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61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城镇-城市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城镇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一 综合研究3
1 课题研究任务与背景、需求分析3
1.1 课题研究任务3
1.1.1 本课题与相关前期研究课题的关系3
1.1.2 课题任务目标与成果考核指标4
1.2 课题研究背景分析5
1.2.1 适应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形势,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5
1.2.2 适应城乡统筹,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需要6
1.2.3 适应城乡规划新形势的需要6
1.3 课题的需求分析7
2 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内容、关键技术与方法8
2.1 课题研究载体与重点8
2.1.1 小城镇的界定8
2.1.2 主要小城镇名词解释9
2.1.3 课题研究的重点小城镇9
2.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10
2.2.1 小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10
2.2.2 小城镇交通道路规划标准研究10
2.2.3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研究11
2.2.4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研究12
2.2.5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标准研究12
2.3 课题研究方法13
2.3.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13
2.3.2 课题研究分级指导13
2.3.3 课题研究专题设置17
2.3.4 研究阶段18
2.3.5 课题成果的试点应用实践检验印证方法18
2.4 课题执行情况及评价18
3 课题研究成果及其创造性与先进性20
3.1 课题主要研究成果概要20
3.1.1 主要研究成果20
3.1.2 队伍建设成果21
3.1.3 课题成果创新21
3.2 专题、示范应用成果及创新22
4 课题成果同类技术比较、作用意义及推广应用前景31
4.1 课题成果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31
4.2 课题成果作用意义31
4.3 成果应用的范围、条件、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31
5 成果推广应用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相关政策建议32
5.1 成果试点应用经验与推广应用建议32
5.1.1 成果试点应用经验32
5.1.2 成果推广应用建议32
5.2 规划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建议33
5.2.1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活力在于创新,最重要是政策创新33
5.2.2 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模式与机制创新建议33
5.2.3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融投资模式机制和政策创新建议34
6 附录38
附录1:小城镇标准体系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组成38
附录2:课题专家跟踪检查第一次会议纪要39
专题二 小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43
小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建议稿)43
1 总则43
2 名词术语43
3 用地分类44
4 小城镇用地计算47
5 规划建设用地选择及标准49
5.1 一般规定49
5.2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49
5.3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50
5.4 建设用地选择与平衡50
6 土地用途分区51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52
小城镇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53
1 总则53
2 名词术语54
3 用地分类54
4 小城镇用地计算55
5 规划建设用地选择及标准56
5.1 一般规定56
5.2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56
5.3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57
5.4 建设用地选择与平衡57
6 土地用途分区58
小城镇土地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59
1 我国小城镇土地资源现状59
1.1 我国小城镇用地现状59
1.2 小城镇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61
2 小城镇土地资源评价技术65
2.1 小城镇用地条件评定与用地选择65
小城镇节约用地优化模式和途径研究75
1 小城镇的定位及其历史发展75
1.1 内涵75
1.2 城镇的形成75
1.3 解放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76
1.4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76
2 小城镇与城市、农村用地比较77
2.1 小城镇与城市用地比较分析77
2.2 小城镇与农村的用地的比较分析78
2.3 小结79
3 当前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79
3.1 我国城市化道路及小城镇战略79
3.2 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80
4 小城镇节约用地优化模式83
4.1 小城镇类型的划分83
4.2 全国小城镇用地模式的划分及其特点83
4.3 小城镇节约用地的优化模式85
5 小城镇节约用地优化的途径89
5.1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89
5.2 解决小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途径90
5.3 实施农地整理91
5.4 实施小城镇整理91
小城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94
1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涵94
1.1 土地用途管制的含义94
1.2 土地用途管制产生的背景94
1.3 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94
1.4 土地用途管制的意义95
2 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95
3 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特点96
3.1 小城镇急剧扩张96
3.2 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土地数量结构不合理96
3.3 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不均衡96
4 国外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97
4.1 国外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的理论研究97
4.2 国外土地用途分区的类型97
4.3 国外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的实践97
4.4 国外(地区)土地利用分区的保证措施99
4.5 国外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实践的启示100
5 小城镇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100
5.1 小城镇土地用途分区确定的原则100
5.2 小城镇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社会目标101
5.3 小城镇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确定的方法(见表1)101
5.4 国内大城市土地利用分区的实践(见表2)102
6 小城镇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类型及其规则103
6.1 小城镇用途管制分区类型103
6.2 小城镇用途管制区规则105
7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对策107
7.1 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107
7.2 在技术上实现“分级限额审批”到土地用途管制”的转换107
7.3 建立、完善服务于土地用途管制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108
7.4 建立、完善土地监察网络,增大土地执法力度108
7.5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土地管理队伍108
8 支持用途管制的配套制度及其制度保障108
8.1 配套制度108
8.2 制度保障109
专题三 小城镇交通道路规划标准研究113
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标准(建议稿)113
1 总则113
2 名词术语113
3 镇区道路系统114
3.1 一般规定114
3.2 小城镇道路网布局115
4 小城镇对外交通117
4.1 一般规定117
4.2 客、货运道路与过境公路117
4.3 对外交通组织117
5 小城镇公共交通118
5.1 一般规定118
5.2 公共交通线路网118
5.3 公共交通站场118
6 自行车交通119
6.1 一般规定119
6.2 自行车交通119
7 步行交通119
7.1 一般规定119
7.2 商业步行区119
8 小城镇道路交通设施120
8.1 公共运输站场120
8.2 小城镇公共停车场120
8.3 公共加油站121
9 交通管理设施121
10 道路绿化121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22
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123
1 总则123
2 名词术语124
3 镇区道路系统124
3.1 一般规定124
3.2 小城镇道路网布局124
4 小城镇对外交通125
4.1 一般规定125
4.2 客、货运道路与过境公路125
4.3 对外交通组织125
5 小城镇公共交通125
5.1 一般规定125
5.2 公共交通线路网126
5.3 公共交通站场126
6 自行车交通126
6.1 一般规定126
6.2 自行车交通126
7 步行交通126
7.1 一般规定126
7.2 商业步行区127
8 小城镇道路交通设施127
8.1 公共运输站场127
8.2 小城镇公共停车场127
8.3 公共加油站127
9 交通管理设施128
10 道路绿化128
小城镇内外道路交通规划及优化研究129
1 交通组织方式及合理性129
1.1 对外交通组织129
1.2 镇区交通组织131
2 道路交通管理132
3 路网布置及优化133
3.1 小城镇道路交通的特点133
3.2 小城镇道路系统规划134
4 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139
4.1 道路绿地布局139
4.2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140
4.3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140
4.4 道路绿带设计140
4.5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141
5 道路与道路两侧用地布置142
小城镇交通道路规划技术指标体系研究144
1 相关小城镇道路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144
1.1 小城镇道路需求分析144
1.2 远期交通量的预测145
2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及技术指标146
2.1 道路宽度的确定146
2.2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150
2.3 道路的横坡度152
3 小城镇道路交叉口类型及技术指标152
4 小城镇道路的分类和分级指标154
4.1 县(市)域和小城镇公路分类与分级155
4.2 小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155
5 小城镇静态交通技术指标156
小城镇公共交通系统与停车场研究157
1 小城镇公共交通系统157
2 道路和道路两侧停车场的需求与设置及规划研究157
2.1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157
2.2 路边停车及其规划158
2.3 路外停车场规划160
2.4 小城镇静态交通技术指标160
专题四 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研究167
小城镇给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167
1 总则167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167
3 水资源、用水量及其供需平衡168
4 水质、水源选择与水源保护169
5 给水系统170
5.1 一般规定170
5.2 水厂设置170
5.3 输配水及管网布置170
6 水源地与水厂、泵站171
附录A:小城镇给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中小城镇三个规模等级层次、两个发展阶段(规划期限)172
附录B: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一级指标,见附录B表1-1,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二级指标见附录B表1-2172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74
小城镇给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175
1 总则175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176
3 水资源、用水量及其供需平衡176
4 水质、水源选择与水源保护178
5 给水系统179
5.1 一般规定179
5.2 水厂设置179
5.3 输配水及管网布置179
6 水源地与水厂、泵站179
小城镇排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181
1 总则181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与排水体制181
3 排水量182
3.1 一般规定182
3.2 污水量182
3.3 雨水量182
3.4 合流水量与排水规模183
4 排水系统183
4.1 一般规定183
4.2 废水受纳体183
4.3 系统布局及优化183
4.4 排水管网184
5 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184
6 污水处理与雨污水综合利用185
6.1 污水处理185
6.2 雨污水综合利用及排放186
附录 小城镇排水系统工程规划标准中小城镇三个规模等级层次、两个发展阶段(规划期限)186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86
小城镇排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187
1 总则187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与排水体制189
3 排水量189
3.1 一般规定189
3.2 污水量190
3.3 雨水量191
3.4 合流水量与排水规模191
4 排水系统191
4.1 一般规定191
4.2 废水受纳体191
4.3 系统布局及优化192
4.4 排水管网192
5 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192
6 污水处理与雨污水综合利用192
6.1 污水处理192
6.2 雨污水综合利用及排放193
小城镇供电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194
1 总则194
2 规划内容、范围与期限194
3 用电负荷194
4 电源规划与电力平衡195
5 电压等级选择与电力网规划196
5.1 电压等级选择196
5.2 电力网规划196
6 变电站设施及用地197
7 电力线路及敷设197
附录A:小城镇电力系统工程规划标准中小城镇三个规模等级层次、两个发展阶段(规划期限)199
附录B:小城镇架空电力线与地面道路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199
附录C:小城镇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之间安全距离200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00
小城镇供电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02
1 总则202
2 规划内容、范围与期限203
3 用电负荷203
4 电源规划与电力平衡205
5 电压等级选择与电力网规划206
5.1 电压等级选择206
5.2 电力网规划206
6 变电站设施及用地207
7 电力线路及敷设207
小城镇通信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209
1 总则209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09
3 用户预测209
4 局所规划与相关本地网规划210
5 传输网规划和接入网规划211
6 通信线路与通信管道212
7 邮政规划与广播电视规划215
附录A:小城镇通信系统工程规划标准中小城镇三个规模等级层次、两个发展阶段(规划期限)216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16
小城镇通信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17
1 总则217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18
3 用户预测218
4 局所规划与相关本地网规划219
5 传输网规划和接入网规划219
6 通信线路与通信管道220
7 邮政规划与广播电视规划221
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标准(建议稿)222
1 总则222
2 术语222
3 规划编制内容与基本要求223
4 灾害综合防御223
4.1 灾害环境综合评价223
4.2 用地适宜性224
4.3 避灾疏散224
5 地质灾害防御225
6 洪灾防御225
7 震灾防御226
7.1 一般规定226
7.2 建设用地抗震评价与要求226
7.3 地震次生灾害防御228
8 防风减灾228
8.1 一般规定228
8.2 风灾危害性评价229
8.3 风灾防御要求和措施229
9 火灾防御229
附录一: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编制模式分类与编制工作区级别划分230
附录二:小城镇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与避洪设施安全超高231
附录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232
附录四: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评价和要求234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35
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36
1 总则236
2 术语237
3 规划编制内容与基本要求237
4 灾害综合防御238
4.1 灾害环境综合评价238
4.2 用地适宜性238
4.3 避灾疏散239
5 地质灾害防御240
6 洪灾防御244
7 震灾防御245
7.1 一般规定245
7.2 建设用地抗震评价与要求245
7.3 地震次生灾害防御245
8 防风减灾246
8.1 一般规定246
8.2 风灾危害性评价246
8.3 风灾防御要求和措施246
9 火灾防御247
小城镇燃气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248
1 总则248
2 名词术语248
3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49
4 燃气气源选择249
5 用气量预测及供用气平衡250
6 输配系统251
7 输配主要设施及场站252
附录A小城镇燃气质量指标253
附录B小城镇地下燃气管道、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见表1、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见表2、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见表254
附录C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的等级划分256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56
小城镇燃气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57
1 总则257
2 名词术语258
3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58
4 燃气气源选择259
5 用气量预测及供用气平衡259
6 输配系统260
7 输配主要设施及场站262
小城镇供热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264
1 总则264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64
3 热源及其选择264
4 热负荷预测265
5 供热管网及其布置266
6 供热设施规模及其用地267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68
小城镇供热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69
7 总则269
2 规划内容、范围、期限270
3 热源及其选择270
4 热负荷预测271
5 供热管网及其布置272
6 供热设施规模及其用地273
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274
1 总则274
2 术语274
3 规划内容与规划原则275
4 生活垃圾量、工业固体废物量预测及粪便清运量预测275
5 垃圾与粪便收运、处理及综合利用275
6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277
6.1 一般规定277
6.2 公共厕所277
6.3 生活垃圾收集点与废物箱277
6.4 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化粪池、贮粪池、粪便处理厂277
6.5 其他环境卫生设施与环卫机构278
附录A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标准设定的三种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三个规模等级层次、两个发展阶段(规划期限)279
附录B小城镇垃圾处理方法综合比较279
附录C卫生填埋场用地面积计算参考280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281
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282
1 总则282
2 术语283
3 规划内容与规划原则283
4 生活垃圾量、工业固体废物量预测及粪便清运量预测283
5 垃圾与粪便收运、处理及综合利用284
6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286
6.1 一般规定286
6.2 公共厕所286
6.3 生活垃圾收集点与废物箱286
6.4 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化粪池、贮粪池、粪便处理厂286
6.5 其他环境卫生设施与环卫机构287
小城镇基础设施区域统筹规划与规划技术指标研究288
1 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区域统筹规划288
1.1 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特点分析288
1.2 结合小城镇分布、形态,小城镇发展依托的基础设施条件分析289
1.3 小城镇跨区基础设施的区域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资源共享290
1.4 小城镇跨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相关区域范围291
1.5 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的适宜共享范围292
2 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指标研究293
2.1 合理水平和定量化指标的相关因素294
2.2 合理化水平和定量化指标探讨的小城镇分级294
2.3 主要编制与研究295
专题五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标准研究307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307
1 总则307
2 名词术语307
3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及优化308
4 小城镇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配置309
5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12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313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315
1 总则315
2 名词术语316
3 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及优化316
4 小城镇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配置317
5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18
小城镇公共设施配置与布局研究320
1 小城镇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320
1.1 宏观研究背景320
1.2 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中不合理的因素320
2 小城镇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的意义320
2.1 对我国解决宏观层次方面问题的意义320
2.2 对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意义321
2.3 对小城镇公共设施规划方面的意义321
3 小城镇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321
3.1 研究内容321
3.2 研究方法322
3.3 研究框架322
4 小城镇公共设施需求分析323
4.1 按城镇总体定位进行需求分析323
4.2 按小城镇自身结构进行需求分析323
5 小城镇公共设施的分类、分级324
5.1 小城镇公共设施分类、分级原则及依据324
5.2 小城镇公共设施公共建筑分类325
5.3 小城镇公共设施公共建筑项目内容325
6 我国各个层次居民点的公共设施配置规范325
6.1 城市公共设施配置的相关规范325
6.2 村镇公共设施配置的相关规范325
6.3 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相关规范326
7 探索我国小城镇公共设施项目配置模式326
7.1 小城镇公共设施项目的基本配置326
7.2 小城镇特殊公共设施项目的配置328
8 小城镇公共设施的优化组合与合理布局329
8.1 小城镇公共设施组合形式与综合布局329
8.2 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城镇公共设施组合与布局330
8.3 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小城镇公共设施组合与布局330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研究334
1 我国小城镇中心区分类334
2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的现状335
2.1 我国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的定义及现状335
2.2 我国小城镇中心区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的现状336
3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研究337
4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设施的空间形态和城市设计研究339
4.1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相关内容研究339
4.2 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特点与设计定位342
4.3 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43
4.4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设施的城市设计成果352
4.5 小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设施的评价和实证354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控制及其指标研究363
1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相关调查分析及其占建设用地比例控制363
2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控制方法及其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制定分析364
2.1 小城镇公共设施用地控制的主要方法364
2.2 小城镇分类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制定的相关因素分析365
2.3 小城镇分类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指标的制定及分析365
3 小城镇公共设施建筑面积控制指标368
4 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368
专题六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标准研究373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标准(研究稿)373
1 总则373
2 术语373
3 生态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74
4 生态规划主要技术指标374
5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76
6 环境质量技术标准选择377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380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标准(研究稿)条文说明381
1 总则381
2 术语382
3 生态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82
4 生态规划主要技术指标383
5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84
6 环境质量技术标准选择385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86
1 小城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规划研究386
1.1 概述386
1.2 小城镇分类综述386
1.3 体现小城镇生态环境特点的分类方式387
1.4 小城镇建成区生态环境特点389
1.5 小城镇分系统生态环境特点389
2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390
2.1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390
2.2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392
3 小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398
3.1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概念与目的398
3.2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399
3.3 小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399
3.4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及类型401
4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03
4.1 法律和制度保障403
4.2 组织和管理保障404
4.3 资金和技术保障406
5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与生态环境标准研究407
5.1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407
5.2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标准408
5.3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及生态环境标准说明409
5.4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15
5.5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420
附表: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调查表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