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全书 第5卷 家书 上 精华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国藩全书 第5卷 家书 上 精华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217946.jpg)
- 张明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627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国藩全书 第5卷 家书 上 精华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部 曾国藩家书3
第一卷 修身家书3
一 述赴京沿途及抵京后情事3
二 九弟不作归计4
三 为试帖诗课及温习制艺5
四 勉君子应立挚6
五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10
六 告兄弟相处之道13
七 读书宜专习字宜有恒18
八 勉在孝悌上用功20
九 讲事贵乎专之理22
一零 释何以馈赠族戚之故23
一一 评论诸弟文章之优劣31
一二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34
一三 戒勿长傲气35
一四 勉行事以有恒为要36
一五 对宗族姻党宜敬爱之38
一六 勉事事应勤思善问41
一七 告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42
一八 欣喜诸弟皆得中试43
一九 禀近服补肝之品44
二零 堂上诸大人已受封45
二一 遵祖父意祖母不必改葬47
二二 禀今年未得差50
二三 劝四弟须勤劳早起51
二四 请堂上亲长常吃补品53
二五 谨守保养身体之训54
二六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55
二七 告癣疾已有见好之象58
二八 已改长郡馆规模59
二九 得派为举人复试阅卷60
三零 办盗匪案须相机图之61
三一 生性不能精明威猛63
三二 能勤能敬方能兴家64
三三 得赏三品顶戴65
三四 在军中声名极好66
三五 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67
三六 处兹大乱应藏身匿迹69
三七 危疑之际愈当澄心定虑69
三八 望不求近功速效70
三九 带勇以能打仗为要70
四零 目前须极力讲求濠工巡逻72
四一 长傲多言乃致败之端74
四二 勤奋自立始能兴家立业75
四三 须日夜巡守勿懈76
第二卷 训子家书79
一 读书写字不可间断79
二 勿浪掷光阴80
三 读汉书须通小学81
四 丁义方带书四篓82
五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具要82
六 读书须能函泳体察84
七 事难易宜有始终85
八 读经外尚须寻研史记87
九 纪泽看诗经注疏须作赋87
一零 示读诗经作赋诸事88
一一 须专心读书并写日记90
一二 读经宜常阅校勘记91
一三 论读书作文之要领92
一四 对长辈应尽爱敬之心92
一五 示写字用笔之法94
一六 析论书法派别95
一七 看书不可不择96
一八 作文宜先讲词藻98
一九 看经不可无恒99
二零 论今古文尚书99
二一 望抄《原才》等稿寄营100
二二 示学书法门径101
二三 详示作字换笔之法101
二四 嘱寄通鉴等书103
二五 欲稍有成须从有恒入手104
二六 时记勤敬二字105
二七 下半年再来营省觐105
二八 论读文选之要领106
二九 举止须重行文宜圆107
三零 写字作文总以圆润为主108
三一 派专人抵湖口注接110
三二 今日至渔亭遍走各营110
三三 时以予侄辈骄傲为虑110
三四 家中断不可积钱买田111
三五 举止要重发言要韧112
三六 饭后数千步乃养生要诀113
三七 释文中雄奇之道114
三八 写字宜常摹柳贴115
三九 安庆若克复大局必有转机116
四零 此间军事幸能化险为夷117
四一 长大后不可涉历兵间117
四二 可于省城雇人至家种蔬119
四三论书写篆字等事120
四四 加赏巡捕外戈什等人122
四五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久122
四六 论文字本原及目录分类123
四七 嘱女儿出嫁不可奢侈125
四八 寄银二百两为二女奁资125
四九 读韩公五言诗可细心体会126
五零 须读唐宋诗及明之小学127
五一 上海靠洋人助守无恙128
五二 函慰奔走烦劳129
五三 勉处事行之有恒130
五四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131
五五 贺纪鸿儿幸取县首132
五六 汉人词章皆精小学训诂133
五七 望作信教袁婿134
五八 戒勿沾富贵习气134
五九 吟诗作字可法陶潜王羲之等136
六零 行气为文宜揣摩韩公倔强137
六一 士卒多病迄未少愈138
六二 宁国失守殊堪忧虑138
六三 嘱再来营省亲139
六四 钻研古义望读顾江等六家之书140
六五 盼来此一叙以纾忧郁141
六六 诗文雄奇须立意脱俗142
六七 季叔葬事毕再来皖营143
六八 劝诫大妹三妹忍耐顺受143
六九 付去日记谕旨奏章等144
七零 尔读书有恒尚须作札记145
七一 望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146
七二 捻匪由湖北下窜安庆必须严防147
七三 凡岁考科考均应前注入场148
七四 诸女当教之孝敬翁姑丈夫149
七五 船行沿途不可惊动官长150
七六 勿忘先世之教悌勤俭150
七七 望一切以勤俭二字为主151
七八 洪秀全尸昨已挖出亲验152
七九 看孝陵卫伪天王府等处152
八零 如涉外事请予密作缄相告153
八一 李秀成已于初六正法153
八二 李臣典初二日死亡154
八三 蒙恩封侯沅叔封伯154
八四 诫勉力去傲惰二弊155
八五 望查三藩平回诸役各封几人155
八六 李秀成口供明日付回156
八七 因畏酷热应治之事多搁废156
八八李秀成供词可限三日刻成157
八九 积案甚多江西一案尤为繁难158
九零 改谢恩折二件今日拜发158
九一 拟明日登舟回皖159
九二 奉旨诸路将帅督抚免造册报销159
九三 告以赴芜湖行程160
九四 望以谦敬二字为主160
九五 江西讼案折已脱稿161
九六 速寄《书经稗疏》等书以便刊刻161
九七 子侄须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162
九八 近日至焦山镇江等处游览163
九九 奉母总以勤俭自惕163
一零零 批驻临淮先救皖北之急164
一零一 皖南各军闹饷竟日忧灼164
一零二 尽可就所看之书自摅所见165
一零三 淮河解围皖事已松166
一零四 告此间大水并询近况167
一零五 询沅叔病此时痊愈否168
一零六 古来文人均在气势上痛下工夫168
一零七 阅书须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169
一零八 已令郑兴仪由临淮回金陵171
一零九 谈闺女成婚之地171
一一零 如闺女在湘阴成婚日期不可改173
第三卷 持家家书175
一 求解楚善之艰危175
二 谈家事及同乡诸事176
三 国荃、甲三患病事177
四 谢买寿材及问婶母病179
五 告决不令九弟归家之由179
六 九弟刻已愧悔读书181
七 孙妇已产一女183
八 家无负累可喜183
九 望家中附茶叶大布来京185
一零 九弟病愈拟送归家186
一一 英军滋扰江苏187
一二 英军已陷镇江188
一三 详述九弟回家原因190
一四 禀黄河决口等事192
一五 禀对英赔款议和194
一六 遵谕节劳节欲节食195
一七 报平安兼谈京中人事196
一八 每年必漆寿具197
一九 恭庆祖父母双寿198
二零 接弟外出读书旨在和睦兄弟199
二一 禀大考翰詹事201
二二 详禀大考情况202
二三 收到家中寄来诸物204
二四 托带闱墨等物收到否205
二五 请详告叔父病情206
二六 诸弟总以看书为主207
二七 禀皮货保养收藏之法208
二八 禀已转补翰林院侍读209
二九 托带银、参及书回家210
三零 十四日新进士复试211
三一 托带归寿屏狼毫等物212
三二 希诸弟来京一游213
三三 禀身上热毒治法214
三四 热毒拟以清凉药退之215
三五 愿闻诸弟府考情形216
三六 江忠源送邓铁松灵柩回乡217
三七 禀四弟教纪泽读书218
三八 请勿以儿得差为望219
三九 禀参加考差之情形220
四零 禀六弟已得功名221
四一 六弟在国子监考到取列一百三名222
四二 诰轴令四弟送达223
四三 意欲觅地改葬祖母224
四四 愿闻办祖母丧事情形225
四五 盼勿劳苦过甚226
四六 郭雨三欲以女妻次孙227
四七 买附近田亩事请酌办228
四八 禀带银回家等事229
四九 改建房舍应适合居住230
五零 贺澄弟生子232
五一 述寄银物诸事234
五二 希追查正月十六日家信235
五三 思明年乞假归省236
五四 在京祭祖父238
五五 大人愿来京不胜欣喜240
五六 澄弟已出京归家241
五七 黄河决口诰封未到241
五八 纪泽订婚尚待商酌243
五九 拟绕道反乡245
六零 望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予245
六一 望时时自省247
六二 雄九去世余癣疾已愈248
六三 纪泽须多写信来249
六四 宜在家尽温清之职250
六五 濠沟宜细心巡守251
六六 望来助我252
六七 七月上旬有信可送吴城253
六八 家中应种蔬养鱼养猪栽竹253
六九 已为长男四女订庚254
七零 克吉后望来帮办255
七一 洪弟在家可留心学习256
七二 子侄辈读书宜加约束257
七三 三次书约九弟来建昌258
七四 宜和睦尽孝道259
七五 每得意时即有失意事260
七六 已折奏温弟殉节事261
七七 温弟遗骸经寻获262
七八 目下不宜起祠宇263
七九 切望沅弟速来264
八十 如闻我过错请函告265
八一 言坟墓建筑方式265
八二 温弟奉追赠为太常寺卿267
八三 请陈作梅至家看地268
八四 叔父丧礼以哀为主268
八五 治家有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诀269
八六 安庆亢旱近日大雨不止澄弟左右:270
八七 昨奉署两江总督之命271
八八 居家情意宜厚用度宜俭271
八九 初四日将赴祁门272
九十 纪泽等已到273
九一 徽州克复祁门等处平安273
九二 乱世婚嫁宜及时早办274
九三 以徽州危急为念275
第四卷 交友家书277
一 教诸弟进德修业277
二 谈诸友进修情形280
三 述立志之重要282
四 遵父命不作归计284
五 情愿人占我便益286
六 拟聘罗研生教子侄287
七 训练兵勇必须常讲常辩289
八孙福屡望附案一保290
九 切记久而敬之四字291
一零 二十一日抵江西省城292
一一 考妣改葬事不可缓293
一二 携归书籍望妥慎清理294
一三 哀漱六弃世295
一四 陈作梅将起程入湘295
一五 近日可移营进逼桐城296
一六 宁国危急不能住救297
一七 谢弟友爱关切之情298
一八 拟分别进攻庐州及宁国299
一九 函告挽胡林翼联300
二零 咨请湖北协解火药五万301
二一 粮弹均切望量入为出301
二二 唐鹤九所寄挽联极佳302
二三 拟于二月上半月赴金陵303
二四 曾香海不宜主东皋讲习303
二五 寄银二百两料理伯姊丧事304
二六 北岸处处吃紧上海军事顺利305
二七 最宜畏惧敬慎者乃方寸之地306
二八 金眉生不必遽荐307
二九 近世保人亦有多少为难处307
三零 青阳危在旦夕殊难保全308
三一 南坡翁即将赴金陵309
三二 杜小舫余一见即器重之309
三三 以后送礼不宜过厚310
三四 王开炳在此将重用之311
三五 弟贺万寿折业已代写312
三六 少荃于十七日到金陵313
第五卷 用人家书315
一 澄弟无须来营315
二 周凤山等与敌战况315
三 周李战改尚非大挫316
四 奏折奉准单衔奏事316
五 湘勇善战317
六 望代招水勇哨官318
七 诸弟不宜练团带勇320
八勉勤俭耕读321
九 随南翁理事足增识力322
一零 应听中丞及左季调度324
一一 军到吉安宜驻扎不动325
一二 应专注陆路不必兼筹水师326
一三 介曾纪仁投营326
一四 将才应具四大端327
一五 带勇以体察人才为第一329
一六 为事因专而精330
一七 介李卿云投效332
一八 居官以耐烦为要333
一九 宜以书常致次青334
二零 奉旨赴浙办理军务335
二一 克吉后请来吴会晤336
二二 日内可买舟东下337
二三 吉安克复希即来浙中相助338
二四 次青守玉山当优保之339
二五 将回驻弋阳340
二六 即日由云际关入闽342
二七 望即日驰至建昌一会343
二八 特派李承典往迎344
二九 望飞速来建昌一晤344
第六卷 处世家书347
一 问候母亲及叔父病347
二 孙纪泽读书甚好348
三 禀妹夫王率五还乡事349
四 在京为父母祝寿350
五 述不愿与欧阳结亲之故351
六 对邻里用钱宜松354
七 禀升翰林院侍讲学士355
八 今年未得差请勿忧356
九 可否以长女许袁家357
一零 长女已行纳彩礼358
一一 呈请晋封亲长360
一二 思归家省亲362
一三 大员之家望无涉公庭364
一四 行事宜谨慎366
一五 请勿过劳粗重事宜雇工为之367
一六 兄弟间当爱之以德369
一七 述在围较射情形372
一八 拟迎父母叔父来京奉养374
一九 赛中堂放粤西办兵事375
二零 拟办社仓以惠地方376
二一 诰轴日内即可发下378
二二 请即为纪泽订婚380
二三 告沿途注意事项381
二四 祖母殡事宜俭约385
二五 述军中不顺事端386
二六 要有勤俭人家气象389
二七 拟三路赴常德进剿390
二八 勉安分忍气391
二九 勉澄弟勿与闻外间事392
三零 居家以勤劳为要393
三一 表明无置私田之理395
三二 盼急来瑞州398
三三 盼以后勿常出门398
三四 拟日内赴瑞州军营399
三五 贺其予订婚400
三六 宜悉心忍耐401
三七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402
三八 贼中大纲紊乱403
三九 愧对江西绅士405
四零 民宜爱而刁民不必爱406
四一 性拙不善联络地方官408
四二 治军之道以能战为要409
四三 有用之物不宜抛散411
四四 弟之职分以战守为第一义412
四五 望询温弟败况413
四六 又派专人去灵温弟遣骸414
四七 乱世起屋不可太闳丽415
四八 温弟忠骸二月可到家417
四九 弟太辛苦须常服补药419
五零 以浮家泛宅事相商420
五一 带回祭幛等物421
五二 左宗高李次青日内可至421
五三 江南大营全军溃败422
五四 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字423
五五 心中常存爱民一念424
五六 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424
五七 工事筑妥员御援贼425
五八 主辱臣死分所当然426
五九 切勿玉成黄金堂起屋事426
第七卷 理财家书429
一 买楚善叔田业事429
二 收到家中信物430
三 迁屋及送银物诸事433
四 今年英军攻占乍浦434
五 告升翰林院侍讲435
六 禀国库短银查办事436
七 托人带银物至家437
八 陈持盈保泰之道439
九 为堂上请封章事已得诏旨440
一零 手示杜门谢客深为庆幸441
一一 禀五十两银钱之用法443
一二 拟每年寄银家用444
一三 思置义田以赡贫民445
一四 勉迁善改过修德读书447
一五 论官银亏空原因449
一六 示祖母大人去世安排家眷返乡事宜451
一七 日内酬应纷繁勉力支柱455
一八 已到家拜母灵456
一九 办理军务常动辄招尤457
二零 读经书须速点速读459
二一 以诚待人伪亦能诚460
二二 望克吉后速来营462
二三 子侄辈宜以敬恕教之463
二四 不悉温弟等确否冲出重围465
二五 拟作奠文以慰温弟467
二六 凯军在景德镇相持如故468
二七 寄银二百两回家469
二八 在黄州稍留待命470
二九 寄银三十两以贺岳母寿470
三零 感谢为泽儿等办喜事471
三一 牧云初九到营472
三二 作官要无官气而有条理473
三三 枞阳河口堵塞已批准473
三四 厘金已八成解弟营474
三五 朝廷于东南事眷念极重475
三六 复释解银口粮等475
三七 决计坚守不出浪战最好477
三八 询左军二十七日开仗否477
三九 抄寄南岸军情条议478
四零 以厘金之源将绝为虑478
四一 贼有日旺之势478
四二 东征局每月需饷三万金479
四三 广信之贼内犯已围建昌479
四四 鲍军先剿景镇以解余之困480
四五 望专心围攻安庆481
四六 援贼若未至试运米百石481
四七 景德镇近日将可克复482
四八 拟解二万金送弟处483
四九 不必买米济鲍朱二军484
五零 弁勇疲乏拟犒赏之484
五一 文书堆积犒银未到485
五二 提饷之事一言难尽485
五三 有银二三万可解弟处486
五四 今派人送钱五千串赴皖486
五五 江西来饷之处置487
五六 调鲍军由浔援瑞487
五七 祁休二万人未给分文488
五八 三千石米即舟送安庆489
五九 告银米分配案489
六零 银钱米依弟议分之490
六一 解银济各营之眉急491
六二 东征局米银钱竟未解来491
六三 建昌失守不能置之不救492
六四 多军如需钱当先解眉急493
六五 此间无银可协多军494
六六 十日内可解万金来此494
六七 今派船送万金至安庆495
六八 瑞奉贼可能窜回江苏495
六九 望细查解米从何处登岸496
七零 徽州当可坚守497
七一 弟妇仙逝望达观节哀497
七二 询广东解银收到否498
七三 必设法助以银米子药499
七四 和州巢县今年不征钱粮499
七五 守事既稳嗣当多济银粮子药500
七六 火药一项仍盼撙节500
七七 极念士卒守濠之苦501
七八 季弟榇二十日发引登舟502
七九 先解钱三万串与弟502
八零 解银四万两年内必到503
八一 日内池州等地警报纷至504
八二 望速调数营回雨花台504
八三 请改武职改京卿皆不便着笔505
八四 拟以三万银解弟处506
八五 饷项奇缺不宜作添兵之计507
八六 李世忠部不可盘据二浦508
八七 犒赏万金由弟酌分各部508
八八明日可凑齐万金专解质堂509
八九 先以自固为主不必急于合围509
九零 江西厘金近日颇有起色510
九一 权位二字总须推让少许511
九二 金陵各军平善苏州信息极好512
九三 将所需洋物械弹解往513
九四 解银三万先济鲍萧二军513
九五 若不力堵邻私淮盐将无售处514
九六 欲盐务兴旺须争还上游销路515
九七 解去火药望力求节省515
九八 余所虑不在缓厘在无实效516
九九 解银七万以示抚慰517
一零零 昨日解去银计五日可到518
第八卷 治军家书521
一 禀军中要务521
二 塔副将在潭大胜522
三 告各地胜败军情523
四 船只损伤亟须修整525
五 敌窜岳州等地525
六 湖北失守526
七 告近日陆军战况527
八 东南大局数日可定528
九 近日军心尚不安定529
一零 塔智亭连破敌营530
一一 水师焚烧百余敌船531
一二 水师破敌532
一三 母丧未除不敢受官职533
一四 虽享高名不敢骄奢535
一五 罗山湘营及水师失利537
一六 亲至江西整顿水师538
一七 办内湖水师已有头绪539
一八 盼打单眼铳数十百竿541
一九 期对子侄教之以勤542
二零 战局尚不能打出湖口543
二一 营中如常望多寄信来545
二二 带勇勿存畏难之念545
二三 樟镇大战数度获胜547
二四 纪译宜速就外傅读书548
二五 述近日官军战况550
二六 瑞郡官军屡获大胜551
二七 望率所部来瑞与温并军552
二八 援吉之行不得遽变553
二九 到吉安后宜守不宜攻554
三零 围城之法扎营不宜太近555
三一 目前不克抽拔数营赴吉556
三二 进兵须由自己作主556
三三 与敌相持日久最戒浪战558
三四 扎营不宜离城太近559
三五 治军须脚踏实地560
三六 军中戒惰漫喧杂之象561
三七 衢州解危563
三八 近日即赴河口进兵564
三九 拟率部进剿崇安564
四零 宜速来助我565
四一 闽中敌势渐松566
四二 六合溧水失守567
四三 望至湖口一会温弟567
四四 担心家乡遭遇兵事568
四五 以有诸贤弟为荣568
四六 胜克斋于天长败挫569
四七 奉谕赴蜀剿敌570
四八 以夔府之行否相商571
四九 景德镇相持如常571
五零 复奏兵力太单难以人蜀572
五一 拟八月带各营入蜀573
五二 鼎二侄殇不胜悼惜573
五三 谕旨催赴四川574
五四 谕允吾军会剿皖省575
五五 已拔营至黄梅576
五六 赴太湖围城尚未定局576
五七 贺沅弟移新宅577
五八 沅弟来时可带纪泽来578
五九 胡林翼援军获胜仗579
六零 近两日各路大捷580
六一 杭城已于三日克复581
六二 函商南渡事宜582
六三 土城合围应即兴办583
六四 湖北发捻交集甚为震恐584
六五 凯霆两军援宁解围584
六六 浙江危急不能救援585
六七 询各营柴米可济否586
六八 天津兵败洋鬼猖獗587
六九 近日悍敌皆来皖南587
七零 望飞缄希庵前来相助588
第九卷 为政家书589
一 升授内阁学士589
二 寄回圣赐袍褂590
三 得派武会试正总裁等591
四 禀升授礼部侍郎592
五 说明京察三项之内容593
六 以未得江西试差为憾594
七 皇太后丧已入内供办事595
八 敬体父训应公而忘私595
九 已兼署刑部右侍郎598
一零 堂上诰封599
一一 禀募勇御寇事601
一二 广东水师已到营602
一三 袁漱六放苏州府知府603
一四 江西办水师一切顺平604
一五 皖南设粥厅救济饥民605
一六 谈选将及盐务利弊605
一七 以四方兵端日增为忧607
一八 凡邻盐入我淮引地面当取重税608
一九 弟于盐务写来专信随到随办609
二零 饷盐招商刊刻新章不可不慎610
二一 论盐务及米粮运解611
二二 拟派员赴里下河等地办捐611
二三 函知天使致祭礼仪612
二四 徽州被围攻但保守无恙613
二五 不可轻易出头露面干预公事614
二六 当于极盛时预作衰时设想615
二七 少泉于初十日抵苏州616
二八 奉旨赴山东进剿月底起行617
二九 画配引地以销食盐始能便民618
三零 奉谕旨弟调湖北巡抚618
三一 沅弟到任须首重治兵自强619
三二 询顺斋一案是否中辍620
三三 虑严谴顺斋讼胜则后患方深621
三四 定十三日奏请开缺622
三五 此间亢旱如故麦秋全坏623
三六 右眼失明身体衰弱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