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孔学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孔学述论
  • 韩星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34398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儒家-哲学思想-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孔学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孔子的思想与人格1

第一章 孔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担当意识1

一、对道的自觉与对道统的承传1

二、对学术的自觉与对学统的开创5

三、政治的意识与对政统的开创7

四、孔子与教统的形成和现代转换10

第二章 孔子的思想体系14

一、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14

二、孔子之谓集大成15

三、道、德、天(命)、性与天道层面22

四、仁、礼、中庸层面27

第三章 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35

一、孔子教育教学思想是以成人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5

二、孔子教育教学思想中的平等意识38

三、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40

四、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的启发式42

五、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的现代价值45

第四章 孔子的祭祀观念及其人文精神47

一、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精神的转换47

二、对鬼神的看法49

三、重人事轻鬼神51

四、心理情志的人道反省53

五、报本反始的道德教化54

六、崇德报功的人文意蕴56

七、亲亲尊尊的伦理秩序57

八、丧祭之礼的仁爱精神59

第五章 孔子的中和之道与君子人格60

一、儒家中和之道的思想渊源60

二、孔子的中庸与中和62

三、孔子论人格的层级性与君子人格65

四、中和之道在君子人格建树中的多样68

化体现68

五、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77

第六章 超凡入圣:孔子的人格境界79

一、即凡而圣、超凡入圣、人格境界79

二、儒家人格层次的划分80

三、圣人、凡人与西方基督教的上帝、教主的比较81

四、孔子是怎样超凡入圣的83

五、后人对孔子圣人人格的承认和争议90

第二编 孔子思想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95

绪论95

第一章 世纪之交思想交锋中的孔子96

一、中体西用96

二、康梁维新派98

三、顽固派100

四、革命派的订孔与排孔101

五、国粹派102

第二章 清末民初围绕孔教问题的争论103

一、废止读经与孔教运动103

二、康有为、陈焕章孔教思想105

三、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态度108

四、围绕孔教问题的争论109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同声音111

一、新文化运动批孔思潮111

二、辜鸿铭与“新传统主义”117

三、学衡派119

四、甲寅派120

五、早期马克思主义派121

六、自由主义西化派123

七、东方文化派125

第四章 三、四十年代国共分立与现代新儒家崛起127

一、国共两党关于孔子儒学的意识形态之争127

二、蒋介石与毛泽东134

三、中国文化本位派137

四、第一代现代新儒家138

五、全盘西化论144

六、新启蒙运动145

七、“古史辨”派146

第五章 孔子儒学在海外147

一、海外新儒家147

二、海外自由主义西化思潮152

三、国民党在台湾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153

四、海外华人孔教思想与活动154

第六章 1949年以后孔子思想在中国大陆的曲折命运156

一、“文革”前十七年关于孔子儒学的研究和争论156

二、“批林批孔”运动159

三、拨乱反正重评孔子165

四、大陆80年代自由主义西化思潮169

五、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论170

六、20世纪90年代后大陆的儒学研究171

七、大陆儒学复兴思潮173

八、和合学的文化战略论176

第三编 孔子儒学的当代价值178

第一章 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178

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危机178

二、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179

三、“五四”以来批孔批儒的反思183

四、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185

第二章 孔子儒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188

一、精神、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188

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90

三、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194

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197

第三章 三纲六伦:反思与转换199

一、问题的提出199

二、“三纲”的历史演变199

三、六伦的基本蕴涵203

四、三纲六伦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207

第四章 忠恕之道与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211

一、忠恕之道的诠释211

二、忠恕之道作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218

三、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