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兴安落叶松种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传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2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落叶松-种群-遗传-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兴安落叶松种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研究背景1
1.1兴安落叶松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地理分布1
1.1.1生物生态学特征1
1.1.2分类特征1
1.1.3落叶松检索表2
1.1.4地理分布3
1.1.5我国兴安落叶松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
1.2兴安落叶松研究4
1.2.1种源试验4
1.2.2育苗造林5
1.2.3材质材性6
1.2.4经营管理6
1.2.5生长量与生长过程7
1.2.6种群格局8
1.3林木遗传多样性与种源研究现状9
1.3.1林木遗传多样性及形成机制9
1.3.2国内外种源研究概况10
1.4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1
1.5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3
1.5.1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发展13
1.5.2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14
2 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16
2.1研究方法和程序16
2.2造林生态区划分和代表试点的选择16
2.2.1造林生态区的划分17
2.2.2造林生态区内代表试点的选择18
2.3以生长性状为代表的综合性状的地理变异18
2.3.1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20
2.3.2其他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26
2.4材性性状的地理变异39
2.4.1种源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39
2.4.2种源生长与材性性状的相关分析41
2.4.3种源间生长与材性性状的比较42
2.4.4种源综合性能评价42
2.4.5纸浆材优良种源选择46
3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其应用48
3.1研究方法和程序48
3.2种源区划48
3.2.1种源区划的原则48
3.2.2自然分布区内气候类群的划分49
3.2.3地理种源群的划分50
3.2.4综合划定的兴安落叶松种源区50
3.3种源区划的合理验证54
3.4种子调拨建议54
4 兴安落叶松优良种源选择56
4.1早期选择的可能性和可靠性56
4.1.1各性状方差值的同质性检验56
4.1.2生长的变异规律56
4.1.3个体早晚期生长变异的相关性57
4.1.4早期选择效率及选择树龄59
4.1.5树高、胸径、胸径平方与晚期材积的回归关系60
4.2不同依据的优良种源选择60
4.2.1以各试点8年生树高生长性状为依据的选择60
4.2.2主要试点代表性状的综合选择结果61
4.2.3主要试点综合性状的主分量分析结果62
4.3种源多点试验联合分析62
4.4种源稳定性与生产力指数分析63
4.5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的估算65
5 兴安落叶松种群的遗传结构66
5.1酶系统的遗传及位点间的连锁66
5.1.1同工酶位点66
5.1.2酶系统的遗传和连锁分析68
5.2种群的变异和遗传平衡70
5.2.1利用同工酶分析种群变异水平和遗传平衡70
5.2.2利用ISSR标记分析的种群变异水平73
5.3种群的遗传分化75
5.3.1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75
5.3.2种群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82
5.3.3种源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分析86
5.3.4以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为据的兴安落叶松种源区的划分86
6 东北内蒙古林区主要针叶用材树种种源试验技术方案89
6.1试验目的89
6.2试验方法89
6.2.1标准种源试验用种的采集89
6.2.2苗圃地的选择91
6.2.3田间试验设计91
6.2.4育苗措施92
6.2.5苗期观测92
6.2.6造林对比试验98
6.3采种和试验地点105
6.3.1采种地点、单位、时间105
6.3.2试验地点、规模和进度安排106
7 本项研究采用的主要多元统计方法109
7.1问题的提出109
7.1.1根据各个性状表现的一致性将其处理分类109
7.1.2建立易测性状对难测性状所需要的预测方程109
7.1.3了解各性状间的各种相关关系110
7.2主分量分析在林木种源研究中的应用110
7.2.1问题产生的背景110
7.2.2主分量分析的基本思想——降维的实现111
7.2.3主分量分析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性质112
7.2.4主分量分析的方法113
7.3聚类分析在林木种源研究中的应用122
7.3.1定义处理(样品)间的相似系数122
7.3.2确定处理间的距离系数123
7.3.3计算聚类统计量前的数据处理123
7.3.4聚类分析方法——系统聚类法124
7.4典型相关分析在林木种源确定中的应用126
7.4.1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路127
7.4.2典型相关系数与典型变量的确定129
7.4.3样本的典型相关131
7.4.4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133
7.4.5典型相关分析的实例134
7.4.6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的解释136
参考文献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