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220552.jpg)
- 林福昌,李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648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引言1
1.2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3
1.2.1电磁兼容性概念3
1.2.2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4
1.2.3分贝单位的定义及换算关系5
1.2.4电磁干扰三要素8
1.3主要的电磁干扰源10
1.3.1电磁干扰源的分类10
1.3.2自然干扰源10
1.3.3人为干扰源12
1.4电磁干扰的危害19
1.4.1电磁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的危害19
1.4.2电磁能量对易燃易爆装置的危害21
1.4.3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22
1.4.4电磁能量对人体的危害23
第2章 电磁干扰传输和耦合理论25
2.1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25
2.2传导耦合原理26
2.2.1电阻性耦合26
2.2.2电容性耦合31
2.2.3电感性耦合37
2.2.4传导耦合的综合考虑44
2.3辐射耦合原理47
2.3.1辐射场强48
2.3.2辐射耦合方式52
2.3.3电磁辐射对电路产生的干扰55
2.3.4减小辐射干扰的措施58
第3章 接地技术59
3.1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59
3.1.1接地的含义和类型59
3.1.2保护接地60
3.1.3信号接地61
3.2电路和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63
3.2.1单点接地63
3.2.2多点接地66
3.2.3混合接地67
3.3地线回路中的干扰及抑制技术68
3.3.1地线回路中的电磁干扰68
3.3.2抑制地环路干扰的技术70
3.4电缆屏蔽体的接地80
3.4.1低频电缆屏蔽体接地点的选择80
3.4.2高频电缆屏蔽体的接地84
第4章 屏蔽技术85
4.1概述85
4.2电场屏蔽86
4.2.1静电屏蔽86
4.2.2交变电场屏蔽87
4.3磁场屏蔽90
4.3.1低频磁场屏蔽90
4.3.2高频磁场屏蔽93
4.4电磁屏蔽95
4.4.1电磁屏蔽的原理95
4.4.2传输线理论和屏蔽效能分析96
4.4.3屏蔽效能计算的解析法99
4.4.4薄膜屏蔽和多层屏蔽105
4.5孔缝泄漏的抑制措施107
第5章 滤波和滤波器112
5.1概述112
5.1.1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及频率特性112
5.1.2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特点113
5.1.3滤波器的分类115
5.2反射式滤波器115
5.2.1低通滤波器115
5.2.2高通滤波器120
5.2.3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122
5.3吸收式滤波器122
5.3.1吸收式滤波器的原理及应用122
5.3.2铁氧体抗干扰磁心125
5.4电源电磁干扰滤波器126
5.4.1电源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网络结构126
5.4.2电源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安装128
5.5有源滤波器130
第6章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133
6.1测试场地134
6.1.1开阔区域测试场地134
6.1.2屏蔽室135
6.1.3电波暗室137
6.1.4混波室138
6.2主要测试设备139
6.2.1传导干扰测量探头139
6.2.2天线141
6.2.3电磁干扰测量仪/频谱分析仪143
6.3电磁干扰发射测量145
6.3.1传导发射测量145
6.3.2辐射干扰发射测量148
6.4电磁干扰敏感度测试149
6.4.1传导干扰敏感度测试149
6.4.2辐射干扰敏感度测试155
第7章 静电干扰及静电防护163
7.1静电的产生163
7.1.1摩擦起电164
7.1.2感应起电165
7.1.3人体静电起电166
7.2静电放电167
7.2.1静电放电的类型和特点168
7.2.2静电放电模型170
7.3静电的危害174
7.3.1对可燃物的危害175
7.3.2对人体的危害175
7.3.3对电子设备的危害176
7.4静电干扰的防护179
7.4.1静电接地179
7.4.2静电放电的防护181
第8章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185
8.1常用元器件的选择186
8.1.1电阻187
8.1.2电容189
8.1.3电感192
8.1.4二极管196
8.1.5集成电路的封装198
8.2线路终端的匹配连接198
8.3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201
8.3.1印制电路板上布线的寄生参数及影响201
8.3.2布局设计202
8.3.3布线设计203
8.3.4印制电路板的接地设计207
第9章 浪涌抑制技术210
9.1雷电浪涌的产生和传递210
9.1.1雷电的产生和特性210
9.1.2雷电干扰的机理213
9.2建筑物的防雷和接地技术216
9.2.1直(侧)击雷防护技术216
9.2.2建筑物的接地保护220
9.2.3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222
9.2.4雷击过电压的防护224
9.3浪涌抑制器件226
9.3.1气体放电管227
9.3.2氧化锌避雷器228
9.3.3稳压二极管231
9.3.4瞬变电压抑制器232
9.3.5几种常用瞬态干扰抑制器件的比较233
9.4电子设备的端口防护技术234
9.4.1电源端口保护235
9.4.2信号线端口保护237
9.4.3接地端口保护237
第10章 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240
10.1电力系统谐波240
10.1.1谐波的产生240
10.1.2主要谐波源241
10.1.3谐波的危害248
10.1.4谐波的治理251
10.2发电厂、变电站的地电位干扰及保护措施254
10.2.1发电厂、变电站的地电位升高254
10.2.2地电位升高的危害257
10.2.3防止地电位干扰的措施258
10.3发电厂、变电站内的暂态干扰262
10.3.1发电厂和变电站内的干扰源262
10.3.2开关操作引起的暂态干扰264
10.3.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开关操作引起的暂态干扰267
10.4冲击试验时的电磁干扰270
10.4.1电缆外皮流过电流时造成的干扰271
10.4.2测量仪器内部回路中的干扰276
10.4.3从电源线接受的干扰277
10.4.4电磁场直接窜入仪器造成的干扰278
10.4.5仪器处的电位升高278
10.4.6减少干扰的一般方法278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