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春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176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特点1
第二节 中小城镇的文献背景5
一 中小城镇与城镇化道路及城镇体系5
二 中小城镇发展的驱动模式9
三 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农业农村的关系13
四 小城镇体系的层次结构16
五 文献述评17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19
第四节 阅读指引24
一 主要内容25
二 关键观点29
第一章 城乡一体化与发展阶段的划分34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解读34
一 问题的提出34
二 从二元经济到城乡一体化35
三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7
四 多学科的分析框架38
第二节 二元经济理论的困境与城乡经济均衡39
一 二元经济理论的困境与问题39
二 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区间41
三 一元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下的城乡经济均衡50
第三节 阶段划分的主要技术特征53
一 劳动份额与主要技术参数53
二 实证分析54
三 转型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58
四 一元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技术特征60
第四节 增长方式与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转型的特点60
一 增长方式的比较60
二 转型阶段增长特性的几点理论说明65
三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转型的困难68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71
第一节 实现路径(一):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边际产品的均衡71
一 劳动力流动作用的局限性72
二 农产品价格与名义工资上涨75
三 引入农产品贸易的分析78
四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城乡收入均衡的基本路径79
五 服务业发展的均衡作用80
六 城乡收入均衡的实现逻辑86
第二节 实现路径(二):农业经济的全国一体化86
一 复式城乡关系与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均衡87
二 地区间均衡与农业产业的全国一体化88
三 内部均衡与农业经济的地域一体化91
四 农业经营模式改革与均衡结构93
第三节 实现路径之(三):劳动与资本报酬均衡视角的分析94
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转型95
二 资本深化与创新因素98
三 集聚经济与城市化101
四 网络交易对集聚经济的影响108
第四节 基于效用均衡的分析111
一 问题的提出111
二 理论分析112
三 效用均衡的条件113
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图与中小城镇的分析框架116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条件116
一 经济一元化的条件116
二 城乡一体化的特有条件121
三 十大条件的关系123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图125
一 标志与指标125
二 主要技术路径130
三 转型陷阱134
四 技术路线图总图137
第三节 中小城镇作用与发展的研究框架与路径138
一 基于工资上涨、集聚结构优化的分析路径139
二 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视角的分析140
三 基于地租理论的中小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作用141
四 基于集聚经济与疏散状态优势的分析141
五 中小城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42
第四章 工资上涨、集聚结构与中小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145
第一节 劳动力价格的空间分布145
一 分析路径146
二 二元经济下的区位选择147
三 假设条件:工资的空间分布特征149
第二节 工资上涨对城市体系产生的空间分异作用151
一 工资上涨对要素配置结构的影响152
二 去工业化与服务业资本密度的差距153
三 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特征158
第三节 大城市的就业趋势与特征160
一 “去工业化”造成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困境160
二 服务业的就业需求特点与劳动力供求质量缺口160
三 生活成本上升与高房价的影响162
四 经济转型对就业的冲击163
第四节 中小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164
一 承载产业转移165
二 推动服务业规模的最大化168
三 支持小企业集群发展169
四 延长农业产业链170
第五章 属地资源配置、污染治理与中小城镇的作用172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差距与二元资源配置体系172
一 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的定价172
二 二元分割的资源定价体系174
三 资源价格的上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调整176
四 转型时期的城市资源供求特性178
第二节 污染与集聚经济184
一 污染的制度基础与治污的外部性185
二 污染排放能力的规模递增倾向187
三 将污染引入集聚模型的分析192
四 污染治理的基本点194
第三节 基于属地资源配置、污染治理的中小城镇作用197
一 中小城镇在资源空间配置上的作用197
二 中小城镇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203
三 中小城镇作用在资源配置与污染治理中的逻辑路径208
第六章 地产租金与中小城镇的空间结构优化作用21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思路210
第二节 城市租金定价与规模结构212
一 城市地租的划分与来源213
二 城市地租的定价基础217
三 住宅地租的定价与相对级差收益219
四 实证分析221
五 城市规模结构对地租的影响224
第三节 租金与城市体系结构226
一 租金份额226
二 基本影响因素228
三 级差收益的空间均衡条件229
四 集聚的空间结构对租金份额的影响231
五 引入投机性因素的分析232
第四节 基于地租理论的中小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作用235
一 构建空间一体化的租金分布体系,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36
二 提高整体的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237
三 修正迁移机制,优化人口空间分布239
四 优化城市体系结构241
第七章 集聚不经济、结构优化与中小城镇的作用244
第一节 集聚经济理论的局限性244
一 对消费效用分析的不完整性245
二 劳动力池的负效应246
三 动态分析的相对不足248
第二节 引入地产因素的集聚经济收益与成本曲线249
一 引入地租的集聚经济分析框架250
二 租金的作用与准集聚经济区域251
三 引入地产价格升值因素252
四 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负效应253
第三节 集聚不经济的原因256
一 地产升值因素引起的集聚不经济256
二 人口集聚对消费的影响分析:一个外部性分析框架259
三 基于外部经济的异质性与城市化经济的分析263
第四节 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中小城镇作用266
一 一个系统性的空间结构优化框架266
二 克服集聚不经济,优化集聚结构268
三 动态的结构优化269
四 优化要素的空间配置,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形态269
第八章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中小城镇的作用272
第一节 对农业作用的再认识272
第二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劳动报酬和消费需求增长中的作用275
一 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劳动报酬上升中的作用275
二 农业劳动生产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279
三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283
第三节 实证分析:农业在巴西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86
一 基本情况286
二 主要作用287
三 作用机理分析288
四 启示与借鉴290
第四节 中小城镇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293
一 推动农业经济的全国一体化294
二 扭转弱势格局,提升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水平298
三 发挥人口分流作用300
四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城镇化条件:原理图302
第五节 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对中小城镇的推动作用304
一 基础作用304
二 主要路径306
第九章 中小城镇发展的技术线路图315
第一节 中小城镇作用形成的逻辑路径315
第二节 就业承载作用318
一 理论解读:中小城镇就业承载作用的形成318
二 主要内容和原理321
三 就业承载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322
第三节 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作用323
一 理论解读: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需求的形成323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324
三 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326
第四节 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327
一 理论解读:结构优化需要的形成与主要路径327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328
三 空间结构优化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331
第五节 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作用331
一 理论解读: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城镇化条件331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332
三 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333
后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