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媒体污名 中国滋病新闻作品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出媒体污名 中国滋病新闻作品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129166.jpg)
- 李希光,肖黎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24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出媒体污名 中国滋病新闻作品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2
公共政策与法规2
作品1:医生向艾滋病毁坏的村庄伸出援手2
作品2:艾滋病防治条例直面四大现实问题6
作品3:湖北调查:家园开始“温馨”13
作品4:他们怎么选择公共政策?18
作品5:转变观念破解艾滋病防治难题22
作品6:面对艾滋威胁,我们如何应对?26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28
作品7:追捕凶手——艾滋病疫苗研究新进展28
作品8:艾滋病有望根治?31
作品9:艾滋病:新成果颠覆旧观点34
社会活动37
作品10:“你们不会孤单”37
作品11:让孩子们说41
作品12:86名艾滋孤儿北京会亲人44
作品13:三千名官员的艾滋病答卷49
作品14:湖北尝试艾滋病感染者生产自救互助53
社会问题55
作品15:踏访上蔡文楼村55
作品16:关爱为何成伤害59
作品17:当没有治愈良方时,预防是必需的60
作品18:是什么使她们走向堕落?63
作品19:“绿色港湾”:艾滋病人自救区怎就成了隔离区?67
作品20:保护艾滋病人权益 新闻媒体该怎么做72
作品21:年药价一万元能否遏制艾滋病75
作品22:战胜人性中的弊病79
作品23:艾滋病患者:走出阴影仍需时间82
作品24:艾滋病逼近大学校园?84
作品25: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88
作品26:爱心复印店因“艾”关门96
作品27:云南艾滋病第一案 受害者状告血检仪器代理商99
人物故事107
作品28:行善者帮助艾滋致孤儿童107
作品29:护理工作使艾滋病感染者笑对生活110
作品30:探访昆明艾滋产房 医患病魔“生死搏斗”114
作品31:镜头里的艾滋童年120
作品32:一名澳门青年和艾滋孤儿的特殊友谊124
作品33:歧视比病毒更可怕126
作品34:“红丝带”志愿者的困惑130
作品35:一个大学生七次走进艾滋病村136
作品36:金木玲:家园的守护者141
作品37:谈话室的防护玻璃撤掉了145
作品38:关注身处社会边缘的孩子:艾滋病女孩的上学梦147
作品39:她给安南系上红丝带150
作品40:母爱点燃生命烛火155
作品41:奇迹等待复制159
作品42:李胜联:民间“防艾”专家的尴尬与企盼162
作品43:七龄童感染艾滋病 家长起诉手术医院165
反歧视169
作品44: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169
作品45:艾滋病——世纪之交再发警报172
作品46:探访艾滋病房177
第二辑182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182
作品47: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什么少了19万182
【记者感言】好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白剑峰183
作品48:成都同志关爱小组负责人:抗击艾滋关注“同志”185
作品49:关注全球抗艾25载:从医学问题到政治问题187
【记者感言】艾滋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朱焱193
作品50:来自艾滋病国家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调查194
作品51:关于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198
【记者感言】敢和警察打“游击战”——张春嫄203
作品52:艾滋病人在农村206
【记者感言】让事实消除歧视,让真相唤回爱心——杨锐209
作品53:把艾滋病拦截在新生命降临之前211
【记者感言】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受访者——耿兴敏216
作品54:走进示范区217
【记者感言】尽到职责最重要——詹初航219
作品55:你是艾滋病感染者吗?221
【记者感言】探寻人性的光辉与暗面——李宗陶222
作品56:避孕套:像牛仔裤一样的基本物、爱的必备品225
【记者感言】好的新闻要有“改变”的力量——陆娅楠226
第二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228
作品57:红丝带小学里的艾滋病孩子228
作品58:温暖是可以循环的230
【记者感言】写新闻评论的体会——白剑峰231
作品59:中国艾滋孤儿在逆境中学会自立232
【记者感言】角度新颖是决定稿件成功的关键——李来房233
作品60:和你在一起234
【记者感言】我们,是彼此的镜子——侯思名242
作品61:让世界充满爱244
作品62:“100%安全套”助兰州防艾250
【记者感言】异地报道的无奈与责任——宋合营254
作品63:“防艾”教材该回避敏感话题吗?256
【记者感言】作为一名跑健康口的记者——崔立新258
作品64:同性恋没什么不自然的,却依然是禁忌259
作品65:关怀、关注,消除歧视,让承诺舞动红丝带262
【记者感言】以心待心——谢卫,邓伟269
作品66:贵州防艾艰难前行270
【记者感言】做社会进步的忠实记录者——孟庆普276
附:外国作品欣赏278
二十年来,我一直靠写“艾滋病”新闻为生,今天我却成了新闻的主角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