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连市志 民俗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连市志 民俗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129264.jpg)
- 王佩平主编;王万涛册主编;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92395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大连市-地方志;风俗习惯-概况-大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连市志 民俗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生产习俗1
第一节 农家习俗1
一、生产风俗1
二、农耕信仰习俗4
三、农闲游乐习俗6
四、传统农具7
五、农家禁忌10
第二节 渔业习俗11
一、出海祭祀12
二、渔船对联12
三、定期祭祀12
四、渔民互救12
五、正月十三放海灯12
六、鸣锣惊鱼13
七、渔眼13
八、洒酒祭海13
九、渔工分红13
十、渔家禁忌14
十一、渔诀、渔谚、渔谣、渔号15
第三节 商贸习俗19
一、开业礼仪19
二、三年学徒20
三、赶集20
四、庙会21
五、店铺22
六、货郎23
七、钱庄23
八、当铺23
九、商家行业标识24
十、行商叫卖器具25
十一、修脚与搓澡25
十二、商贸禁忌26
第四节 工业习俗28
一、学徒28
二、耍手艺29
三、工匠业禁忌30
第五节 环保习俗30
一、保持居住环境整洁30
二、保护水源31
三、保护益虫、益鸟、益兽31
四、保护森林植被32
第二章 生活习俗33
第一节 饮食33
一、主食33
二、副食35
三、其他主、副食38
四、饮料39
五、节庆食品39
第二节 服饰40
一、衣装40
二、头饰42
三、手饰43
四、足饰43
第三节 居住43
一、住房概况43
二、奠基仪式45
三、上梁、封顶仪式45
四、乔迁仪式46
五、建房文书及礼仪47
第四节 出行51
第五节 用品53
一、炊具餐具53
二、家具53
三、床上用品54
第六节 民间医药54
一、医药卫生监管54
二、民间土方治病54
第七节 民间借贷58
附:小常识59
第三章 礼仪习俗60
第一节 婚姻60
一、传统婚礼60
二、新式婚礼67
三、结婚文书70
第二节 生育76
一、怀孕76
二、接产77
三、报喜(达喜)78
四、三朝礼78
五、产房标识及催奶79
六、满月礼79
七、周岁礼79
八、认干亲80
九、成年礼81
十、生养文书81
第三节 寿诞84
一、暖寿84
二、寿诞吉祥物84
三、寿柬85
四、寿宴85
五、寿礼86
六、寿词和信函87
七、寿联88
第四节 人际关系96
一、日常见面礼97
二、待客礼俗99
三、馈赠礼俗100
四、人际相处102
五、交际礼俗103
六、人际交往日常行为禁忌106
第五节 丧葬109
一、传统丧葬礼仪109
二、新式丧葬礼仪114
三、丧事文书115
第六节 做客与集会礼尚往来礼仪127
一、做客与集会着装127
二、言谈礼俗128
三、举止礼节128
四、饮茶习俗129
五、礼尚往来129
第四章 岁时习俗133
第一节 传统节日133
一、春节133
二、元宵节140
三、二月二143
四、清明节143
五、端午节144
六、入伏145
七、乞巧节(七月初七)146
八、中元节(七月十五)146
九、中秋节(八月十五)146
十、重阳节147
十一、十月朔148
十二、冬至148
十三、腊八148
第二节 农时季节149
一、农时节令149
二、二十四节气151
三、农时二十四节的含意153
四、农时二十四节气流传的歌谣154
五、物候154
第三节 民俗历法民间计时155
一、阳历与阴历155
二、民间计时158
第四节 新节日161
一、重要法定节日161
二、重要行业性节日163
第五节 民族(俗)节日165
一、颁金节165
二、开斋节、圣纪节及古尔邦节166
三、佛诞节166
四、西迁节167
第五章 文化娱乐习俗168
第一节 民间歌舞168
一、秧歌舞168
二、旱船168
三、跑驴168
四、推车168
五、灯官169
六、腰鼓169
七、扭秧歌169
八、高跷169
九、四大海170
十、太平鼓170
十一、龙灯舞171
十二、舞狮172
十三、二人转173
十四、老母会174
第二节 民间音乐174
一、民间鼓乐174
二、劳动号子和新民歌174
三、吹卡奏175
四、唢呐175
五、民歌小调175
六、八角鼓176
第三节 民间戏曲177
一、梆子(山西梆子 河北梆子)177
二、评剧177
三、京剧177
四、辽剧178
五、皮影戏179
六、木偶戏179
七、野台戏180
八、讲评词(说书)180
九、东北大鼓180
十、霸王鞭181
第四节 游艺杂艺181
一、耍把式181
二、耍猴181
三、戏园 茶社181
四、乘凉晚会182
五、舞会182
六、放风筝182
七、捏“豇米人”184
第五节 民间曲艺184
第六节 儿童娱乐习俗185
一、跳排186
二、跳绳186
三、踢毽子186
四、打尜186
五、打坑186
六、骑马打仗186
七、下棋187
八、打扑克187
九、跑马城187
十、抓嘎拉哈187
第七节 赶庙会188
一、松山寺188
二、清泉寺(吴姑庙)188
三、永丰寺188
四、胜水寺(观音阁)189
五、凌水寺189
六、永兴寺189
七、仙人洞庙189
八、大连天后宫189
九、响水观190
十、金州天后宫190
十一、瓦房店娘娘宫(天后宫)190
十二、长海县三元宫190
第八节 民间艺术190
一、剪纸190
二、盆景191
三、面塑191
四、根艺192
五、铜艺193
六、微雕193
七、民间楹联(对联)193
第六章 社会习俗195
第一节 移民遗风195
第二节 家庭亲属199
一、家庭199
二、亲属200
三、家世、家风、家教、家法202
四、家产、家长203
五、家庙、家祭、家号、家讳204
第三节 宗族204
第四节 社会组织205
一、村社205
二、村社结构206
第五节 称谓207
一、家庭主要血亲称谓207
二、血缘相近的亲属称谓207
三、宗族称谓208
四、亲属称谓诠释209
五、对自己的谦称211
六、尊称211
七、交友称谓212
八、对老师的称谓212
九、科举称谓212
附一:科举相关内容或称谓213
附二:官场称谓214
十、特定年龄称谓216
十一、名号称谓216
第六节 取名217
一、大连地区取名的基本类型218
二、小名与乳名219
三、单名220
四、起名的民俗取向220
第七章 信仰习俗224
第一节 祖先崇拜224
一、建家庙祭祀224
二、春节请宗谱224
三、忌日或生辰烧纸225
四、修坟立碑225
五、编撰家谱226
第二节 天体大地信仰226
一、对天地的信仰226
二、对日月星辰的信仰227
三、对风雨雷电的信仰227
第三节 海神信仰227
第四节 其他信仰228
一、婚姻神228
二、财神229
三、关圣229
四、医神与护子神230
五、护门神230
六、灶神、火神231
七、麻姑、彭祖、寿神231
八、跳家神232
第八章 积弊陋俗234
第一节 婚俗陋习234
一、一夫多妻234
二、童养媳234
三、早婚234
四、近亲联姻234
五、买卖婚姻235
六、包办婚姻235
七、守寡235
第二节 娼妓与烟毒235
一、烟毒235
二、娼妓237
第三节 封建迷信238
一、算命卜卦238
二、看风水239
三、跳大神239
四、扶乩239
五、祈雨239
六、招魂送邪239
七、跳墙239
八、圆梦240
第四节 赌博240
第五节 其他积弊240
一、缠足240
二、重男轻女241
三、丧事铺张241
四、随地吐痰便溺241
第九章 社会新风242
第一节 新事新办与时俱进242
一、不收彩礼242
二、婚姻介绍所242
三、集体婚礼243
四、旅行结婚243
第二节 殡葬改革243
一、迁坟244
二、火化244
三、祭祀堂244
第三节 敬老爱幼扶弱助残244
一、敬老院 光荣院244
二、退离休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室)245
三、农民养老245
四、关爱弱势群体245
第四节 扶贫济困助人危难246
一、领导干部包干扶贫246
二、先富带后富246
三、亲情助人247
四、舍己救人247
五、收养孤儿247
第五节 尊师重教,重视科学248
第六节 新风新俗选介五十例250
第十章 禁忌风俗267
第一节 人体禁忌267
一、裸露禁忌267
二、骨相禁忌268
三、影相禁忌268
四、唾液禁忌268
五、血液禁忌268
六、发须禁忌269
七、头面禁忌269
八、人体其他禁忌270
第二节 性别禁忌270
一、性分别禁忌270
二、性诱惑禁忌270
第三节 生养禁忌271
第四节 服饰禁忌272
一、颜色忌273
二、衣装材料、款式忌274
第五节 居住禁忌274
一、择地禁忌274
二、择日禁忌275
三、格局禁忌275
四、结构禁忌275
五、材料及建造禁忌276
六、庭院种植禁忌276
七、室内禁忌276
第六节 语言禁忌276
一、称谓禁忌276
二、年龄禁忌277
三、与“死”字讳277
四、倡导吉利话277
五、避讳“性”事277
第七节 婚姻禁忌277
一、择婚禁忌278
二、表婚亲禁忌278
三、婚恋禁忌278
四、婚龄禁忌278
五、生肖禁忌279
六、婚期禁忌279
七、其他禁忌280
第八节 丧葬禁忌280
一、死亡禁忌281
二、成殓禁忌281
三、埋葬禁忌281
四、服丧禁忌282
第九节 回族禁忌习俗282
附:世界部分国家禁忌辑录283
第十一章 新特词汇284
A、B284
C285
D286
E、F287
G288
H290
J291
K292
L293
M295
N296
P、Q、R297
S298
T299
W、X300
Y301
Z302
第十二章 方言俗语304
第一节 语言305
第二节 词汇309
一、称谓309
二、生活 生产309
三、才能 品性310
四、人体 疾病 医疗311
五、服饰 饮食311
六、房屋 器物311
七、动物 植物312
八、时间 节令312
九、天文 地理 气象312
十、满语词语312
十一、粗鄙词语313
十二、方言313
十三、外来语314
十四、民间闲喀314
第十三章 轶闻掌故315
“大连”名称的由来315
青泥洼桥究竟在哪里316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沉船之谜317
一块马蹄金318
丧生旅顺口的俄国画家维列沙金319
徐三怒杀翻译官319
安重根与旅顺日俄监狱320
贪生怕死“赵不打”321
宋老帅及其“一笔虎”321
乾隆皇帝卖人参321
陈家洞322
蛇岛传奇322
圆明和尚怒斥倭寇323
诗赞阎世开笔歌323
响水观龙蟾戏水324
金州保卫战与“曲氏井”325
康有为游响水观326
英雄血染徐家山327
日俄战争中的搬尸队328
乔老爷跪师328
真武神人刘江祠329
新附军屯田及张成碑330
幸存的金州龙王庙331
涂景涛以诗抗俄331
清泉寺中的红五星333
蒸骨三验333
苏继祖墓见闻记334
海洋岛神灯334
海娘娘送灯335
马祖庙335
朝廷大法与僚友私情336
铁匠刺日酋337
第十四章 风物传说338
大连的传说338
棒棰岛340
黑石礁342
星海343
七贤岭345
甘井子的传说346
碧海祠348
毛茔子的由来349
营城子汉墓351
黄龙尾352
羊圈子353
蛇岛355
龙王塘357
万忠墓359
金井锁蛟361
老铁山363
水师营364
牧羊城368
羊头洼370
猪岛、猫牛岛和虎平岛370
百鸟朝凤371
宁海镇妖371
金州不打五更372
觉慧成仙374
康坟山376
鲇鱼湾的由来377
寡妇桥377
樱桃园的传说379
窟窿山与扁担山379
普兰店382
貔子窝382
吴姑城384
龙潭山386
西屏山的传说388
假天子的来历390
庄河的由来391
仙人洞392
九顶梅花山398
来宝沟的传说399
四块石401
将军石与眼子山402
瘦龙岛406
洒酒祭海407
第十五章 民间故事408
龙岛奇观408
意外的药方409
驴的外号叫“杜二”410
皮口兴说话“土”的由来411
盖房上梁挂红的传说412
骗艺413
骗术414
正月十五挂红灯415
烧纸的由来416
娘娘庙上藏头诗417
崔德新买官417
刀笔秀才李寿山418
婆媳吃鱼419
王丕纯书匾420
王礼和和他的管子421
奇妙的情书422
鱼羹的传说423
一饭之恩424
鹌鹑王的故事424
渔眼的由来425
徐赓臣的传说427
大刀会的故事428
喜禅的故事431
金州曲姓人供奉王大人的由来435
隋汝龄著书436
青天大人李秉衡437
父母官的用意442
孝子443
白富顺的故事443
古城神牛448
第十六章 民间歌谣449
出海歌449
行船歌二首449
行船喜歌450
潮汐歌450
节令谚450
九九谣450
海沿好450
大孤山闺女451
上梁喜歌451
新婚扫炕歌453
渔家新婚撒帐歌453
照菱花453
四送郎君453
海恋歌454
佳人叹月454
相思病454
割秋454
绣荷包455
十穷歌455
十富歌455
测雨谣455
过年455
招魂谣456
开光口诀456
天出扫帚星457
盼望457
怕字谣457
酒色财气457
学坏容易学好难457
搬亲458
第十七章 民间谚语459
综合语459
时政类459
事理类460
爱憎类460
修养类461
文艺类462
社交类463
生活类464
生产类465
自然类466
其他类467
附录468
一、三字经468
二、百家姓469
三、民间劝人贤谚470
四、阴阳历之异同辨析475
五、近二百年中西纪年对照表476
编纂始末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