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生态学导论
  • 盛连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645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环境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和发展1

一、生态圈1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5

三、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及学科发展11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与学科任务15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15

二、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16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18

一、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18

二、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23

三、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26

四、环境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26

五、环境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27

思考题28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30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30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30

二、生物多样性35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假说39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43

一、环境的概念43

二、环境的类型44

三、环境因子的分类44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45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45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50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53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58

五、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61

六、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64

思考题70

参考文献70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73

第一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73

一、分子74

二、基因74

三、细胞74

四、组织与器官75

五、个体75

六、种群76

七、生物群落76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77

一、种群概念及其基本特征77

二、种群的增长及其数量变动78

三、种群调节理论88

第三节 种群关系91

一、种内关系91

二、种间关系94

三、种群的遗传与生活史对策102

四、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107

第四节 生物群落及其动态109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109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112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116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119

五、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因素126

第五节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128

一、群落的分类128

二、群落的排序及应用131

思考题136

参考文献136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3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139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139

二、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142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44

四、生态系统的空间和时间结构14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48

一、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149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52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55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65

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169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71

一、基本原理171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应用172

第四节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175

一、世界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175

二、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179

思考题190

参考文献190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192

第一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192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192

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发展193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196

一、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196

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196

三、调节气候196

四、减缓灾害197

五、维持土壤功能197

六、传粉播种198

七、控制有害生物199

八、净化环境199

九、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节200

十、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201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201

一、环境经济学与资源价值201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202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203

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209

第四节 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218

一、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218

二、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220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实例221

思考题224

参考文献224

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227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227

一、景观及景观生态学227

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28

三、景观生态学中常用基本术语及定义229

四、斑块230

五、廊道233

六、基质234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几个重要理论235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235

二、复合种群理论238

三、渗透理论239

四、等级理论241

第三节 自然景观变化特征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243

一、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243

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及影响246

三、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249

第四节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253

一、干扰及其特征254

二、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258

三、干扰的生态学意义259

思考题262

参考文献262

第七章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265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265

一、污染物与毒物265

二、环境污染物的毒害过程和毒作用时相266

三、主要环境污染物及其环境毒理学效应268

四、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273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277

一、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277

二、污染物的生物转化279

三、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放大281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283

一、环境污染物的毒性283

二、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285

三、环境污染物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288

第四节 生态监测与评价292

一、生态监测293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97

三、生态风险评价302

思考题305

参考文献305

第八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307

第一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307

一、受损生态系统的含义307

二、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308

三、受损伤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的变化机制和基本规律310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312

一、恢复生态学及其学科任务312

二、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314

三、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17

第三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320

一、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320

二、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323

三、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325

四、受损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330

五、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332

六、工业废弃地的修复335

第四节 生态工程与生态修复337

一、生态工程的定义338

二、生态工程设计的生态学理论338

三、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341

四、湿地生态工程与水质净化342

五、生态工程与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345

思考题347

参考文献347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350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基本原则350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及管理内容350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十大基本原则及其内涵35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及途径355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355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357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技术358

第三节 生态规划366

一、生态规划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366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368

三、生态规划的模式和主要类型369

四、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371

五、生态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377

思考题381

参考文献381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38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384

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384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89

第二节 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93

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393

二、人类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转变396

三、发展循环经济400

四、生态建设402

五、科技文明观405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进展407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408

二、世界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412

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415

思考题417

参考文献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