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学和数学的比较 物理学基础的抽象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理学和数学的比较 物理学基础的抽象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211304.jpg)
- 刘博文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2778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物理学-对比研究-数学 数学-对比研究-物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学和数学的比较 物理学基础的抽象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理论的价值和基本问题1
1·1 比较最终落实于抽象实验1
1·2 我们对实验了解仍极肤浅3
1·3 实验应占多高地位4
1·4 物理学和数学比较前的说明6
1·5 比较1:工具精确化和最终图象破产(上)8
1·6 比较1:工具精确化和最终图象破产(下)12
1·7 比较2:实验理论和自然界理论的区别15
1·8 比较3:计算的能行性和实验的能行性18
1·9 比较4:物理学想象力和实验规则(上)20
1·10 比较4:物理学想象力和实验规则(下)25
1·11 从四个比较得到的收获29
第二章 坏实验理论背后是坏物理学31
2·1 缺陷对发展物理学至关重要31
2·2 坏实验理论背后是坏物理学32
2·3 比较5:数学的严格性和物理学的严格性35
2·4 缺陷一:基本概念被随意删减实质内容39
2·5 比较6:严格性禁止通俗语言定义42
2·6 缺陷二:最基本概念使用通俗语言47
2·7 比较7:排除通俗语言未必就严格51
2·8 缺陷三:物理专有判据的欠缺54
2·9 物质形态的普遍特征不足够56
2·10 比较8: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自知力60
2·11 远实验职业集团日渐得势64
2·12 心理压力和该有的自信心67
2·13 实验理论是最纯洁的领域69
2·14 比较9:推理回归数学和实验被逐出物理学71
2·15 本章小结74
第三章 实验理论的特点和应遵循的科学原则77
3·1 比较10:不应指望结构相同77
3·2 比较11:不应指望内容奇特81
3·3 比较12:工具理论需要概括力而非想象力84
3·4 表达事实而不是创造假说87
3·5 诚实是应遵从的职业准则89
3·6 不该用带物理解释的数学家定义90
3·7 严格化抽象实验理论的轮廓93
第四章 实验的三个基本定义95
4·1 对本章内容的预先说明95
4·2 实际实验、真实验和假想实验的区别性定义96
4·3 比较13:严格性和日常语言的使用98
4·4 广义实验和数值实验100
4·5 比较14:数学家怎样把计算抽象化102
4·6 实验的定义106
4·7 对象和它的两个普遍类110
4·8 比较15:数学家怎样处理原始定义的直观涵义112
第五章 物理学的永恒真理—抽象实验公理和规则(上)115
5·1 应从狭隘的专业方法转到普遍科学方法115
5·2 比较16:数学和物理学的永恒真理117
5·3 比较17:最深刻的原理是最简单的119
5·4 公理组Ⅰ:基础公理122
5·5 对公理组Ⅰ的说明123
5·6 公理组Ⅱ:能行实验、广义实验和自然界理论的关系公理125
5·7 对公理组Ⅱ的说明128
5·8 公理组Ⅳ:物理陈述的“真”的公理130
5·9 公理组Ⅳ的说明和实验系统的非演绎性132
5·10 比较18:科学化程度偏低在“真”的处置上134
第六章 物理学的永恒真理—抽象实验公理和规则(下)139
6·1 比较19:系统的全部应有结果不一定来自演绎139
6·2 规则Ⅱ:普遍能行实验类的类特征导出规则141
6·3 比较20:学科原理多由学科归纳产生142
6·4 比较21:数学和物理学里的归纳145
6·5 公理Ⅲ—3149
6·6 公理Ⅳ—3150
6·7 关于实验公理的一些结论(上)151
6·8 关于实验公理的一些结论(下)152
第七章 实验标准和参照系155
7·1 比较22:认真总使过份美好方案破产155
7·2 使实验标准抽象化的原则158
7·3 能行实验类标准的第一类特征161
7·4 能行实验类标准的第二类特征162
7·5 对第二类特征的说明165
7·6 能行实验类标准的第三类特征167
7·7 时空标准参照系的抽象化定义169
7·8 爱因斯坦和柏格曼的参照系的缺陷171
7·9 比较23:数学家也不敢把不能行的东西当作基础173
7·10 应使参照系概念回到能行性上来177
第八章 抽象能行实验的分类180
8·1 比较24:分类的理论价值180
8·2 抽象实验分类的分离特征182
8·3 直接实验类和间接实验类183
8·4 可直接化实验类和片面实验类184
8·5 宏观递归实验类186
8·6 微观实验和宏观实验的类属187
8·7 微观实验分类的归纳产生188
8·8 现代物理学家和古典物理学家的区别194
第九章 原有参照系和微观物理学的不完全性197
9·1 诚实是做实验学问的第一要旨197
9·2 比较25:数学的不可判定性和物理的不可检验性199
9·3 半能行参照系和事件的定义202
9·4 原有参照系和原有实验室系统203
9·5 不可检验性和不完全性的定义205
9·6 微观物理理论的不完全性206
9·7 比较26:数学的和物理学的不完全性207
9·8 能行量和原有量的对应211
9·9 爱因斯坦的完全性概念不触及灵魂215
第十章 物理学家的坏习惯218
10·1 基础物理学面临崩溃亟需反省218
10·2 批评要落在赤裸裸的要点上219
10·3 坏习惯一:把基础推给哲学和数学221
10·4 坏习惯二:在乏数据领域放纵空想224
10·5 坏习惯三:轻视严格性226
10·6 反省的小结227
第十一章 物理学家应向现代数学学习的思想精华229
11·1 仅知道使用数学范例的时代已经过去229
11·2 几千年数学的思想精华:抽象和能行232
11·3 精华三:工具包含于基础并要精确化234
11·4 精华四:系统的等价类和成员范围236
11·5 精华五:对绝对形象的否定239
11·6 现代物理学的科学水平比数学落后了多远243
11·7 物理学和数学的价值观245
11·8 爱因斯坦的物理思想是老古董吗249
11·9 物理学家是“叶公”吗又“龙”是什么253
第十二章 实验室和实验室系统间的关系256
12·1 比较27:数学重建的教训和物理学基础的建立256
12·2 基本技术方法仍是抽象化和分类259
12·3 最普遍的实验室系统类260
12·4 实验室的等价类263
12·5 能行实验室的子类264
12·6 不等价实验室间的关系266
12·7 关于不等价实验室的假说268
12·8 物理学家纵容江湖假说的时代应结束了269
第十三章 希尔伯特第6问题的物理学公理化问题的解273
13·1 希尔伯特第6问题和它的研究现况273
13·2 澄清一:原文那些内容有实质意义276
13·3 澄清二:希尔伯特等人工作的偏向和障碍279
13·4 澄清三:欧几里得模式和拓扑学模式282
13·5 澄清四:第6问题的题意是什么284
13·6 第6问题的难点和对改题主张的批评289
13·7 第6问题的逼近式分解和解题方案292
13·8 物理学公理的存在性294
13·9 比较28:物理学基础和数学基础的相似结构296
13·10 关于比较的感想300
附录 抽象实验和希尔伯特第6问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