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 配图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 配图本
  • 王贵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19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剪纸-民间工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 配图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剪纸习俗的宏观掠影1

第一章 剪刀下,精灵“重现”——剪纸文化溯源9

一、“剪梧桐”与“剪纸”的缘起12

(一)“桐叶封弟”的基本载录12

(二)分析之一:桐叶封弟本为虚拟传说,并无史实之据14

(三)分析之二:“削”、“剪”桐叶事象为后人附会,属传说常见现象15

(四)分析之三:汉代形成“剪”桐叶之说,与其文化背景有关17

二、“冥纸”与“剪纸”的内在关联19

(一)冥纸的产生20

(二)从冥纸到剪纸22

(三)吐鲁番出土剪纸与中国剪纸源流24

第二章 文化生态结构——剪纸的生存空间33

一、农耕社会结构37

二、地理环境结构42

(一)南北地理分野形成的剪纸民俗特征:以西北黄土耕作文化圈为例44

(二)东西地理分野形成的剪纸民俗特征:以干栏山地文化圈为例48

三、多元民俗生活结构52

(一)剪纸的节日习俗承载:以送穷节为例52

(二)剪纸的人生礼俗表征:以婚俗为例59

(三)剪纸的宗教文化选择:以招魂巫术为例64

第三章 女性角色扮演——剪纸中的群体人格75

一、主内模式:与生俱来的文化定位79

二、妇功追求: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83

三、繁衍后代:女性本能的价值皈依87

四、剪纸人生:民俗链上的命运之扣90

第四章 人生终极意义——剪纸中的生命精神95

一、生命哲学:剪纸本体的创造精神98

二、生命一体化:剪纸世界中的心灵交会101

(一)生命的灵性交会之一:其乐融融的异体组合102

(二)生命的灵性交会之二:亦此亦彼的生命叠合104

三、生命本原:剪纸民俗的精神动能107

(一)男性生育之本——“蛇”108

(二)人类生育母体——“葫芦”111

(三)中西合璧的情爱文化载体——“莲花”116

四、生命再造:人纸合一的图像“故事”122

(一)库淑兰:用色彩和歌声组构的生命秩序123

(二)曹佃祥、任桂兰、张林召:阴阳界上的生命灵光125

(三)祁秀梅、王继汝、高凤莲、高金爱:生命最自然的流动126

(四)金香莲: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命奇迹127

第五章 本真意识——剪纸的人类学内涵131

一、本真意识与剪纸品格134

二、本真意识的人类学分析139

(一)“遗留”说的当代意义140

(二)剪纸民俗中的原型和集体表象141

三、本真意识的文化超越146

(一)对原始文化意义的超越146

(二)与古典人文精神的融会156

四、本真意识的心理轨迹161

(一)无遮拦平面透视模式:剪纸人的“叙述语言”162

(二)经验“自在”:剪纸人的心理定势164

(三)“铺开”、“压扁”:剪纸的多维结构揭秘167

第六章 心灵之画——剪纸中的意象符号173

一、剪纸符号的构形方式:意象思维176

(一)剪纸意象的文化意蕴178

(二)剪纸意象的生成原理182

二、剪纸符号的基本构件:曲线与直线185

(一)圆形构图:女性人生心理轨迹186

(二)“卍”字纹样:人类神秘文化象征189

三、剪纸符号的主题旋律:谐音象征194

(一)文化流程:文与画的契合195

(二)心理机制:“同声相应”199

(三)深层关联:音义和谐203

(四)成型原理:四“性”文化链210

第七章 剪纸“语境”——燎疳习俗的跨文化分析215

一、燎疳:陕甘宁风俗区一大景观218

(一)民俗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页218

(二)田野调查显示的活文化形态219

二、“疳”:令人色变的病魔221

(一)“疳”为何物221

(二)“燎疳”的缘起222

(三)“疳娃娃”的多重身份223

(四)“疳娃娃”的“本色”基因226

参考文献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