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 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 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
  • 陈泽环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418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道德社会学-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 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大学》和《政治自由主义》之间1

导论 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1

第一节 立足传统的道德根基1

第二节 传承民族的主体价值5

第三节 确立共同的伦理背景8

第一篇 道德结构论17

第一章 道德维度、道德结构和道德价值17

第一节 道德问题的重大维度17

第二节 道德结构的基本要素20

第三节 道德价值的核心原则23

第二章 道德结构及其基本要素27

第一节 底线伦理27

第二节 共同信念31

第三节 终极关怀35

第三章 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41

第一节 麦金太尔的“美德—传统共识论”41

第二节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46

第三节 转型社会中的共同信念50

第四章 分离基础上的互补57

第一节 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57

第二节“轴心原则”的分裂和互补60

第三节 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分离及对应62

第四节 作为个人伦理的终极关怀64

第五章 根基和多元互动中的终极关怀68

第一节 终极关怀的文化根基性68

第二节 传承整体性的终极关怀72

第三节 拓展个体性的终极关怀76

第二篇 伦理学类型论85

第六章 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85

第一节 古代的幸福论和现代的义务论85

第二节 客观的宇宙论论证和主观的人类学论证88

第三节 最高的价值是不可论证的91

第四节 从道德程序到道德结构的转变94

第七章 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98

第一节 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学98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学101

第三节 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学105

第八章 应用伦理学视野中的“人权”110

第一节 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110

第二节 人权的中国文化背景115

第三节 中国经济伦理学中的人权119

第九章 政治伦理学与阶层变迁124

第一节 政治伦理学的维度125

第二节 政治伦理学的主题128

第三节“十大阶层”和政治伦理学131

第四节 建构政治伦理学的路径134

第十章 发展中国伦理学的基本类型139

第一节 西方伦理学的类型区分139

第二节 中国伦理学的主题演变142

第三节 中国伦理学的类型选择146

第四节 规范论、应用伦理学和德性论149

第三篇 应用伦理论157

第十一章 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157

第一节 三种值得重视的代表性观点157

第二节 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核心问题161

第三节 基本价值观和程序方法论的统一164

第十二章 应用伦理学和当代社会道德结构169

第一节 商谈程序、基本价值和终极规范169

第二节 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172

第三节 应用伦理学和次终极价值175

第十三章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学派论争179

第一节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主要学派179

第二节 德国经济伦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论争182

第三节 德国经济伦理学学派论争的意义186

第十四章 公民自由权利还是国家发展战略192

第一节 德国的公民自由权利论证192

第二节 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论证195

第三节 公民权利和国家战略之间199

第十五章 比较经济伦理学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205

第一节 美国自由企业的社会责任205

第二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责任208

第三节 中国转型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212

第四篇 人生哲学论219

第十六章 真理·正义·自由——爱因斯坦的人生观219

第一节 为知识而追求知识219

第二节 几乎狂热地酷爱正义221

第三节 要求个人独立223

第四节 诙谐幽默的心情226

第十七章 崇高·完整·深刻——施韦泽的伟大人格230

第一节 一个充满爱心的人230

第二节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233

第三节 一个思想深刻的人237

第十八章 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的“人生论”242

第一节 大生命与小生命242

第二节 心世界与物世界245

第三节 天与人、自然与文化248

第十九章 追求自由与善——冯契伦理思想初探253

第一节 转识成智:道德哲学基础的奠定253

第二节 自由劳动: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石257

第三节 自觉自愿:道德行为特征的确认260

第二十章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张世英的伦理观266

第一节 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266

第二节“主客二分”和“万物一体”作为人与世界的两种关系269

第三节 把道德意识建立在万物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之上273

第四节 哲学家应按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276

结语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281

第一节 伦理学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281

第二节 强化职能精英的道德责任284

第三节 价值、权利和义务、美德287

第四节 全球伦理的真谛——尊重和宽容290

参考文献294

后记 中德文化之间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