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221036.jpg)
- 裴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1730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先秦文学(—前221年)概说3
第一章 上古文学8
第一节 原始歌谣8
第二节 古代神话9
第二章 《诗经》16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16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17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31
第三章 历史散文39
第一节 《尚书》与《春秋》39
第二节 《左传》42
第三节 《国语》47
第四节 《战国策》49
第四章 诸子散文54
第一节 孔丘和《论语》54
第二节 墨翟和《墨子》57
第三节 孟轲和《孟子》60
第四节 庄周和《庄子》63
第五节 荀况和《荀子》66
第六节 韩非和《韩非子》67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70
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和楚辞的来源70
第二节 屈原的作品73
第三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85
第四节 宋玉86
第二编 秦汉文学(前221—195)91
概说91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文学98
第一节 秦代文学98
第二节 贾谊与晁错102
第三节 枚乘109
第二章 西汉中期的文学113
第一节 司马相如115
第二节 东方朔 桓宽118
第三章 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121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122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132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138
第四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49
第四章 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的文学151
第一节 刘向 扬雄151
第二节 班固及其《汉书》154
第三节 王充及其《论衡》157
第四节 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160
第五章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163
第一节 汉代乐府的思想内容163
第二节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175
第三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187
第四节 东汉文人五言诗189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196—589)197
概说197
第一章 魏晋文学202
第一节 建安文学202
第二节 正始文学214
第三节 西晋文学217
第二章 陶渊明与东晋文学221
第一节 东晋文学221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224
第三节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230
第三章 南北朝文学234
第一节 山水诗的兴起与谢灵运234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237
第三节 谢脁与新体诗239
第四节 骈文与散文243
第五节 庾信与北朝文学248
第四章 乐府民歌 小说 文论254
第一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254
第二节 小说258
第三节 文论262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589—960)271
概说271
第一章 隋及初唐文学278
第一节 隋代文学278
第二节 律诗的形成280
第三节 初唐四杰283
第四节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287
第二章 盛唐文学291
第一节 张说 张九龄291
第二节 王维 孟浩然294
第三节 高适 岑参300
第四节 其他边塞诗人306
第三章 李白309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309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312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315
第四章 杜甫321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321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324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330
第五章 白居易与中唐诗歌336
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336
第二节 新乐府诗338
第三节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343
第四节 张王乐府349
第五节 中唐其他诗人354
第六章 古文 传奇 变文362
第一节 古文运动362
第二节 唐代传奇369
第三节 变文376
第七章 晚唐五代文学382
第一节 晚唐文学382
第二节 杜牧 李商隐388
第三节 晚唐五代词396
第五编 宋代文学(960—1279)407
概说407
第一章 北宋诗文革新413
第一节 北宋初期的文坛概况413
第二节 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420
第三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423
第四节 欧阳修427
第五节 王安石等431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436
第一节 晏殊父子及其他词人437
第二节 柳永441
第三章 苏轼446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446
第二节 苏轼的文学主张448
第三节 苏轼的文学成就450
第四节 苏洵和苏辙459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461
第一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461
第二节 苏门弟子中的其他诗人465
第三节 秦观和贺铸的词467
第四节 周邦彦与“大晟”词人470
第五章 南宋前期的文学474
第一节 文学在民族大灾难中的变化474
第二节 女词人李清照475
第三节 张元干和其他词人480
第四节 陈与义和南渡初期的诗人483
第五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488
第六节 散文家493
第六章 陆游495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495
第二节 陆游作品的思想内容497
第三节 陆游诗词的艺术特色504
第四节 陆游的影响506
第七章 辛弃疾507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507
第二节 辛弃疾作品的思想内容509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513
第四节 辛派词人515
第八章 南宋后期文学521
第一节 四灵派与江湖派诗人521
第二节 姜夔和其他词人524
第三节 文天祥与宋末爱国诗人528
第九章 话本与民间歌谣531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531
第二节 话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532
第三节 宋代民间歌谣536
第十章 辽金文学538
第一节 辽金文学概况538
第二节 元好问540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541
第六编 元代文学(1279—1368)545
概说545
第一章 元代诗歌与散文554
第一节 元代诗歌554
第二节 元代散文586
第二章 元代杂剧592
第一节 中国戏曲的酝酿和成熟592
第二节 元杂剧概述596
第三节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598
第四节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609
第五节 白仁甫和马致远617
第六节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625
第三章 元代散曲633
第一节 散曲概述633
第二节 散曲作家和作品635
第四章 元代南戏651
第一节 南戏的产生与发展651
第二节 高明和他的《琵琶记》652
第三节 四大南戏654
第七编 明代文学(1368—1644)659
概说659
第一章 《三国演义》663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663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665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671
第二章 《水浒传》673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673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674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679
第三章 《西游记》684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684
第二节 《西游记》的现实批判精神687
第三节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690
第四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694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的其他长篇小说698
第一节 明代中叶后长篇小说的繁荣698
第二节 《封神演义》700
第三节 《金瓶梅》701
第五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704
第一节 拟话本的兴盛704
第二节 冯梦龙与“三言”706
第三节 凌濛初与“二拍”712
第四节 拟话本小说的艺术特色713
第六章 明代戏剧716
第一节 明前期戏剧716
第二节 明中叶后戏剧的繁荣717
第三节 明中叶后的杂剧719
第四节 明中叶后的传奇722
第七章 汤显祖729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729
第二节 《牡丹亭》730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作品735
第八章 明代散曲与民歌737
第一节 明代散曲737
第二节 明代民歌739
第九章 明代诗文743
第一节 宋濂 刘基 高启743
第二节 台阁体与茶陵诗派747
第三节 前后七子748
第四节 唐宋派752
第五节 李贽753
第六节 公安派与竟陵派755
第七节 明末诗文作家758
第八编 清代文学(1644—1911)763
概说763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文学766
第一节 长篇小说创作热766
第二节 清初的诗派772
第三节 清初的词派779
第四节 清初戏剧作家783
第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788
第一节 “南洪北孔”简介788
第二节 《长生殿》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789
第三节 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剧—《桃花扇》794
第三章 《聊斋志异》及其它799
第一节 蒲松龄穷愁潦倒的一生和他在创作上的丰收799
第二节 《聊斋志异》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内容801
第三节 《聊斋志异》在运用传统文学样式中的突破808
第四节 清代其它文言短篇小说集813
第四章 《儒林外史》815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815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中心内容817
第三节 吴敬梓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824
第五章 《红楼梦》828
第一节 曹雪芹的生平828
第二节 《红楼梦》的成书与版本832
第三节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思想与写法833
第四节 二百年来“红学”的发展844
第六章 清代中叶的作家846
第一节 乾、嘉间诗人846
第二节 桐城派古文家849
第三节 骈文家汪中851
第四节 常州词派与张惠言852
第五节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853
第七章 晚清诗文855
第一节 龚自珍855
第二节 “诗界革命”和黄遵宪857
第三节 梁启超858
第四节 章炳麟与秋瑾859
第五节 南社和柳亚子862
第八章 晚清小说864
第一节 李宝嘉和《官场现形记》864
第二节 吴沃尧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865
第三节 刘鹗和《老残游记》866
第四节 《孽海花》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