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212595.jpg)
- 冯博琴,陈文革主编;程向前,李波,夏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23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
1.1.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网络系统1
1.1.2分组交换网络3
1.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4
1.1.4局域网5
1.1.5因特网时代6
1.1.6“三网”融合8
1.1.7下一代网络9
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1
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3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
1.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7
1.5.1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17
1.5.2计算机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19
1.6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20
1.6.1国际标准化组织20
1.6.2因特网标准化组织20
1.6.3电信标准化组织21
本章小结22
习题一2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3
2.1数据通信系统23
2.1.1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23
2.1.2数据通信过程24
2.2一些基本概念24
2.2.1数据与信号25
2.2.2信道26
2.2.3通信方式27
2.2.4传输方式28
2.2.5同步方式29
2.3传输介质31
2.3.1同轴电缆31
2.3.2双绞线33
2.3.3光纤34
2.3.4无线传输介质36
2.4数据编码38
2.4.1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39
2.4.2数字数据的调制编码39
2.4.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41
2.5信道复用技术42
2.5.1频分复用42
2.5.2时分复用43
2.5.3统计时分复用45
2.5.4波分复用45
2.5.5码分复用46
2.6数据交换技术49
2.6.1电路交换49
2.6.2报文交换50
2.6.3分组交换51
2.6.4快速分组交换52
2.7差错控制53
2.7.1差错起因53
2.7.2差错控制方法53
2.7.3常见的检错码55
2.8数据通信性能指标57
2.8.1时延与时延带宽积57
2.8.2误码率与误比特率58
2.8.3信息传输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59
2.8.4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60
本章小结62
习题二62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4
3.1网络体系结构64
3.1.1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64
3.1.2分层原理65
3.1.3基本概念67
3.2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74
3.2.1 OSI参考模型74
3.2.2 TCP/IP参考模型84
3.2.3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85
3.3五层网络参考模型87
3.3.1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87
3.3.2五层网络参考模型88
本章小结89
习题三89
第4章 因特网及其应用90
4.1域名服务91
4.1.1 DNS基本工作原理91
4.1.2 DNS服务器92
4.2远程登录93
4.3电子邮件系统94
4.3.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94
4.3.2简单邮件传送协议96
4.3.3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98
4.3.4电子邮件读取协议99
4.3.5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充101
4.4文件传输服务103
4.4.1 FTP的工作原理104
4.4.2 FTP命令和应答105
4.4.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105
4.4.4网络文件系统106
4.5万维网106
4.5.1超文本传送协议108
4.5.2 HTTP报文格式110
4.5.3万维网的缓存机制114
4.5.4 HTTP与SMTP的比较116
4.5.5超文本标记语言117
4.5.6浏览器的结构119
4.5.7万维网网站的软件架构121
4.6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123
4.6.1因特网的多媒体应用分类123
4.6.2开发因特网多媒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124
4.6.3音频和视频压缩125
4.6.4存储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126
4.6.5 IP电话130
本章小结132
习题四132
第5章 网络互连与因特网基础133
5.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133
5.2因特网接入技术134
5.2.1住宅接入网络135
5.2.2机构接入网络136
5.2.3移动接入网络136
5.3因特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137
5.3.1点对点协议137
5.3.2因特网的网络层与IP协议139
5.3.3因特网的IP路由技术143
5.3.4 ICMP协议151
5.3.5 ARP协议和RARP协议152
5.3.6 ARP与IP的交互153
5.3.7 ARP与DNS的比较155
5.3.8 IP地址的获取(DHCP)155
5.3.9 IPv6156
5.4因特网传输层协议159
5.4.1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160
5.4.2无连接的传输:UDP协议162
5.4.3面向连接的传输:TCP协议163
本章小结167
习题五168
第6章 局域网169
6.1局域网概述169
6.1.1局域网的特点和组成169
6.1.2局域网的技术特征171
6.1.3局域网体系结构171
6.2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74
6.2.1 CSMA/CD175
6.2.2令牌传递180
6.3传统以太网186
6.3.1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186
6.3.2以太网的物理层选项187
6.3.3 MAC帧格式188
6.3.4 MAC地址189
6.3.5同轴电缆以太网(10BASE5/10BASE2)191
6.3.6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193
6.3.7光纤以太网195
6.3.8全双工以太网197
6.4局域网扩展198
6.4.1在物理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198
6.4.2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199
6.4.3在网络层上进行局域网扩展200
6.5高速局域网技术201
6.5.1 100 Mbps快速以太网202
6.5.2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210
6.5.3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220
6.6无线局域网222
6.6.1无线网络的应用223
6.6.2无线局域网标准223
6.6.3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225
6.6.4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228
6.6.5新兴的802.11 n无线局域网231
6.7简单局域网的构建232
本章小结234
习题六234
第7章 广域网236
7.1广域网概述236
7.2公共传输系统及其接入技术238
7.2.1电话系统238
7.2.2 SONET/SDH光传输网络241
7.2.3 xDSL244
7.2.4 HFC(Cable MODEM)251
7.2.5其他宽带接入方法253
7.3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256
7.4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257
7.4.1 HDLC257
7.4.2 PPP260
7.5综合业务数字网260
7.5.1 ISDN的产生和发展260
7.5.2 ISDN服务261
7.5.3 ISDN协议262
7.5.4 ISDN的接入263
7.5.5 ISDN应用265
7.6数字数据网266
7.6.1 DDN概述266
7.6.2 DDN的特点267
7.6.3 DDN提供的服务267
7.6.4 DDN的接入268
7.7 X.25分组交换网268
7.7.1 X.25分组交换网概述268
7.7.2分组交换网的组成269
7.7.3 X.25分组层270
7.7.4 X.25网络的特点271
7.7.5 X.25网络的接入272
7.8帧中继273
7.8.1帧中继协议274
7.8.2帧中继的操作275
7.8.3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277
7.8.4帧中继的实现277
7.9异步传输模式278
7.9.1 ATM概述278
7.9.2 ATM的主要特性279
7.9.3 ATM协议280
7.9.4局域网仿真285
7.9.5 ATM的缺点286
7.10广域网、因特网和万维网之间的关系287
本章小结289
习题七289
第8章 常用网络设备291
8.1调制解调器291
8.1.1调制解调器的基本技术与相关标准291
8.1.2差错控制协议292
8.1.3数据压缩协议293
8.1.4流量控制293
8.1.5高速调制解调器293
8.2网络接口与网络接口卡295
8.2.1网络接口的技术体系类型296
8.2.2网络接口卡的功能297
8.2.3以太网卡的结构298
8.2.4以太网卡的配置参数298
8.2.5提高网卡性能的技术299
8.2.6网络接口卡的选用300
8.3中继器和集线器302
8.3.1中继器302
8.3.2集线器303
8.4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305
8.4.1传统以太网的问题305
8.4.2网桥306
8.4.3以太网交换技术和以太网交换机313
8.4.4虚拟局域网316
8.5无线接入点322
8.5.1概述322
8.5.2 AP的硬件323
8.5.3 AP的工作模式及应用323
8.6路由器326
8.6.1概述327
8.6.2路由器的结构327
8.6.3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过程328
8.6.4路由器与网桥的比较330
8.6.5无线路由器331
8.7第三层交换机332
8.7.1第三层交换的概念332
8.7.2第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333
8.7.3第三层交换的特点336
8.7.4第三层交换机的应用领域336
8.8网关337
本章小结338
习题八339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341
9.1概述341
9.1.1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341
9.1.2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342
9.1.3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344
9.1.4网络操作系统服务能力和性能的评估策略352
9.2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352
9.2.1 UNIX和Linux352
9.2.2 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362
本章小结371
习题九371
第10章 网络安全373
10.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373
10.1.1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373
10.1.2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375
10.1.3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375
10.2信息安全技术377
10.2.1数据加密377
10.2.2用户认证381
10.2.3数字签名383
10.2.4作业和交易的安全——加密技术应用案例385
10.3防火墙技术387
10.3.1防火墙的基本概念387
10.3.2防火墙体系结构388
10.3.3防火墙的类型391
10.3.4防火墙的应用396
10.4网络病毒398
10.4.1计算机病毒简介398
10.4.2宏病毒及网络病毒399
本章小结401
习题十401
参考文献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