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南岩溶丘陵地区典型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石期河岩溶流域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南岩溶丘陵地区典型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石期河岩溶流域为例
  • 劳文科,蒋忠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88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3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39页
  • 主题词:丘陵地-岩溶水-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南岩溶丘陵地区典型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石期河岩溶流域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自然环境条件4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4

一、位置与交通4

二、地形、地貌5

三、气候、水文5

四、生态特征6

五、人文经济情况7

第二节 地层和岩性8

一、沉积岩10

二、火成岩13

第三节 地质构造13

一、褶皱13

二、断裂15

第二章 岩溶发育特征17

第一节 地表岩溶地貌17

一、岩溶地貌类型和分布17

二、岩溶个体形态和微型态19

三、岩溶形态组合分区21

第二节 岩溶洞穴22

一、岩溶洞穴的形态特征22

二、岩溶洞穴的区域发育规律23

三、岩溶洞穴与地下河的关系25

第三节 地下岩溶发育规律25

一、地下岩溶管道、裂隙的形态特征与充填情况25

二、地下岩溶管道、裂隙的分布规律26

三、地下岩溶率28

第四节 表层岩溶带28

一、表层岩溶带的发育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28

二、表层岩溶带的形态特征31

第五节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32

一、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32

二、碳酸盐岩与岩溶发育的关系32

三、水动力条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33

四、岩溶发育期34

第三章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35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35

一、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35

二、碎屑岩裂隙水35

三、碳酸盐岩岩溶水36

第二节 岩溶含水岩组36

一、岩溶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等级划分36

二、岩溶含水岩组的埋藏条件39

三、主要岩溶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水力联系40

第三节 岩溶含水介质特征及岩溶地下水类型42

一、岩溶含水介质特征42

二、岩溶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分布43

第四节 岩溶流域的边界条件44

一、东部边界条件及其特征44

二、西部边界条件及其特征44

三、南部边界条件及其特征45

四、北部边界条件及其特征45

第五节 岩溶流域的水文地质分区45

一、裸露型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文地质区(①区)45

二、半覆盖型碳酸盐岩溶洞—裂隙水文地质区(②区)47

三、覆盖型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文地质区(③区)48

四、埋藏型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文地质区(④区)48

五、非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裂隙水文地质区(⑤区)49

第四章 岩溶水系统50

第一节 岩溶水系统划分50

一、岩溶水系统划分原则50

二、岩溶水系统边界确定依据50

三、石期河流域岩溶水系统划分结果51

第二节 岩溶水系统结构57

一、地下河系统结构特征58

二、主要蓄水构造结构特征60

三、表层岩溶带泉域系统结构特征65

四、地下水之间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68

第三节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温度场和水化学场特征69

一、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69

二、岩溶水系统温度场75

三、岩溶水系统水化学场75

第四节 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77

一、石期河流域岩溶含水系统77

二、石期河流域岩溶水水流系统78

三、石期河流域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79

第五章 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80

第一节 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内容及评价原则80

一、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内容80

二、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80

第二节 天然资源量计算81

一、地下水资源计算基本单元划分81

二、天然补给量计算(降雨入渗系数法)81

三、天然排泄量计算(径流模数法)83

四、水文分析(基流分割)法概算地下水资源量(天然排泄量)86

第三节 可开采资源量评价86

一、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的原则86

二、地下河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87

三、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87

四、表层岩溶带泉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89

第四节 碳酸盐岩分布区储存资源量计算91

一、储存资源量计算方法91

二、参数的确定92

三、计算结果92

第五节 岩溶水水质评价92

一、水质评价依据92

二、水质评价方法93

三、水质评价结果98

第六章 岩溶环境地质问题100

第一节 石漠化与水土流失100

一、石期河上游区100

二、石期河下游区102

三、锰矿采选区102

第二节 干旱缺水与洪涝灾害102

一、白宝、东山干旱缺水与洪涝灾害区103

二、大庆坪乡、水口山镇干旱缺水与洪涝灾害区103

三、水口山镇至石期市镇石期河下游区103

第三节 地表、地下水污染104

一、地表水污染104

二、地下水污染104

第四节 其他环境地质问题105

一、地面塌陷105

二、滑坡105

三、山塘及水库渗漏105

第七章 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106

第一节 开发利用岩溶水允许开采量可行性分析106

一、开发利用地下河水允许开采量可行性分析106

二、开发利用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可行性分析106

三、开发利用表层岩溶带泉水允许开采量可行性分析106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7

一、地下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7

二、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8

三、表层岩溶带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8

第三节 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109

一、地下河水资源开发潜力109

二、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109

三、表层岩溶带泉水资源开发潜力109

第四节 岩溶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109

一、地下河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109

二、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110

三、表层岩溶泉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111

第五节 岩溶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111

一、地下河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111

二、岩溶地下水抽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112

第八章 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工程方案113

第一节 岩溶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113

一、石期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113

二、石期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115

第二节 地下河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6

一、响水岩地下河系统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6

二、岭面脚及桐子山地下河系统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7

三、芳田里地下河系统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7

第三节 蓄水构造及富水块段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9

一、主要蓄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19

二、主要富水块段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22

第四节 表层岩溶带泉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23

一、表层岩溶带泉在石期河流域内的分布状况123

二、表层岩溶带泉水开发利用方式123

三、典型表层岩溶带泉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24

后记126

参考文献1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