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社会史 帝国主义研究视阈中的科学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技术社会史 帝国主义研究视阈中的科学技术
  • 梁波,陈凡,包国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1545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世界;帝国主义-经济扩张-殖民地-历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社会史 帝国主义研究视阈中的科学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篇3

1西方科学的传播&[美国]乔治·巴萨拉([新加坡]付颖达Lawrence Y.FU译)3

1.1模型3

1.2殖民地科学8

1.3独立科学传统12

1.4结论16

2帝国主义与科学&[巴基斯坦]M.阿尼斯·阿拉姆(张妍译)22

2.1科学家的社会功能24

2.2科学与工业化24

2.3帝国主义兴起25

2.4不发达国家的科学26

2.5利益分配27

2.6科学农业与第三世界28

3科学与帝国主义&[美国]路易斯·佩尔森(李勇译)32

3.1西方传统的扩张32

3.2殖民地的研究和博物馆33

3.3研究是如何确定的33

3.4布洛克传统34

3.5问题和批评35

3.6科学与西方扩张的关系35

3.7谁是科学家36

3.8殖民地的科学37

3.9帝国主义的策略38

3.10文明使命的向量39

4科学与帝国主义&[英国]保罗·帕拉蒂诺 迈克尔·沃伯斯(葛勇义译)43

4.1“精密”科学44

4.2帝国主义的本质46

4.3城市与边缘地区48

4.4科学与政治权力49

4.5结论50

5文化帝国主义与精密科学再评价&[美国]路易斯·佩尔森(陈玉林译)56

6殖民地科学的展开&[日本]加藤茂生(潘平,包国光译)63

6.1科学与帝国主义:路易斯·佩尔森的方法63

6.2殖民地研究中的科学史64

6.3殖民地圈中的科学演变65

7殖民地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日本]加藤茂生(金英,包国光译)72

7.1导言72

7.2关于扩散论的研究73

7.3关于文化触变论的研究74

7.4关于从属论的研究76

7.5关于帝国主义论的研究77

7.6关于四种研究方法的对比考察78

8试论“殖民地科学”&梁波,陈凡82

8.1国外“殖民地科学”研究概述82

82“殖民地科学”的特征、方法与演变84

8.3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发展86

8.4殖民地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88

9国外关于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之述评&梁波,陈凡,冯炜91

9.1技术与帝国主义的早期研究91

9.2希德里克的“技术与帝国的扩张”思想91

9.3佩尔森的“科学帝国主义”思想92

9.4日本的“殖民地科学”研究93

10开创“科学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新领域&[日本]塚原东吾(梁波译)96

10.1导言96

10.2关于“非西方科学史”视线的转换97

10.3把科学技术从欧洲扩散的角度作为问题研究102

10.4兰学、忧国以及欧洲“先生”105

10.5幕府末期的技术论:关于“夷术”108

10.6跋:展望“科学与帝国主义”前景111

11“帝国主义”概念的变种——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梁波,冯炜,陈凡115

11.1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经典论述115

11.2列宁关于“技术与帝国主义”的论述116

11.3帝国主义概念的变种117

11.4文化帝国主义118

11.5“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帝国主义”概念的新发展119

12西方科学史家与帝国主义时代的东方科学&[美国]路易斯·佩尔森(于洪波译)121

12.1文化帝国主义与东方主义121

12.2萨顿与东方科学125

12.3萨顿与伊斯兰科学128

12.4萨顿与李约瑟132

12.5《自然与帝国》中的科学与殖民主义133

12.6结论139

分论篇149

13日本“殖民地科学”研究述评&梁波,陈凡149

13.1关于日本在中国的“殖民地科学”研究150

13.2关于日本在朝鲜的“殖民地科学”研究152

13.3其他“殖民地科学”研究154

14日本在中国的殖民科研机构——“满铁中央试验所”&梁波,陈凡158

14.1“满铁中央试验所”设立的社会历史背景158

14.2“满铁中央试验所”的成立和发展159

14.3“满铁中央试验所”的主要研究项目及成果162

15伪满科技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初探&王前,唐丽,王艳红165

15.1“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的科技教育状况165

15.2“九一八”事变后伪满的科技教育168

15.3结论169

16中国的“殖民地科学”研究&梁波172

16.1导言172

16.2科学技术史学的研究172

16.3相关学科的探讨174

16.4结论174

17满铁地质调查所&梁波,冯炜176

17.1设立与沿革176

17.2科研管理177

17.3主要研究活动178

17.4结论182

18日本在中国的殖民科研机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梁波,陈凡184

18.1漫长的筹备过程184

18.2从“纯粹学术研究”到侵华工具的转变186

18.3人员、学科建设与主要研究活动188

18.4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本土科学家190

18.5中日双方人员的民间交往192

19侵华日军的人体实验及其对当代医学伦理的挑战&[新西兰]聂精保 [日本]土屋贵志 李伦(陈学谦 李霁译)195

19.1导言195

19.2被遗忘的医学暴行195

19.3对医学伦理的挑战198

19.4结论200

20 “日氮”的技术与殖民主义&[日本]木本忠昭 加藤邦兴(姜波译)204

20.1导言204

20.2日氮与日本兴业银行204

20.3朝鲜统治政策的展开207

20.4朝氮兴南工厂的地位209

20.5日氮公司(朝鲜水电)的电力开发方式213

20.6兴南工厂的技术和劳动者的状况215

21京城帝国大学与科学&[日本]冈本拓司(金钟哲译)219

21.1导言219

21.2京城帝国大学——从设立到二战结束220

21.3京城帝国大学的研究活动227

21.4结论229

22王道与霸道抗争的医学——20世纪30年代朝鲜的东西医学论者&[日本]慎苍健(宋柏林译)232

22.1导言232

22.2东西医学论战的背景和焦点235

22.3赵宪泳的学术思想241

22.4结论249

23印度殖民地科学的模式&[印度]德帕克·库马(冉鸿燕译)255

24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科学与现代性&[加拿大]查希尔·巴伯(付颖达译)262

25帕劳热带生物研究所——从诞生到终结&[日本]坂野彻(吴琼译)279

25.1导言279

25.2帕劳热带生物研究所的诞生281

25.3研究活动284

25.4“南进论”与帕劳热带生物研究所288

25.4结论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