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罗贤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473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科概述1
第一节 民族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
第二节 民族史若干理论问题8
一 “民族”的基本概念问题8
二 “中国”概念的形成问题9
三 中华民族的含义及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问题11
四 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12
五 民族之间的战争问题13
六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14
七 以平等原则来研究民族关系史问题15
八 “边缘理论”与民族关系问题15
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的及社会功能16
一 民族史学的研究对象16
二 民族史研究的目的及其社会功能19
思考题22
第二章 先秦时期24
第一节 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24
一 史前与传说时期24
二 夏、商、周时期29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周边民族38
一 东夷39
二 南蛮41
三 西戎43
四 北狄45
思考题46
第三章 秦、汉时期48
第一节 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48
一 秦王朝的统一48
二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50
第二节 汉民族在“大一统”中形成52
一 华夏民族向汉民族的发展、转化52
二 汉民族族称的确定53
第三节 汉代北方诸民族56
一 匈奴56
二 乌桓60
三 鲜卑63
第四节 汉代东北诸民族66
一 夫余66
二 高句丽68
三 挹娄69
第五节 汉代西北诸民族71
一 氐族与羌族71
二 西域诸族75
第六节 汉代的西南夷81
一 滇83
二 夜郎84
三 哀牢与昆明85
第七节 江汉诸族86
一 武陵蛮与长沙蛮86
二 廪君蛮与板楯蛮87
第八节 百越诸族89
一 瓯越与闽越89
二 西瓯与骆越90
三 南越92
思考题9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95
第一节 三国政权及其民族关系95
一 曹魏与北方各族95
二 孙吴与山越民族97
三 蜀汉与南中民族98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99
一 匈奴族“汉”与“前赵”100
二 羯族“后赵”101
三 鲜卑族“前燕”102
四 氐族“前秦”104
五 淝水之战后北方少数民族诸政权106
第三节 拓跋鲜卑与北魏108
一 拓跋鲜卑之起源及代国之建立108
二 北魏的建立与发展110
三 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111
四 北方六镇起义及北魏王朝的崩溃113
第四节 敕勒与柔然114
一 敕勒114
二 柔然116
第五节 东北诸族118
一 沃沮118
二 勿吉119
三 室韦121
四 库莫奚122
五 豆莫娄、乌洛侯与地豆于122
第六节 西域诸族123
一 鄯善124
二 伊吾124
三 高昌124
四 焉耆126
五 龟兹126
六 于阗126
七 疏勒127
八 乌孙127
第七节 南方诸族128
一 蛮族128
二 俚族129
三 僚族130
四 傒族131
第八节 民族迁徙与融合132
思考题135
第五章 隋、唐时期137
第一节 隋、唐王朝的民族政策137
一 隋朝的民族政策137
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140
第二节 突厥143
一 突厥的族源及其兴衰143
二 突厥的社会状况146
三 突厥的文化149
四 沙陀150
第三节 回纥152
一 回纥汗国的建立152
二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154
三 回鹘汗国的崩溃与族人外迁156
第四节 薛延陀与黠戛斯157
一 薛延陀157
二 黠戛斯160
第五节 东北诸族161
一 靺鞨162
二 室韦166
三 奚168
第六节 吐谷浑169
一 族源及社会状况169
二 吐谷浑与唐朝171
第七节 吐蕃173
一 吐蕃的兴起173
二 吐蕃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176
三 吐蕃与唐朝178
四 吐蕃王朝的衰亡182
第八节 南诏183
一 南诏的兴起183
二 南诏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经济文化185
三 南诏与唐朝188
思考题191
第六章 宋、辽、金、西夏时期193
第一节 契丹194
一 契丹的兴起与辽朝的建立194
二 辽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8
三 辽、宋关系和辽朝灭亡202
第二节 党项204
一 党项族的崛起和西夏政权的兴亡204
二 西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8
第三节 女真212
一 女真族兴起与金王朝的建立212
二 女真社会的封建化及金王朝的覆亡214
三 金代女真族社会文化217
第四节 鞑靼等漠北诸部219
一 鞑靼诸部219
二 乌古与敌烈223
第五节 外迁后的回鹘224
一 高昌(西州)回鹘224
二 河西回鹘226
三 黑汗王朝227
第六节 吐蕃四王系及唃厮啰政权229
一 吐蕃四王系229
二 唃厮啰政权230
三 吐蕃佛教的复兴与发展233
第七节 大理国235
一 大理国的建立与发展235
二 大理国的经济与文化238
三 大理国与宋朝240
思考题242
第七章 元朝时期244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244
一 蒙古的兴起244
二 蒙古制度的建立和对外军事征服247
三 元朝的建立250
第二节 元代蒙古族社会经济与文化252
一 蒙古的社会经济252
二 蒙古的社会文化254
第三节 元代的色目人257
一 回回257
二 畏兀儿262
三 唐兀266
第四节 东北地区诸族270
一 蒙古的经略与元朝的设制270
二 契丹272
三 女真274
四 水达达、兀者、吉里迷、骨嵬和亦里于276
第五节 西蕃279
一 西蕃与蒙古的早期关系279
二 元朝对西蕃的施政281
三 元代西蕃社会284
第六节 云南、湖广等地诸族286
一 云南诸族286
二 湖广及东南沿海诸族292
思考题297
第八章 明朝时期299
第一节 蒙古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299
一 蒙古鞑靼部300
二 蒙古兀良哈部303
三 瓦剌305
第二节 满族(女真)308
一 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308
二 明朝统治下的女真诸部310
三 女真的统一和满族的形成311
第三节 回族314
第四节 畏吾儿317
一 明代前期的畏吾儿各部317
二 叶尔羌汗国321
三 社会经济与文化322
第五节 西番(藏族)325
一 明朝的治藏政策325
二 西番的经济与文化328
三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兴起329
第六节 西南、南方诸民族331
一 明朝统一两广、西南地区331
二 明朝对两广和西南地区的施政332
三 土司制度的完善与发展334
四 百夷与明朝“三征麓川”337
五 明代的彝族341
六 明代的苗族和徭族345
七 明代的黎族和高山族(东番夷)349
思考题352
第九章 清朝时期354
第一节 清朝统一全国354
一 统一过程354
二 清朝边政357
第二节 清代的满族360
一 社会组织与经济生活360
二 满族的分布及汉化363
三 文化与风俗366
第三节 清代的蒙古族370
一 清代蒙古诸部与清朝的政治关系370
二 清代蒙古的社会经济373
三 清代蒙古族的社会文化377
第四节 东北诸族380
一 鄂温克族380
二 鄂伦春族382
三 赫哲族383
四 达斡尔族385
五 朝鲜族386
第五节 清代回族及甘宁青诸族387
一 回族387
二 撒拉等其他西北诸族394
第六节 维吾尔族及新疆诸族400
一 维吾尔族400
二 哈萨克族等民族406
第七节 清代藏族413
一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413
二 社会经济与文化习俗417
第八节 川滇黔西南诸族419
一 清朝的统治和“改土归流”419
二 西南诸族422
第九节 中东南诸民族430
一 中南诸族430
二 东南诸族434
思考题438
第十章 辛亥革命后的边疆形势和民族关系440
第一节 社会的演变及边疆局势的动荡440
第二节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442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边政”444
一 中央政府对民族事务的管理444
二 民国时期的蒙古、西藏446
三 民国时期的新疆451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453
思考题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