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共犯的二重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世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98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同案犯-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共犯的二重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内容摘要1
引言1
第一章 共犯属性论争述评7
第一节 共犯属性论争概述7
一、共犯从属性说8
二、共犯独立性说9
三、教唆犯(共犯)二重性说10
第二节 共犯属性论争评析13
一、“共犯从属性说”的评析13
二、“共犯独立性说”的评析15
三、“教唆犯(共犯)二重性说”的评析16
小结17
第二章 “共犯二重性”新解19
第一节 行为本质特征的重新揭示19
一、研究刑法中行为的方法论概述19
二、现有行为理论概述24
(一)因果行为论(“自然行为论”)25
(二)目的行为论26
(三)社会行为论26
(四)人格行为论27
(五)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代表性的行为概念27
(六)我国“刑法中的行为”之通说28
三、对现有行为理论的理性批判29
(一)对“因果行为论”的批判29
(二)对“目的行为论”的批判30
(三)对“社会行为论”的批判31
(四)对“人格行为论”的批判32
(五)对“控制原则”的批判33
(六)对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中行为概念的批判35
四、“刑法中行为”的新认识37
五、行为概念的应有功能以及对本文行为概念的评析45
(一)行为概念的应有功能45
(二)对本文行为概念的评析49
第二节 共犯行为的重新诠释53
一、共同犯罪行为之间互为条件53
二、共同犯罪行为之间相互独立54
第三节 “共犯二重性”的全新厘定58
小结61
第三章 共犯的定罪根据63
第一节 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的述评63
一、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概述65
(一)责任共犯说65
(二)惹起说(又称“引起说”或者“因果共犯说”)65
(三)不法共犯说66
(四)Roxin的学说66
(五)“结果关连不法共犯说”(Jakobs的学说)67
二、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评析68
第二节 主观罪过与犯罪构成关系简论70
一、我国犯罪构成各要件辩证关系简论70
(一)犯罪构成各要件之间互为前提73
(二)犯罪构成各要件之间存在相互包含和转化的关系80
二、主观罪过是犯罪构成的核心,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84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主观罪过的具体内容是定罪的唯一根据8
一、共犯定罪根据之具体分析87
二、共犯主观罪过的具体内容89
(一)共犯故意中的“认识因素”90
(二)共犯故意中的“意志因素”92
三、主张“主观罪过是共同犯罪人定罪的唯一根据”的积极意义95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偏离99
小结103
第四章 对“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与“单一行为人体系”的述评105
第一节 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理论论争述评105
一、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理论论争概述105
(一)客观理论107
(二)主观理论108
(三)综合理论(主客观相结合理论)109
(四)以构成要件为基础,存在着“限制的正犯概念”和“扩张的正犯概念”之间的争论110
(五)行为支配理论(犯罪事实支配理论)111
二、对以上诸说的评析115
(一)客观理论的评析115
(二)主观理论的评析118
(三)综合理论的评析119
(四)“限制正犯概念”(扩张的共犯论)和“扩张正犯概念”(限制的共犯论)的评析121
(五)对“行为支配理论”的评析122
三、本文立场124
第二节 单一行为人体系理论述评126
一、单一行为人体系的理论概述126
(一)形式的单一行为人结构(体系)127
(二)功能性的单一行为人架构127
(三)减缩的单一行为人架构129
二、对单一行为人体系相关理论的评析129
小结134
第五章 现有共同犯罪理论中疑难问肠的述评与新解137
第一节 不作为犯的共犯137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140
一、共谋共同正犯概述140
二、理论之争述评141
(一)理论之争概述141
(二)对上述诸学说的评析148
(三)“共谋共同正犯”罪责根据的解析152
第三节 继承的共同正犯155
一、“继承的共犯”成立条件及范围的理论之争155
(一)肯定说(亦称“积极说”)156
(二)否定说(亦称“消极说”)158
二、继承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及其罪责160
(一)继承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160
(二)继承共同正犯的处罚根据163
三、“继承共同正犯”与罪数形态(一罪)关系简论164
第四节 片面共犯169
第五节 同时犯177
第六节 结果(情节)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2
一、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2
二、情节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5
小结189
第六章 共同犯罪的量刑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190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190
第二节 国内外共同犯罪人分类观点述评192
一、国外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观点论争192
(一)争点概述192
(二)正犯、实行犯、主犯之间,的关系193
(三)对国外刑法中共同犯罪人分类方法的评析199
二、我国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人分类的述评201
三、本文主张的共同犯罪人分类206
(一)“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之刑事责任206
(二)“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之刑事责任208
小结210
第七章 共同犯罪与身份211
第一节 个人特征简论211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中“身份犯”的处理原则214
小结223
第八章 共同犯罪中止225
第一节 世界各国犯罪中止立法模式概述225
第二节 世界各国犯罪中止处罚根据论争及其评析228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根据及原则234
一、日本通说关于共同犯罪中止处罚根据及原则的概述234
二、日本通说的评述及本文主张236
(一)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根据236
(二)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239
第四节 共犯关系脱离243
小结249
第九章 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立法趁议(代全文总结)250
主要参考文献252
我们这一代人—代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