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修辞学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11364.jpg)
- 王希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951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253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修辞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交际和修辞1
第一节 交际活动1
一 交际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1
二 交际活动的多样性2
三 交活过程中的矛盾4
第二节 交际效果9
一 交际效果和最佳效果9
二 信息差和效果差14
三 经济原则:保真度和冗余度18
四 适度原则20
第三节 修辞现象22
一 修辞和修辞现象22
二 修辞家23
三 修辞学家29
第一章 修辞学31
第一节 修辞学的定义和性质31
一 修辞学的定义31
二 修辞学是一门语言科学32
三 修辞学的价值37
第二节 修辞学和相关学科39
一 修辞学和语法学39
二 修辞学和逻辑学42
三 修辞学和语用学44
四 修辞学和文学47
五 修辞学和语体学49
六 修辞学和风格学51
第三节 修辞学的内容52
一 修辞学是一个学科群52
二 理论修辞学53
三 修辞学学54
四 实用修辞学55
第四节 修辞学的科学化57
一 修辞学的没落和复兴57
二 修辞学的科学化59
三 修辞学不是万能的61
第二章 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63
第一节 语言世界63
一 神奇的语言63
二 语言和言语68
三 缺漏性和不自足性70
四 语言世界的修辞:合格性原则73
第二节 从物理世界到语言世界75
一 语言是物理世界的反映75
二 语言是认识物理世界的模式77
三 物理世界和交际活动80
四 信息真实适量82
五 谣言谎言流言85
第三节 物理世界和修辞技巧87
一 准确和模糊87
二 息变格89
三 时变格93
四 空变格95
五 数变格96
第三章 文化世界和语言世界101
第一节 从语言世界到文化世界101
一 文化的定义101
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02
三 文化是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中介104
四 文化词语和词语的文化意义105
第二节 交际活动和文化世界109
一 交际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109
二 话语同文化背景的一致性110
三 美辞是汉文化的特点114
四 恶辞脏话粗话出口脏116
五 修辞以“诚”为本118
六 合作精神121
七 礼貌态度124
第三节 语言文字游戏和修辞格129
一 语言文字游戏129
二 顶针回环134
三 镶嵌离合藏词歇后137
四 反切141
五 析字析词143
第四章 语言世界和心理世界145
第一节 从心理世界到语言世界145
一 交际活动是一种心理行为145
二 心理联想149
三 潜意识和交际活动151
四 交际效果和心理世界154
五 话语同心理世界的一致性156
六 心理超常影响话语超常158
第二节 交际中的心理原则162
一 新奇求异性原则162
二 趋吉求同性原则166
三 首位原则和时效原则169
第三节 心理世界和修辞技巧172
一 通感现象172
二 视点和心理视点174
三 残缺和完形178
四 语病的生理和心理原因180
第五章 零度和偏离183
第一节 理论零度和操作零度183
一 理想化和面对现实183
二 理论零度184
三 操作零度185
四 语言世界的零度186
五 语言规范性原则187
第二节 理论偏离和操作偏离190
一 理论偏离190
二 操作偏离190
三 大偏离和小偏离191
四 语言世界的偏离192
五 物理世界的零度和偏离194
六 文化世界的零度和偏离195
七 心理世界的零度和偏离198
第三节 零度和偏离的统一199
一 正偏离199
二 负偏离200
三 正负偏离的对称性和多样性201
四 正偏离和负偏离的相互转化203
五 零度和偏离的统一和转化207
第六章 显性和潜性212
第一节 显性和潜性的对立212
一 显性现象212
二 潜性现象214
第二节 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219
一 语言=显性语言+潜性语言219
二 显词和潜词220
三 显句和潜句222
四 显义和潜义224
五 零度潜语言和偏离潜语言225
六 潜性语言的显性化227
第三节 显性修辞学和潜性修辞学230
一 显性修辞学230
二 创新之路:潜语言的开发和利用232
三 潜性修辞学234
四 潜性修辞学的单位237
五 潜性修辞学和演绎法242
六 超前性显性化和滞后性显性化244
七 转品格245
第四节 语言预测学和修辞预测学247
一 语言预测学247
二 修辞预测学252
第七章 同义手段257
第一节 意义和同义257
一 意义和意义的运动257
二 同义手段259
三 显同义手段和潜同义手段264
四 正同义手段和负同义手段265
五 同义手段和多义现象267
第二节 四个世界的同义手段268
一 语言世界的同义手段268
二 物理世界的同义手段269
三 文化世界的同义手段273
四 心理世界的同义手段278
第三节 同义词语和同义句式279
一 语言同义词语279
二 言语同义词语280
三 四种句子284
四 四种同义句288
五 转换分析和同义句研究292
第四节 同义手段的选择296
一 同义词语选择的规则296
二 同义句式的搭配299
三 语体选择301
四 风格选择302
五 同义手段选择的艺术304
第八章 语言环境308
第一节 语言环境的定义、功能和分类308
一 语言环境的含义308
二 语言环境的功能310
三 语言环境的分类316
第二节 语言内的语境317
一 小语境的层次性317
二 零度搭配和偏离搭配320
三 小语境的语句衔接322
四 残缺和跳脱格325
五 意象格327
第三节 非语言语境329
一 物理世界的语境329
二 文化世界的语境330
三 心理世界的语境333
第四节 语境的零度和偏离335
一 话语同语境的一致性335
二 语境偏离和语境差337
三 语境和歧义339
四 语境的创造340
第九章 得体性原则342
第一节 得体性——修辞的最高原则342
一 得体性的地位342
二 得体性是对语言环境的适应度345
三 得体性的层次347
第二节 微观的得体性353
一 语音得体性和声韵美学353
二 韵律356
三 节律361
四 声律366
第三节 宏观的得体性368
一 场景368
二 自我和对象371
三 性别和得体性377
四 话题和前提380
五 委婉384
六 避讳和禁忌390
第四节 得体性的偏离和创新392
一 得体性和语文评论392
二 得体性的偏离和创新395
三 得体性和美质原则396
第十章 修辞格401
第一节 修辞格的定义和功能401
一 修辞格的定义和性质401
二 修辞格的功能405
三 修辞格的中性化特征409
四 修辞格和同义手段410
五 修辞格在修辞学和语言学中的地位411
第二节 修辞格的内容和分类413
一 修辞格的发展和演变413
二 修辞格的分类415
三 修辞格的组合和化合418
第三节 基本修辞格420
一 比喻420
二 比拟同语撇语429
三 对偶432
四 对照衬托排比递进错综反复438
五 双关反语夸张444
六 借代449
七 问语452
第四节 负辞格和消极修辞455
一 负辞格455
二 消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学457
第十一章 语体462
第一节 语体的定义、功能和分类462
一 语体的定义462
二 语体的功能464
三 语体的分类465
第二节 语体的特征466
一 日常会话语体的基本特征466
二 日常会话语体的技巧469
三 公文事务语体的特征472
四 学术科技语体476
五 报刊媒介语体481
六 文艺审美语体484
第三节 语体的偏离和创新491
一 语体的偏离491
二 语体的渗透和交融492
三 语体发展和丰富493
第十二章 风格494
第一节 风格的定义和类型494
一 风格的定义494
二 语言风格498
三 话语的民族风格502
四 言语风格503
五 表现风格506
第二节 风格类型的特征510
一 刚健和柔婉510
二 藻丽和平实512
三 明快和含蓄514
四 简洁和繁丰516
五 严谨和疏放517
六 庄重和诡奇519
七 典雅和通俗522
第三节 风格的偏离和创新525
一 风格的偏离525
二 风格的创新527
参考文献529
后记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