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50099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劳动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社会保障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研究对象1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2

三、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6

四、本书的逻辑结构与学习研究方法10

上编 劳动法15

第一章 劳动法基础理论15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15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特点15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16

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9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0

五、劳动法的体系25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27

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27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30

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34

第三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43

一、外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43

二、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45

三、国际劳动立法50

第二章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56

第一节 就业促进概述56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式56

二、就业政策与目标58

三、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60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63

一、就业歧视的认定63

二、就业歧视的类型64

三、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65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67

一、公共就业服务67

二、经营性就业服务68

三、就业管理70

第三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72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72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72

二、劳动合同的特点73

三、基于期限对劳动合同的分类75

四、劳动规章制度77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81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81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83

三、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86

四、劳动合同的效力91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中止、变更和承继95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95

二、劳动合同的中止97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98

四、劳动合同的承继99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00

一、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概念100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101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106

四、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107

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后果108

第五节 劳动合同特殊制度109

一、劳务派遣109

二、非全日制用工114

第四章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118

第一节 集体劳动关系法基本理论118

一、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点118

二、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120

三、三方协商机制122

第二节 工会123

一、工会体制123

二、工会及会员的保护124

三、工会与集体劳动关系131

第三节 集体协商132

一、集体协商的概念133

二、集体协商的原则133

三、集体协商的程序135

第四节 集体合同138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点139

二、集体合同的类型141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141

四、集体合同的效力142

五、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44

第五节 职工民主参与146

一、职工民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146

二、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147

三、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148

第五章 劳动基准法律制度151

第一节 劳动基准的基本原理151

一、劳动基准的概念和特点151

二、劳动基准的功能153

第二节 工时制度154

一、工作时间概念154

二、标准工时制155

三、非标准工时制156

四、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158

第三节 休息时间制度159

一、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159

二、工作日之间的间隔时间159

三、周休息时间159

四、法定节假日159

五、带薪年休假160

六、其他休假162

第四节 工资制度164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点164

二、工资构成与形式166

三、最低工资168

四、工资支付保障170

第五节 职业安全健康制度172

一、职业安全制度172

二、职业健康制度174

三、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176

第六章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181

第一节 劳动监察181

一、劳动监察的概念和特征181

二、劳动监察的职责和监察事项182

三、劳动监察的实施183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184

一、劳动争议处理基本问题185

二、劳动争议调解187

三、劳动争议仲裁188

四、劳动争议诉讼191

五、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193

下编 社会保障法199

第七章 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199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概述199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点199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201

三、社会保障权与国家责任202

四、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205

五、社会保障法的体系207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208

一、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类型208

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209

三、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210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213

一、外国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213

二、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217

第八章 养老保险222

第一节 养老保险概述222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222

二、养老保险的模式223

三、我国养老保险的基本构成225

第二节 职工养老保险226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26

二、企业年金227

三、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229

第三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230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230

二、职业年金232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233

第四节 居民养老保险233

一、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234

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234

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235

第九章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237

第一节 医疗保险237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7

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41

第二节 生育保险244

一、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244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245

三、生育保险待遇的支付247

第十章 工伤保险249

第一节 工伤保险概述249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249

二、工伤预防250

三、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252

第二节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253

一、工伤认定标准254

二、工伤认定程序255

三、劳动能力鉴定258

第三节 工伤保险待遇259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260

二、因工致残待遇262

三、因工死亡待遇263

第十一章 失业保险265

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265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265

二、失业保险的功能267

三、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267

四、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268

第二节 失业保险待遇270

一、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270

二、失业保险待遇的内容和标准271

三、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期限和终止272

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基金274

第一节 社会保险基金概述274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含义274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种类274

三、社会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74

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275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275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来源277

第三节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278

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概念和意义278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主体279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280

四、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规则282

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282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人大监督283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监督283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284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285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285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征285

二、社会救助体系286

三、社会救助权286

四、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287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288

一、最低生活保障288

二、特困人员供养290

三、受灾人员救助291

四、专项救助292

五、临时救助296

第十四章 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298

第一节 社会福利298

一、社会福利基本理论298

二、专项公共福利300

三、特殊群体福利301

四、职业福利304

第二节 社会优抚305

一、社会优抚基本理论305

二、社会优待307

三、社会抚恤308

四、安置保障309

阅读文献313

人名译名对照表315

后记316

第二版后记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