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史十二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史十二讲
  • 张全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978750783023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史十二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宋朝的历史地位1

一、对“积贫积弱”说的质疑1

二、宋朝在中国历史序列中的位置4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5

(二)经济与文化发展6

三、文化的扩张与文明的渗透9

四、南宋——中国文化模式的定型期12

五、宋朝留给后世的遗产13

六、打破王朝体系看宋朝14

第二讲 斧声烛影与宋初政治16

一、宋太祖辞世的千古之谜16

二、宋太宗的继位18

三、宋太宗地位的巩固20

四、宋太宗政策的调整22

(一)右文轻武政策形成22

(二)开始出现朋党政治的苗头23

(三)守内虚外政策的出台24

五、家事与国事——宋朝大臣的选择28

第三讲 君子党,小人党——党争与宋朝政治30

一、党争的表现30

二、出现党争的原因34

(一)科举与党争34

(二)地域与党争35

(三)台谏势力的病态发展37

三、党争的内容38

(一)国是之争38

(二)学术之争39

(三)用人之争40

四、党争的理论依据40

(一)议论相搅:皇帝容忍党争的理论依据40

(二)君子小人:士大夫有党的根据41

五、党争的结果42

(一)出现权相或皇权强化42

(二)朋党之争的恶性循环43

(三)仕风全面颓败43

第四讲 武将与宋代社会46

一、武将须读书46

二、二次削兵权48

三、以文制武51

(一)文贵武贱52

(二)不信任武将53

(三)以文抑武55

四、以文抑武的不良影响56

第五讲 宋代的皇权与相权61

一、作为制度规定的相权61

二、作为政治运作之中的相权62

(一)宰相与参知政事的关系62

(二)宰相与军权63

(三)宰相与财权64

(四)宰相与人事权64

(五)宰相对台谏的控制65

(六)宰相对皇权的限制66

三、实际生活之中的皇权67

四、宋代相权兴盛结果68

五、宋代相权兴盛的原因70

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73

第六讲 包拯与吏治——宋代的贪污与廉政75

一、两宋的贪污状况75

二、宋代的反贪实践与成效77

三、包拯及其反贪实践80

四、“包公戏”的出现与流传85

第七讲 造反的秀才——科举与宋代社会89

一、科举制度的完善89

二、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的发展90

(一)“奇童出盛时”,“妇女多能诗”91

(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93

(三)“板本大备,儒者逢时”93

(四)从《春秋》到《三字经》94

三、科举制度对政治、经济的影响95

四、科举制度对世人心态的影响95

五、户籍——猫与老鼠的游戏98

六、南与北——科举争论长久的话题99

七、官与吏——谁统治谁102

八、落第者的出路103

第八讲 江南财富的聚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05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105

二、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107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11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12

第九讲 海上丝绸之路——宋代的蓝色文明115

一、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115

(一)陆路梗阻115

(二)航海技术的突破115

(三)制度上的鼓励118

二、海外贸易与宋代财政、社会生活119

三、港口与腹地——宋代海外贸易对东南沿海的影响120

四、从“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122

第十讲 他者——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126

一、战争——偶尔的选择126

二、儒家文化向周边的渗透128

三、汉制逐步推广133

四、经济一体化的加强136

五、相同观念的逐步形成137

(一)正统观137

(二)忠孝观139

(三)天命观140

六、宋朝眼中的他者141

第十一讲 宋代文化的强势——新儒学的复兴145

一、宋学的产生145

二、宋学产生的过程148

三、宋学的发展与演变153

(一)王学的兴盛153

(二)洛学复兴与分流154

四、朱学独尊地位的形成155

五、理学独尊的影响157

(一)礼治秩序重建157

(二)内圣经世路线的高扬158

(三)理想人格的建树159

六、被误解的程朱160

第十二讲 千年田,八百主——唐宋变革与社会转型162

一、海外学者的观点162

二、中国学者对唐宋变革的基本看法166

三、对唐宋变革学说的评价1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