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宪法通论
  • 王月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78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宪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宪法的原理3

第一章 宪法概述3

第一节 宪法词源3

一、古代宪法的涵义3

二、近代宪法的涵义5

三、现代宪法的涵义6

第二节 宪法的涵义7

一、宪法的含义7

二、宪法的特征15

三、宪法的实质18

四、宪法的定义24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和结构26

一、宪法的分类26

二、宪法的结构30

第四节 宪法规范33

一、宪法关系33

二、宪法规范的种类34

三、宪法规范的特点37

四、宪法规范的效力39

第五节 宪法渊源42

一、宪法渊源的种类42

二、我国的宪法渊源48

第六节 宪法的价值、功能和作用50

一、宪法价值50

二、宪法功能53

三、宪法作用56

第二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宪政理论61

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概述61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62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功能63

第二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65

一、人民主权原则65

二、基本人权原则68

三、法治原则72

四、权力制约原则76

第三节 宪政制度及其理论83

一、宪政的含义83

二、宪政的基本要素84

三、宪政的价值目标87

四、宪法与宪政的关系90

五、我国当前宪政建设的条件92

第三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94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94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94

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96

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发展98

四、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101

第二节 近代中国宪法产生和发展史102

一、从清末、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国民党的伪宪103

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106

三、革命根据地的制宪活动107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历程108

一、《共同纲领》108

二、1954年宪法109

三、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109

四、1982年宪法111

第二篇 宪法的施行121

第四章 宪法的运行121

第一节 宪法制定121

一、制宪权122

二、宪法制定的程序124

第二节 宪法修改125

一、修宪权126

二、宪法修改的原因127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129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131

五、宪法修改的限制133

第三节 宪法解释134

一、释宪权和宪法解释体制135

二、宪法解释的类型136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138

四、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139

第五章 违宪审查141

第一节 违宪审查概述141

一、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的含义141

二、违宪审查的含义142

三、违宪审查的功能146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违宪审查制度148

一、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148

二、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149

三、专门机关违宪审查模式151

四、其他形式155

第三节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156

一、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156

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162

第四节 我国违宪审查的实践165

一、宪法司法适用问题165

二、启动违宪审查的实践171

第三篇 公民的权利177

第六章 人权与基本权利概述177

第一节 公民、国民、人民概念辨析177

一、公民与国民概述177

二、国籍179

三、人民的含义181

第二节 人权、公民权、基本权利183

一、人权和公民权183

二、人权的历史发展184

三、基本权利192

第三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195

一、公民权利自由的广泛性195

二、公民权利义务的平等性195

三、公民权利义务的现实性196

四、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196

第七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98

第一节 平等原则和平等权198

一、平等、平等权和平等原则199

二、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内容200

三、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00

第二节 自由权203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203

二、人身自由207

三、宗教信仰自由209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权214

一、经济权利215

二、文化教育权217

第四节 监督权226

一、监督权的含义226

二、监督权的内容228

第五节 特定人的权利229

一、妇女的权利229

二、残疾人的权利230

三、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益231

四、外国人的合法权利231

第六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232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33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234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236

四、依法服兵役237

五、依法纳税237

六、其他宪法规定的义务238

第四篇 国家的制度241

第八章 国家性质的理论与实践241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241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243

二、人民民主专政248

第二节 经济制度249

一、经济制度概述249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的内容251

第三节 文化制度260

一、文化制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261

第四节 文明社会建设263

一、政治文明建设263

二、和谐社会建设267

第五节 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268

一、政党与宪法的关系268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271

三、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274

第九章 国家形式的理论与实践277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277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277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278

三、国体和政体的关系28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28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284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比较285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287

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8

第三节 选举制度291

一、选举制度的含义291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293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294

四、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序298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303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303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303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306

四、行政区划308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述310

二、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13

第六节 特别行政区316

一、特别行政区法律地位317

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320

三、特别行政区经济制度325

第七节 国家标志325

一、国旗325

二、国歌327

三、国徽328

四、首都330

第十章 国家机构概述331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涵义331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和特征331

二、决定国家机构设置的因素333

第二节 国家机构的类型334

一、代议机关概述334

二、国家元首340

三、行政机关343

四、司法机关346

第三节 新中国国家机构的历史沿革351

一、新中国建立至1954年351

二、1954年宪法到1975年宪法353

三、1975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颁布前355

四、1982年宪法颁布至今356

第四节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357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357

二、法治原则358

三、责任制原则359

四、精简、效率原则361

五、为人民服务原则362

第十一章 我国的国家机构364

第一节 我国的权力机关364

一、最高权力机关地位和组成364

二、最高权力机关的职权366

三、地方权力机关的地位和组成371

四、地方权力机关的职权374

五、权力机关的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376

六、我国权力机关的相关机构383

七、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387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元首391

一、我国元首制度的历史沿革39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和地位3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产生和任期39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393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机关394

一、行政机关的性质和地位394

二、行政机关的组成和任期395

三、行政机关的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397

四、行政机关的职权399

第四节 我国的军事机关401

一、军事机关概述401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403

第五节 我国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405

一、人民法院405

二、人民检察院412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关系419

第六节 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20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420

二、居民委员会424

三、村民委员会427

主要参考文献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