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物理与防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放射物理与防护
  • 王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36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放射医学:物理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放射医学-辐射防护-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物理与防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1

第一节 原子结构1

一、揭示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1

二、玻尔的原子模型4

三、原子核外的电子结构7

第二节 原子核结构9

一、原子核组成9

二、原子核结合能9

三、原子核能级11

四、原子核自旋与核磁矩11

第三节 磁共振12

一、核磁矩在静磁场中的进动12

二、磁共振现象13

三、核自旋弛豫15

第四节 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应用16

一、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16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17

第二章 核转变19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19

一、α衰变19

二、β衰变20

三、γ衰变和内转换21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22

一、衰变规律22

二、衰变平衡24

第三节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制备26

一、放射治疗常用放射性核素及其生产26

二、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及其产生27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28

一、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28

二、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29

第三章 X线的产生31

第一节 X线的发现31

第二节 X线的本质与特性32

一、X线的本质32

二、X线的基本特性33

第三节 X线的产生条件及装置34

一、X线的产生条件34

二、X线的产生装置34

第四节 X线的产生原理35

一、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5

二、两种X线的产生原理36

第五节 X线的量与质42

一、概念及其表示方法42

二、影响X线量与质的因素43

第六节 X线的产生效率45

第七节 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46

一、薄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46

二、厚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47

第四章 X(或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9

第一节 概述49

一、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49

二、射线的衰减50

三、能量转移和吸收52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53

一、光电效应53

二、康普顿效应56

三、电子对效应59

第三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60

一、相干散射60

二、光核作用60

第四节 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61

一、X线引发效应总结61

二、Z和hv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61

三、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62

第五章 X(或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63

第一节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63

一、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63

二、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65

第二节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66

一、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66

二、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68

三、X线的滤过69

第三节 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71

一、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72

二、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72

第四节 X线的临床应用74

一、常规X线摄影技术74

二、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74

三、介入放射技术75

四、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76

五、利用X线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76

第六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78

第一节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78

一、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79

二、照射量80

三、比释动能81

四、吸收剂量82

五、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83

第二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86

一、当量剂量86

二、有效剂量87

三、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89

四、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90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92

第一节 照射量的测量92

一、自由空气电离室(标准电离室)93

二、实用型电离室94

三、电离电荷测量电流95

第二节 吸收剂量的测量95

一、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95

二、电离室测量法96

三、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100

第三节 射线质的测定102

一、400kV以下X线质的测定102

二、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102

三、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103

第四节 医用诊断X线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学评价103

第八章 放射治疗剂量学106

第一节 放射治疗剂量学基本概念106

一、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106

二、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的名词107

三、射线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108

四、射线中心轴上组织空气比110

五、组织最大剂量比111

第二节 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实例112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113

一、辐射源114

二、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114

三、腔内治疗剂量学116

四、组织间治疗剂量学117

第九章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118

第一节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118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119

二、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123

三、皮肤效应123

第二节 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125

一、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125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126

三、环境因素127

第十章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128

第一节 放射防护法规128

第二节 放射防护标准129

一、标准的概念129

二、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制定129

三、ICRP1990年建议书内容介绍130

四、IBSS限值132

五、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内容介绍133

第三节 放射防护标准与法规的贯彻实施136

一、放射工作单位自主管理136

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137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139

第一节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39

一、时间防护139

二、距离防护140

三、屏蔽防护140

第二节 屏蔽材料140

一、对屏蔽材料的要求140

二、常用屏蔽防护材料140

第三节 射线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142

一、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142

二、屏蔽厚度的计算143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150

第一节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150

一、防护原则150

二、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的要求151

三、放射防护设施152

四、医用X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153

五、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154

六、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156

第二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157

一、医用X线治疗机的防护157

二、医用γ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158

三、外照射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159

第三节 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防护160

一、临床核医学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160

二、放射性药物操作的放射防护要求160

三、临床核医学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161

第四节 放射防护监测161

一、场所放射防护监测162

二、个人剂量监测162

第十三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管理165

第一节 放射防护管理机构165

第二节 放射性工作申请许可制度165

一、放射诊疗的设置与批准165

二、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166

第三节 放射防护管理内容168

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及使用168

二、射线防护器材168

三、防护知识培训169

四、职业健康管理170

五、放射事故管理171

六、质量保证172

七、档案管理173

实验一 X线特性的验证174

实验二 X线半价层的测量175

实验三 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177

实验四 透视X线机防护区照射量率的测量178

实验五 X线屏蔽材料铅当量的测量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