

10.5.3 添加汇编语言文件267

10.5.4 分析“.lst”文件268

10.5.5 建立设计270

10.5.6 下载设计270

10.5.7 硬件仿真271

10.6 编写C语言实现中断功能272

10.6.1 C语言中断程序实现原理272

10.6.2 C语言中断具体实现过程273

10.7 中断优先级原理和中断嵌套的实现274

10.7.1 不同的中断条件及处理方式274

10.7.2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275

10.7.3 修改中断优先级的实现278

第11章 STC8系列单片机时钟、复位和电源模式原理及实现281

11.1 STC8系列单片机时钟281

11.2 STC8系列单片机复位286

11.2.1 外部RST引脚复位286

11.2.2 软件复位286

11.2.3 掉电/上电复位287

11.2.4 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复位287

11.2.5 内部低压检测复位288

11.2.6 看门狗复位289

11.3 STC单片机电源模式291

11.3.1 低速模式292

11.3.2 空闲模式292

11.3.3 掉电模式293

第12章 STC单片机比较器原理及实现296

12.1 STC单片机比较器结构296

12.2 STC单片机比较控制寄存器组297

12.2.1 比较控制寄存器1297

12.2.2 比较控制寄存器2298

12.3 STC单片机比较器应用:产生PWM信号299

第13章 STC单片机计数器和定时器原理及实现302

13.1 定时器/计数器模块概述302

13.2 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组303

13.2.1 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控制寄存器TCON303

13.2.2 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304

13.2.3 辅助寄存器AUXR305

13.2.4 T0~T2时钟输出寄存器和外部中断允许INT_CLKO (AUXR2)寄存器307

13.2.5 定时器计数器T3和T4控制寄存器T4T3M309

13.2.6 定时器中断控制寄存器310

13.3 计数器/定时器工作模式原理及实现310

13.3.1 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模式311

13.3.2 定时器/计数器T1工作模式316

13.3.3 定时器/计数器T2工作模式317

13.3.4 定时器/计数器T3工作模式318

13.3.5 定时器/计数器T4工作模式319

第14章 STC单片机串行异步收发器原理及实现321

14.1 RS-232标准概述321

14.1.1 RS-232传输特点321

14.1.2 RS-232数据传输格式322

14.1.3 RS-232电气标准323

14.1.4 RS-232参数设置324

14.1.5 RS-232连接器325

14.2 STC单片机串口模块概述326

14.2.1 串口模块结构326

14.2.2 串口引脚326

14.3 串口1寄存器及工作模式327

14.3.1 串口1寄存器组327

14.3.2 串口1工作模式331

14.3.3 串口1通信实例:LED灯的控制333

14.3.4 串口1通信实例:键盘扫描按键的显示337

14.4 串口2寄存器及工作模式344

14.4.1 串口2寄存器组345

14.4.2 串口2工作模式346

14.5 串口3寄存器及工作模式347

14.5.1 串口3寄存器组347

14.5.2 串口3工作模式348

14.6 串口4寄存器及工作模式349

14.6.1 串口4寄存器组349

14.6.2 串口4工作模式350

14.7 红外接收的设计与实现350

14.7.1 红外收发器的电路原理351

14.7.2 红外通信波形捕获351

14.7.3 红外通信协议353

14.7.4 红外检测原理355

14.7.5 设计实现357

第15章 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362

15.1 STC单片机内ADC的结构原理362

15.2 STC单片机内ADC寄存器组362

15.3 直流电压的测量和串口显示365

15.3.1 软件设计流程365

15.3.2 具体实现过程365

15.4 直流电压的测量和1602字符LCD的显示369

15.4.1 硬件电路设计369

15.4.2 1602字符LCD的原理370

15.4.3 软件设计流程374

15.4.4 具体实现过程375

15.5 交流电压参数测量和12864 LCD显示380

15.5.1 硬件电路设计380

15.5.2 12864图形点阵LCD原理381

15.5.3 软件设计流程388

15.5.4 具体实现过程390

第16章 STC单片机增强型PWM发生器原理及应用397

16.1 脉冲宽度调制原理397

16.2 增强型PWM发生器模块397

16.2.1 增强型PWM发生器功能398

16.2.2 增强型PWM发生器寄存器集398

16.2.3 PWM中断的声明方式405

16.3 生成单路PWM信号405

16.4 生成两路互补PWM信号408

16.5 步进电机的驱动和控制409

16.5.1 五线四相步进电机工作原理410

16.5.2 步进电机的驱动410

16.5.3 使用软件驱动步进电机411

16.5.4 使用PWM模块驱动步进电机412

第17章 STC单片机I2C原理及实现414

17.1 I2C总线规范概述414

17.2 I2C总线时序414

17.3 PCA9555的结构功能417

17.3.1 寄存器映射417

17.3.2 设备地址417

17.3.3 控制寄存器和控制字节418

17.3.4 寄存器描述418

17.3.5 总线交易419

17.4 STC8系列I2C控制器内的寄存器组424

17.4.1 I2C主机模式424

17.4.2 I2C从机模式427

17.4.3 I2C数据寄存器430

17.5 七段数码原理及驱动电路的设计430

17.5.1 七段数码管原理430

17.5.2 七段数码管的驱动电路432

17.6 软件应用的设计与实现434

第18章 STC单片机SPI原理及实现439

18.1 SPI模块结构及功能439

18.1.1 SPI传输特点439

18.1.2 SPI模块功能439

18.1.3 SPI接口信号440

18.1.4 SPI接口的通信方式441

18.1.5 SPI模块的内部结构442

18.2 SPI模块的寄存器组443

18.3 SPI模块的配置和时序445

18.3.1 SPI的配置模式445

18.3.2 主/从模式的注意事项446

18.3.3 通过SS修改模式446

18.3.4 写冲突447

18.3.5 数据模式时序447

18.4 动态图形的交互设计449

18.4.1 触摸屏显示的控制方法451

18.4.2 触摸屏触摸控制方法452

18.4.3 STC单片机对触摸屏的初始化459

18.4.4 触摸屏基本绘图流程462

18.4.5 绘制不同图形的具体实现方法462

18.4.6 设计头文件说明468

18.4.7 主处理文件main函数设计469

第19章 STC单片机CCP/PCA/PWM模块的原理及实现471

19.1 CCP/PCA/PWM模块的结构471

19.2 CCP/PCA/PWM模块的寄存器组472

19.3 CCP/PCA/PWM工作模式477

19.3.1 捕获模式477

19.3.2 16位软件定时器模式479

19.3.3 高速脉冲输出模式481

19.3.4 脉冲宽度调制模式482

第20章 μC/OS-II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486

20.1 操作系统的必要性486

20.1.1 单任务程序486

20.1.2 轮询程序486

20.2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487

20.2.1 操作系统的作用487

20.2.2 操作系统的功能488

20.3 嵌入式操作系统490

20.4 μC/OS-II的概述491

20.4.1 任务及其种类492

20.4.2 创建任务495

20.4.3 任务调度497

20.4.4 任务挂起和恢复497

20.4.5 任务的删除497

20.4.6 任务的同步及通信497

20.4.7 动态内存管理503

20.5 在STC单片机上移植μC/OS-II505

20.5.1 修改OS_CPU.H文件505

20.5.2 任务堆栈的设计506

20.5.3 修改OS-CPU-C.C文件511

20.6 应用实例512

附录A 配套开发板原理图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