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1301913.jpg)
- 沈国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3445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金融理论篇3
第一章 外汇市场与汇率变动的影响3
学习目标3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问题3
一、外汇问题3
二、汇率问题4
第二节 外汇市场功能和中国外汇市场特征6
一、外汇市场及其功能6
二、现代外汇市场的主要特征7
三、中国外汇市场及其主要特征8
第三节 外汇市场压力和外汇市场干预9
一、外汇市场压力9
二、外汇市场干预9
三、外汇市场压力的测度10
四、外汇市场压力在中国外汇市场上的应用10
第四节 不同货币本位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及调整12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12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调整13
第五节 美元汇率变动及其影响14
一、影响美元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4
二、美元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15
专栏1-1:美联储的功能及其加息对中国经贸和金融市场的影响16
第六节 动态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对中国外贸的影响18
一、人民币汇率:浮动或稳定盯住18
二、人民币汇率重估会解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吗?18
本章小结19
重要概念20
习题与思考题20
案例分析:英镑暴跌对英国各行业的影响21
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及其新发展23
学习目标23
第一节 传统主要汇率决定理论23
一、购买力平价论23
专栏2-1: PPP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应用26
二、利率平价论27
三、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的协调一致模型29
第二节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货币模型31
一、弹性价格货币论31
二、粘性价格货币论33
第三节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资产组合平衡模型35
一、与汇率决定的货币论的主要差异35
二、资产组合平衡论的基本假定和理论模型35
三、资产组合对汇率变化的影响36
第四节 理性预期汇率理论和汇率“新闻”理论37
一、理性预期汇率理论37
二、汇率“新闻”理论38
第五节 汇率决定的投机泡沫理论和混沌理论39
一、汇率决定的投机泡沫理论39
二、汇率决定的混沌理论41
专栏2-2:汇率决定从宏观走向微观: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43
本章小结45
重要概念47
习题与思考题47
案例分析:汇率决定理论新发展:行为金融汇率理论47
第三章 国际收支失衡和调节理论50
学习目标50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50
一、国际收支50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51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会计原理52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53
二、国际收支统计的会计原理54
专栏3-1:国际收支统计的复式簿记记账法54
第三节 国际收支:局部差额和综合账户差额分析55
一、局部差额分析55
二、综合账户差额分析57
第四节 中美贸易收支失衡与调整:事实特征及主要成因57
一、美中双边贸易失衡:货物与服务贸易事实特征57
二、美中双边贸易失衡:主要成因58
三、对中美贸易收支失衡与调整的研究结论61
第五节 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机制62
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62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63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63
第六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弹性论66
一、弹性论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66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毕柯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67
三、J曲线效应68
四、贸易条件69
第七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乘数论71
一、乘数论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71
二、乘数模型71
三、哈伯格条件73
第八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吸收论73
一、吸收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模型74
二、吸收论的货币贬值分析74
三、吸收论的应用75
第九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货币论75
一、货币论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76
二、货币论的理论模型和主要内容76
三、货币论有关货币贬值的效应77
四、货币论的应用77
本章小结77
重要概念79
习题与思考题79
案例分析:美中信息通讯技术行业贸易失衡79
第四章 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及中国汇率制度事例87
学习目标87
第一节 汇率制度变迁和“中间空洞化”假说87
一、国际汇率制度变迁87
二、汇率制度的分类89
三、汇率制度“中间空洞化”假说92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94
一、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议94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95
专栏4-1:汇率制度选择:几个争议性假说101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104
一、IMF实际分类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104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的主导因素105
三、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106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新进展108
一、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108
二、外汇市场交易的两种模式——做市商制和竞价制110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两次挫折110
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112
第五节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113
一、香港汇率制度的变迁与选择113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114
三、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及缺陷115
本章小结116
重要概念118
习题与思考题118
案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成员方汇率制度比较118
第五章 国际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123
学习目标123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特征及构成123
一、国际储备的主要特征123
二、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储备货币124
三、国际储备的构成124
第二节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127
一、国际储备规模管理:供给层面127
二、国际储备规模管理:需求层面128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129
第三节 国际储备量及其确定方法131
一、比率分析法131
二、回归分析法131
三、成本—收益分析法132
四、区间分析法132
五、定性分析法132
第四节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133
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133
二、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133
三、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由不断扩大转向减少的成因及对策134
第五节 国际储备体系变迁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136
一、国际储备体系变迁136
二、特别提款权及其货币篮子审查136
三、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及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138
第六节 货币国际化模式与人民币国际化目标选择140
一、货币国际化及其特征140
二、货币国际化的典型模式分析140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144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选择146
五、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146
本章小结147
重要概念148
习题与思考题148
案例分析:中美冲突背后的重要症结:美元霸权信用与人民币国际化149
第六章 货币危机理论及中国外债与地方债问题153
学习目标153
第一节 货币危机及其成因153
一、货币危机:内涵、类型和传播153
二、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154
第二节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155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156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156
三、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及不足159
第三节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159
一、第二代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160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161
三、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贡献和不足164
第四节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165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发生的背景165
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166
三、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及不足170
四、对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比较和评价170
第五节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172
一、美国次贷危机172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174
第六节 中国外债及地方债的风险及其管理175
一、外债的界定175
二、外债的监控指标176
三、中国国家外债风险及外债管理177
四、中国地方债的发行状况及管理178
本章小结183
重要概念184
习题与思考题184
案例分析:美国实施及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185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内外平衡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188
学习目标188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和政策搭配理论188
一、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内外部平衡目标188
二、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IS-LM-BP模型189
三、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90
四、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理论191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原理194
一、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丁伯根原则194
二、宏观经济政策指派的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原则195
三、开放经济下宏观政策选择的“三元悖论”196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两国模型197
一、开放经济下的相互依存性198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198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200
第四节 G20机制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201
一、G20机制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演进202
二、G20机制下国家间货币政策协调措施203
第五节 G20机制下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选择205
本章小结206
重要概念208
习题与思考题208
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8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实务篇215
第八章 国际结算及其方式215
学习目标215
第一节 国际结算演进及其现代特征215
一、国际结算的历史演进215
二、国际结算的现代特征217
第二节 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内容217
一、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内容217
二、国际结算票据217
第三节 国际结算的金融工具218
一、汇票219
二、本票220
三、支票221
第四节 国际结算的方式223
一、国际结算的方式:汇付或汇款223
二、国际结算的方式:托收226
三、国际结算的方式:信用证229
四、中国企业对三种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234
五、国际结算的方式:银行保函235
六、国际结算的方式:备用信用证237
本章小结237
重要概念238
习题与思考题238
案例分析: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239
第九章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241
学习目标241
第一节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主要内容241
一、进口贸易融资241
二、出口贸易融资242
第二节 托收下的融资242
一、托收下对出口商的融资——托收出口押汇242
二、托收下对进口商的融资——凭信托收据借单243
第三节 信用证下的融资244
一、信用证下对出口商的融资244
二、信用证下对进口商的融资245
第四节 包买票据和保付代理245
一、包买票据或福费廷245
二、保付代理或国际保理246
第五节 供应链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应用247
一、供应链融资的含义247
二、供应链融资的特征248
三、供应链融资的产品分类248
本章小结248
重要概念249
习题与思考题249
案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贸易融资250
第十章 海关通关实务与报关单数据统计251
学习目标251
第一节 海关总体情况:世界与中国251
一、中外海关的发展历程251
二、世界海关组织与中国海关253
第二节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中外关税的演变254
一、外国主要国家关税演变历程254
二、中国关税的功能和演变256
第三节 海关通关制度259
一、通关管理和通关作业259
二、通关法律制度260
第四节 海关通关环节与贸易便利化261
一、海关通关环节261
二、贸易便利化263
第五节 海关统计项目的主要内容266
第六节 海关统计数据常用功能267
一、我国海关统计数据267
二、海关统计工作内容270
三、海关统计数据的常用功能270
本章小结271
重要概念272
习题与思考题272
案例分析:企业商品归类错误涉嫌走私案273
第十一章 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279
学习目标279
第一节 外汇交易的类型279
一、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280
二、择期和掉期外汇交易281
三、外汇期货交易282
四、外汇期权交易284
第二节 外汇风险及其类型285
一、外汇风险界定285
二、外汇风险的类型285
专栏11-1: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286
第三节 不同外汇风险的管理288
一、外汇交易风险管理288
二、外汇经济风险管理289
三、外汇会计风险管理290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中国企业如何防范汇率风险290
一、汇率短期变动及走势预测291
二、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方法291
三、不同汇率风险管理的综合方法294
专栏11-2: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与发展295
本章小结298
重要概念299
习题与思考题299
计算题300
案例分析:美元走弱、人民币波幅扩大对中国企业外贸发展的影响300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创新和银行业监管312
学习目标3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创新:类型与主要工具312
一、国际金融创新及其类型312
二、主要金融创新工具314
专栏12-1: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316
第二节 区域金融机构创新: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17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318
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18
三、亚投行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比较分析319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320
一、技术推进论和财富增长论320
二、约束诱导论和规避管制论321
三、货币促成论和金融中介论322
四、制度改革论和交易成本论322
第四节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及其新进展323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323
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发展趋势326
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新进展:以美国和中国为例327
第五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演进与中国银行业监管对策328
一、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银行业监管328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Ⅰ》《巴塞尔资本协议Ⅱ》和《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不断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330
三、《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334
四、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业资本要求的对策337
第六节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2009—2016338
一、资本监管及流动性监管改革338
二、“大而不倒”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340
三、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监管341
四、影子银行监管342
五、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342
六、有效公司治理343
本章小结344
重要概念345
习题与思考题345
参考文献347
附录 教学案例正文359
股权众筹平台风险研究:基于36氪平台“宏力能源”众筹项目的案例分析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