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278071.jpg)
- 周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874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1.2 计算机网络概述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4
1.2.2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4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5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6
1.4.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4.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6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在我国的现状8
1.5.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8
1.5.2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现状9
1.6 小结11
习题112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1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4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14
2.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5
2.1.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15
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16
2.1.5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16
2.1.6 通信方式17
2.2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17
2.2.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18
2.2.2 双绞线18
2.2.3 同轴电缆19
2.2.4 光纤21
2.2.5 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的性能比较22
2.3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22
2.3.1 电磁波谱22
2.3.2 无线通信23
2.3.3 微波通信24
2.3.4 卫星通信25
2.4 数据交换技术25
2.4.1 电路交换26
2.4.2 存储转发交换27
2.5 数据传输技术29
2.5.1 基带传输技术29
2.5.2 频带传输技术29
2.5.3 多路复用技术31
2.6 数据编码技术33
2.6.1 数据编码的类型33
2.6.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33
2.6.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34
2.6.4 脉冲编码调制35
2.7 差错控制技术36
2.7.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36
2.7.2 差错的控制37
2.8 小结39
习题240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43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43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43
3.1.2 网络协议的概念43
3.1.3 网络协议的分层44
3.1.4 其他相关概念46
3.2 OSI参考模型47
3.2.1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47
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48
3.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49
3.3 TCP/IP参考模型50
3.3.1 TCP/IP概述50
3.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51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52
3.4.1 两种模型的比较52
3.4.2 OSI参考模型的缺点53
3.4.3 TCP/IP参考模型的缺点53
3.4.4 网络参考模型的建议54
3.5 小结54
习题355
第4章 局域网58
4.1 局域网概述58
4.2 局域网的特点及其基本组成59
4.3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60
4.3.1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60
4.3.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61
4.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63
4.4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IEEE 802标准63
4.4.1 局域网参考模型63
4.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64
4.5 局域网组网技术65
4.5.1 传统以太网66
4.5.2 IBM令牌环网69
4.5.3 交换式以太网71
4.6 快速网络技术74
4.6.1 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74
4.6.2 吉比特以太网组网技术76
4.6.3 ATM技术78
4.7 VLAN79
4.7.1 VLAN概述79
4.7.2 VLAN的组网方法80
4.8 WLAN82
4.8.1 WLAN概述82
4.8.2 WLAN的实现83
4.8.3 WLAN组网实例——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84
4.9 小结86
习题487
第5章 广域网接入技术90
5.1 广域网概述90
5.2 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91
5.2.1 数字数据网(DDN)91
5.2.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93
5.2.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95
5.2.4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96
5.2.5 帧中继(Frame Relay)97
5.2.6 数字用户线路xDSL99
5.2.7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101
5.3 小结102
习题5103
第6章 网络互连技术106
6.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106
6.1.1 网络互连概述106
6.1.2 网络互连的要求107
6.2 网络互连的类型和层次107
6.2.1 网络互连的类型107
6.2.2 网络互连的层次108
6.3 典型网络互连设备109
6.3.1 中继器109
6.3.2 网桥110
6.3.3 网关112
6.3.4 路由器113
6.4 路由协议115
6.4.1 路由信息协议(RIP)116
6.4.2 内部路由协议(OSPF)117
6.4.3 外部路由协议(BGP)117
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18
6.5.1 路由器的接口118
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121
6.6 小结124
习题6125
第7章 网络设计与结构化布线128
7.1 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28
7.1.1 网络应用需求分析128
7.1.2 系统设计与设备的选择129
7.1.3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30
7.1.4 系统的试运行130
7.1.5 系统的评价131
7.2 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131
7.2.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131
7.2.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134
7.3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实例139
7.4 小结140
习题7141
第8章 Internet基础知识143
8.1 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143
8.1.1 ARPANET的诞生143
8.1.2 NSFNET的建立144
8.1.3 全球范围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144
8.2 Internet概述144
8.2.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144
8.2.2 Internet的特点145
8.3 Internet的主要功能与服务145
8.3.1 Internet的主要功能145
8.3.2 Internet的主要服务146
8.4 Internet的结构150
8.4.1 Internet的物理结构150
8.4.2 Internet协议结构与TCP/IP150
8.4.3 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153
8.5 Internet地址结构154
8.5.1 IP地址概述154
8.5.2 IP地址的组成与分类154
8.5.3 特殊类型的IP地址156
8.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156
8.6 子网和子网掩码158
8.6.1 子网158
8.6.2 子网掩码158
8.6.3 A类、B类、C类IP地址的标准子网掩码159
8.6.4 子网掩码的确定159
8.7 域名系统159
8.7.1 域名系统的层次命名机构160
8.7.2 域名的表示方式161
8.7.3 域名服务器和域名的解析过程161
8.8 Internet的接入方式162
8.8.1 ISP162
8.8.2 电话拨号接入Internet163
8.8.3 局域网接入Internet164
8.9 小结164
习题8165
第9章 Internet的应用168
9.1 Internet应用于家庭168
9.1.1 家庭用户连入Internet168
9.1.2 使用浏览器浏览Internet172
9.1.3 家庭娱乐178
9.2 Internet应用于电子商务179
9.2.1 电子商务及其起源179
9.2.2 电子商务的特点181
9.2.3 电子商务的内容181
9.3 Internet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182
9.4 Internet应用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183
9.5 小结184
习题9185
第10章 网络操作系统188
10.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88
10.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88
10.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190
10.1.3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191
10.2 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统192
10.2.1 Windows NT Server的发展192
10.2.2 Windows NT Server的特点192
10.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193
10.3.1 Windows 2000 Server简介193
10.3.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点194
10.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195
10.4.1 Windows Server 2003简介195
10.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特点196
10.5 NetWare操作系统198
10.5.1 NetWare操作系统的发展与组成198
10.5.2 NetWare操作系统的特点199
10.6 UNIX操作系统202
10.6.1 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202
10.6.2 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202
10.7 Linux操作系统203
10.7.1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203
10.7.2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204
10.8 小结205
习题10205
第11章 网络安全208
11.1 网络安全的现状与重要性208
11.2 防火墙技术210
11.2.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210
11.2.2 防火墙的主要类型211
11.2.3 防火墙的主要产品214
11.3 网络加密技术215
11.3.1 网络加密的主要方式216
11.3.2 网络加密算法217
11.4 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222
11.4.1 电子商务安全的现状222
11.4.2 数字证书223
11.4.3 数字签名224
11.5 入侵检测技术225
11.5.1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226
11.5.2 入侵检测的分类226
11.6 网络防病毒技术227
11.6.1 计算机病毒228
11.6.2 网络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网络病毒的主要原因231
11.6.3 网络防病毒软件的应用232
11.6.4 网络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233
11.7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233
11.7.1 网络加密技术的发展前景233
11.7.2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235
11.7.3 IDS的应用前景235
11.8 小结236
习题11237
第12章 网络管理240
12.1 网络管理概述240
12.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40
12.1.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241
12.2 网络管理的功能242
12.3 MIB243
12.3.1 MIB的结构形式243
12.3.2 MIB的访问方式244
12.4 SNMP244
12.4.1 SNMP的发展244
12.4.2 SNMP的设计目标245
12.4.3 SNMP的工作机制246
12.5 网络管理工具247
12.5.1 HP Open View248
12.5.2 IBM TME 10 NetView248
12.5.3 Cisco Works 2000249
12.5.4 3Com Transcend250
12.6 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250
12.7 小结252
习题12253
第13章 网络实验255
13.1 实验1 理解网络的基本要素255
13.2 实验2 双绞线的制作与应用260
13.3 实验3 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264
13.4 实验4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267
13.5 实验5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网272
13.6 实验6 WWW服务277
13.7 实验7 使用电子邮件278
13.8 实验8 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86
13.9 实验9 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93
参考文献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