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隔”与“不隔”的循环 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隔”与“不隔”的循环 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261121.jpg)
- 于德英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97875327468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钱钟书(1910~1998)-翻译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隔”与“不隔”的循环 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通人”钱锺书的生平、主要著作与翻译成就简介3
第二节 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22
第二章 “化境”论溯源29
第一节 “化境”论的哲学美学渊源32
第二节 “化境”论提出的译论背景42
2.2.1“化境”论与“译即通”、“失本成译”43
2.2.2“化境”论与“信、达、雅”45
2.2.3“化境”论与文学翻译“神韵”、“气韵”、“神似”论49
第三节 “化境”论与“打通”思想56
2.3.1钱锺书“打通”思想的背景与基本内涵56
2.3.2“化境”论与“打通”:在异同间寻求不隔62
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起点:文学文本的生成71
第一节 多义性、隐喻性的诗意语言观:文学文本意义的开放性76
第二节 作者与文学文本:作者意图的不确定性88
第三节 文学文本生成的互文性特征:原作和作者权威的消解96
第四节 文学文本与世界:想象造境与文本的自足性108
第五节 钱锺书文学文本生成观对“化境”论翻译观的启示117
第四章 文学翻译的过程:诗意跨越时空之旅125
第一节 文学翻译过程概述128
第二节 钱锺书的文本理解观:居中阐释136
4.2.1“阐释的循环”在西方:主客对立中多样化阐释的可能138
4.2.2中国的阐释传统:居中性142
4.2.3钱锺书“阐释的循环”:探求文本之“志”与阐释的多样化146
4.2.4文学文本的阐释:义主于一而亦可游移151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过程:主体间性关系中的审美创造155
4.3.1“理想”阐释者/译者的历史性视域157
4.3.2“人心之通天”:他我交融的主体间性对话与审美创造162
4.3.3主体间性翻译过程论中的翻译策略:厥中172
第五章 译文的生命183
第一节 “讹”“化”相生与译文的生命185
5.1.1“化境”论:“讹”“化”相生186
5.1.2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讹”:译文生命的诞生190
5.1.2.1“讹”之于文学文本的理解:一切理解都是“误解”191
5.1.2.2“讹”之于译文的生成:另一种形式的写作196
5.1.3译文与原文: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199
第二节 译文作为“媒”与“诱”:通往与原文“不隔”的途中204
第三节 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游历217
第六章 结论:“化境”论的当代意义与理论反思231
第一节 中西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诗化转向234
第二节 “化境”论与西方译论的对话242
6.2.1“象思维”视域中的中国译论特征242
6.2.2“化境”论与西方译论:诗与思的对话245
6.2.2.1“化境”论之动态的、整体的、和谐的圆融性特征246
6.2.2.2西方译论形态之分割的、对抗的线性特征251
参考文献260
后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