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税务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税务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指南
  • 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 ISBN:97878023519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税收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汇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税务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据中心建设概论1

1.1 建设方法1

1.2 参考架构2

1.3 设计原则3

1.4 关键因素5

第二章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分析6

2.1 建设远景6

2.2 建设需求7

2.2.1 IT系统与服务7

2.2.2 电源和散热7

2.2.3 基础设施管理8

2.2.4 安全性8

2.2.5 虚拟化8

2.2.6 自动化9

第三章 数据中心热点及趋势10

3.1 总体发展趋势10

3.1.1 整合(Consolidation)10

3.1.2 虚拟化(Virtualization)13

3.1.3 自动化(Automation15

3.2 热点及技术趋势15

3.2.1 “绿色”数据中心15

3.2.2 “无人值守”机房15

3.2.3 高性能计算集群15

3.2.4 服务器整合与优化16

3.2.5 刀片服务器17

3.2.6 数据集中存储管理17

3.2.7 网络优化整合20

3.2.8 信息安全管理20

3.2.9 业务持续与灾难恢复23

第四章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组成26

4.1 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26

4.2 数据中心的应用架构27

4.3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架构27

4.4 数据中心的存储架构27

4.5 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28

4.6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架构28

第五章 数据中心服务器整体规划29

5.1 配置原则29

5.2 规划方法论30

5.3 整体布局31

5.4 服务器硬件规划及选型32

第六章 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34

6.1 服务器系统的扩展性设计34

6.2 服务器系统的虚拟化设计38

6.3 服务器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设计41

第七章 服务器技术要点42

7.1 服务器核心技术42

7.1.1 CPU中央处理器系统技术42

7.1.2 服务器内存技术44

7.1.3 系统I/O技术46

7.1.4 服务器操作系统概述48

7.2 服务器集群技术55

7.2.1 服务器系统高可用性概述55

7.2.2 集群系统的分类56

7.2.3 高可用性集群系统架构59

7.2.4 集群互联技术60

7.2.5 高可用性集群软件62

7.2.6 高可用集群系统支持的应用服务63

7.3 服务器整合64

7.3.1 服务器整合的动因64

7.3.2 服务器整合的方法论64

7.3.3 软硬件整合65

7.4 服务器系统虚拟化67

7.4.1 服务器分区67

7.4.2 服务器动态资源分配70

7.4.3 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工具71

7.5 服务器系统性能评估73

7.5.1 SPEC基准测试74

7.5.2 TPC基准测试75

7.5.3 高性能技术计算(HPTC)应用基准测试77

7.5.4 结合应用的模拟测试标准78

7.6 服务器本身安全性78

7.6.1 服务器硬件的安全性设计78

7.6.2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82

7.6.3 分区的安全性83

第八章 数据中心存储体系架构85

8.1 数据中心存储体系架构组成部分85

8.1.1 SAN网络85

8.1.2 磁盘阵列86

8.1.3 NAS系统86

8.1.4 备份系统87

8.1.5 存储管理系统87

8.2 数据中心存储体系架构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87

8.2.1 SAN与NAS定位87

8.2.2 备份与容灾定位89

第九章 数据中心存储系统规划设计93

9.1 数据中心存储系统设计原则93

9.2 SAN网络规划设计94

9.2.1 SAN网络设计94

9.2.2 ISL链路捆绑和负载均衡95

9.2.3 SAN QOS和安全96

9.2.4 VSAN规划设计97

9.2.5 BB-Credit规划建议99

9.3 磁盘阵列规划设计99

9.4 NAS系统规划设计101

9.5 SAN扩展规划设计101

9.5.1 概述101

9.5.2 FCIP性能优化102

9.5.3 FCIP QOS规划103

9.6 存储管理系统规划设计104

9.6.1 存储管理的设计原则104

9.6.2 存储管理标准109

第十章 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关键技术111

10.1 SAN网络关键技术111

10.1.1 SAN网络111

10.1.2 光纤通道拓扑结构111

10.1.3 虚拟SAN(VSAN)技术114

10.1.4 BB-Credit118

10.2 磁盘阵列关键技术118

10.2.1 复制技术118

10.2.2 分级存储技术121

10.2.3 存储设备指标衡量体系123

10.3 NAS系统关键技术124

10.3.1 NAS系统实现方式124

10.3.2 主流NAS系统技术特点126

10.4 SAN扩展关键技术131

10.4.1 IP SAN中的iSCSI技术131

10.4.2 IP SAN中的FCIP技术132

10.4.3 结合光网络技术的SAN扩展技术133

10.5 虚拟存储技术138

10.5.1 基于主机层的虚拟化138

10.5.2 基于存储设备和存储子系统的虚拟化139

10.5.3 基于网络的虚拟化140

10.5.4 基于交换机或路由器的虚拟技术143

10.6 存储管理系统关键技术143

10.6.1 统一管理内容144

10.6.2 统一基础设施管理的原理144

10.6.3 存储统一集中管理设计关键要求145

第十一章 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要点147

11.1 数据中心网络体系设计原则147

11.1.1 高速性147

11.1.2 高可用性147

11.1.3 可扩展性147

11.1.4 简便性148

11.1.5 安全性148

11.1.6 绿色数据中心148

11.2 数据中心多层网络模型设计148

11.2.1 数据中心的多层模型148

11.2.2 核心层设计149

11.2.3 汇聚层设计151

11.2.4 接入层设计152

11.2.5 服务层设计154

11.3 安全服务设计155

11.3.1 网络平台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157

11.3.2 二层安全设计157

11.3.3 设备级安全设计158

11.3.4 网络级的安全159

11.3.5 系统级的主动安全163

11.4 应用加速设计165

11.4.1 企业应用的新挑战165

11.4.2 用集成化的高性能设备优化应用165

11.4.3 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165

11.4.4 广域网加速服务167

11.4.5 SSL与XML卸载服务168

11.5 可靠性设计169

11.5.1 链路的可靠性169

11.5.2 网络的可靠性170

11.5.3 应用的可靠性171

第十二章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172

12.1 数据中心交换网络技术172

12.1.1 基础交换网络技术172

12.1.2 VSS虚拟交换机技术176

12.2 应用交付技术177

12.2.1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177

12.2.2 广域网加速技术180

12.3 网络安全技术184

12.3.1 基础设施安全技术184

12.3.2 域间防火墙流量过滤185

12.3.3 IPS入侵检测187

12.3.4 DDOS攻击技术189

12.3.5 安全监测响应技术191

第十三章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要点194

13.1 数据中心机房基本要求194

13.1.1 机房环境基本要求194

13.1.2 机房装修基本要求194

13.1.3 机房接地基本要求195

13.1.4 机房屏蔽基本要求195

13.1.5 机房配电基本要求196

13.2 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196

13.2.1 设计规范196

13.2.2 设计原则197

13.3 机房装修设计199

13.3.1 装修原则199

13.3.2 数据中心机房初步规划200

13.3.3 功能间布局201

13.3.4 机房区地面处理201

13.3.5 机房区地面防尘、保温处理201

13.3.6 机房防水处理202

13.3.7 机房天面选材202

13.3.8 天面防尘处理203

13.3.9 墙身处理203

13.3.10 机房内隔墙处理203

13.3.11 机房防鼠处理204

13.4 空调、新排风系统设计204

13.4.1 精密空调区域划分(划分的标准及原则)204

13.4.2 精密空调负荷计算204

13.4.3 机房区新排风系统配置205

13.5 配电系统设计206

13.5.1 配电系统设计原则206

13.5.2 供、配电系统总体设计206

13.5.3 照明配电系统设计206

13.6 防雷接地工程设计207

13.6.1 防雷设计207

13.6.2 接地工程设计208

13.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210

13.7.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10

13.7.2 设计思路211

13.7.3 总体设计211

13.8 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212

13.8.1 监控对象及内容212

13.8.2 具体监控方案设计212

13.8.3 各种监控对象介绍213

13.9 KVM系统设计213

13.9.1 基本概念213

13.9.2 KVM系统设计理念213

13.10 绿色数据中心216

13.10.1 数据中心现状216

13.10.2 绿色数据中心势在必行216

13.10.3 绿色数据中心创新216

第十四章 数据中心灾备体系设计原则219

14.1 灾难恢复建设的基本原则219

14.2 灾难恢复管理的目标219

14.3 灾难恢复建设的生命周期220

14.4 灾难恢复的需求分析220

14.5 灾难恢复等级的划分221

14.6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226

14.7 灾难恢复预案的制订原则228

第十五章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技术要点230

15.1 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230

15.2 主要的数据备份方式231

15.3 几种技术方案的比较235

15.4 几种主流产品的实现237

15.5 备用网络系统255

15.6 灾难恢复预案257

第十六章 数据中心灾备恢复的管理265

16.1 灾难恢复对组织机构的管理要求265

16.2 灾难恢复的外部协助266

16.3 IT管理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管理266

附录一 《税务系统省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271

1 前言271

1.1 规范目的271

1.2 适用范围271

2 概述271

2.1 省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现状271

2.2 省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及原则272

2.3 省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北京)和数据中心(南海)的关系272

3 场地及机房建设要求272

3.1 场地及机房272

3.2 参考标准(国内/国外/等级)274

3.3 功能区域划分275

3.4 面积估算方法275

3.5 电力、热量估算方法276

3.6 建筑装修279

3.7 空调系统(给排水)282

3.8 供配电系统285

3.9 消防系统288

3.10 防雷接地系统291

3.11 网络和布线系统292

3.12 安防系统293

3.13 智能监控系统294

3.14 KVM系统295

3.15 大屏幕显示系统296

3.16 门禁系统296

4 网络系统建设要求297

4.1 网络层架构298

4.2 主要网络(“四张网”)之间的关系302

4.3 内部网络系统详细设计306

4.4 路由规范314

4.5 负载均衡规范316

4.6 主机/服务器接入规范316

4.7 IP地址分配与网段规划317

4.8 VLAN318

4.9 网络服务规范319

4.10 网络冗余设计319

4.11 QOS策略320

4.12 网络管理321

5 服务器系统建设要求322

5.1 概述322

5.2 规划方法323

5.3 布局要求324

5.4 详细设计332

5.5 服务器配置参考340

6 存储系统建设要求345

6.1 概述345

6.2 存储系统总体设计348

6.3 系统详细规划353

附录二 《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及案例参考》371

HP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参考371

HP新一代数据中心372

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372

什么是新一代数据中心372

适应性IT基础设施和新一代数据中心373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特征374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5个C”375

HP数据中心解决方案376

HP适应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376

惠普创新虚拟化技术提升IT资源利用率380

HP VSE是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强大引擎381

惠普SIM:IT基础设施管理的统一平台389

IBM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参考390

IBM数据中心服务器方案390

主机和UNIX服务器优化整合390

PC服务器优化整合391

IBM数据中心存储解决方案392

存储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392

存储集中解决方案39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394

IBM数据生命周期管理(ILM)方法论396

远程数据容灾397

IBM数据中心监控系统400

Netview方案功能与优势400

IBM数据中心管理和规范402

概述402

IT运行维护管理的最佳实践模型403

IBM IT管理方案简介403

实施步骤的建议406

IBM数据中心灾备解决方案407

基于软件的数据备份技术407

HACMP高可靠性灾备方案408

基于磁盘系统的PPRC数据级容灾解决方案409

思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参考410

思科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410

思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组成411

数据中心网络管理416

Cisco智能应用网络解决方案417

WEB技术将引领企业应用的潮流417

企业应用平台的新挑战417

用集成化的高性能设备整合应用网络417

CisCo ACE的功能价值描述和产品特性419

WAAS的功能价值描述和产品特性420

CisCo WAAS的典型部署模式422

CisCo存储容灾解决方案423

灾难备份和恢复方案423

同城容灾备份解决方案423

远程容灾备份解决方案423

思科智能存储网络容灾解决方案426

数据中心成功案例参考426

成功案例1:ANA全日空航空公司服务器系统整合426

成功案例2:湖南省“金保”工程427

应用需求:建设新的信息系统平台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427

解决之道: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倾力打造适应性平台428

运行效果与用户体验429

成功案例3:中国银联业务永续430

成功案例4:某技术学院高密数据中心冷却方案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