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124958.jpg)
- 梁素娟,杨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6730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人间交往-社会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2
闻名于心理学界的“感觉剥夺”实验—剥夺人际交往的机会是对身心的莫大伤害2
从囚徒和修道士的精神痛苦说开去—恐惧和不安引起亲和动机4
在成就动机的指引下,她展开了一系列的“应酬”—成就动机的强弱决定人际成效的高低7
马克·吐温: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赞许动机对社交活动的成败有直接影响12
第二章 在社交中如何理解和认知他人18
难堪的面试之后却赢得了一个不错的职位—认识他人的“社交知觉”的形成18
当今是一个一两秒钟决定命运的时代—社交印象是以知觉形象为基础的有机结合20
索菲亚·罗兰:你的服饰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仪表是无形的社交语言23
诸葛亮的相人玄机—表情是一种“世界语”26
柳传志的话语速度判人法—言为心声,从言语中透析他人心理30
正性谎言、中性谎言、负性谎言—说谎是一场动员全身器官的共同演出33
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人们对陌生人和熟人套用不同的评价标准36
第三章 在社交中如何吸引他人46
高山流水&割席断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46
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弥补自己性格特征的人交往—“郎才女貌”是对异性伴侣互补吸引的最佳诠释50
亚里士多德: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外貌作为人际吸引的因素并不公道53
教师与学生、领导与秘书较容易建立密切关系—越接触越有好感的“曝光效应”57
“远亲不如近邻”的心理学解释—空间距离影响着友谊的建立59
获得友谊的最好方式是:热情友善地称赞他人—互逆性让我们通常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61
哪些品质决定了你是受欢迎还是受排斥—个性品质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64
心理学家阿伦森的实验给人们的启示—能力出众却有一些小错误的人更具吸引力68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氛围影响交往效果71
第四章 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76
心理学家的情境实验将“母子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婴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依恋是成人人际关系的缩影76
讳莫如深VS无话不谈—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度78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各不同—“刺猬哲学”需要我们拿捏最佳的社交距离81
物质满足代替不了人的情感需要—投资感情比投资金钱更能征服人心85
空姐的“十二次微笑”使乘客的投诉变成了表扬—绽放迷人的笑容是赢得他人好感的法宝88
两个秃头面对揶揄时的不同反应—幽默是个性,更是能力90
如何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增强与他人亲密感的社交技巧93
对家人话多,对外人话少的人不在少数—众多的心理设防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96
初涉社交圈的人常犯的错误:“好事一次做尽”—避免“心理卷入程度过高”使双方心灵窒息98
如何成为单位里受欢迎的人—与同事和谐相处五原则100
接与不接男同事电话的苦恼—处理好异性同事关系,维护家庭和事业的平衡103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症下药,与讨厌的同事相处105
第五章 在社交中改变他人行为110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块疤”的心理成因—“乐道人之善”是悦纳他人的第一步110
重用一个犯错误不知悔改的员工会发生什么—“人类就是被这种玩具(虚荣)统治着”114
一位“太傻了”的店主赢得了运输公司老板的青睐—恪守信用才能使他人信服117
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为何不约而同地都回赠了卡片—互惠是人类社会交易和交往存在的法则120
社会心理学对家庭妇女的实验得出了怎样惊人的结论—理智上难以解释的“进门槛效应”122
不妨提一个更大的要求更容易成功—在拒绝别人的请求之后做出的让步125
一个扮演乞丐的实验带来的启示—寻求别人帮助时,要先引起对方的兴趣128
第六章 社交中的人际影响132
第五位被试者为何偏要做出和别人一样错误的回答—为了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的随大溜132
备受争议但设计巧妙的个人对权威的服从实验—压抑个人情绪而服从权威135
洪川大师“糟糕的”84幅后才造就了“神品”—社会助长VS社会干扰139
无处不在演绎着的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寻求公平的心理产生1+1+1<3的“社会懈怠”143
面对生命的呼救,38人作壁上观—集体性坐视不管的“旁观者效应”145
一位女大学生带来的奇妙变化—“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异性定律149
信以为真的欣喜之后是彻底失望—流言只传给那些和传播者有密切关系的人151
第七章 影响人际交往的态度156
为何人们常把大款和“脑满肠肥”联系在一起—无论社会多么进步,偏见总会像瘟疫一样蔓延156
被误读的七国人性格描述—偏见的认知来源于刻板效应159
共同的危机拉近了黑人和白人的距离—竞争或合作的处境影响相互的态度161
普希金过早离开人世的秘密—警惕交往中的“晕轮效应”163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结—走出“投射效应”的误区166
第八章 妨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174
病房中的他失去了伙伴,也失去了领略风景的机会—摆脱自私的羁绊,收获快乐与富足174
永远不再需要蝴蝶结—自卑感是对人生兴奋、乐观、开朗的最大抑制177
从名校大学生到被开除学籍的命运—嫉妒害人又害己183
蜈蚣的自以为是: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真正要做的不是远离欲望,而是摆脱贪婪引起的痛苦186
省吃俭用买来奢侈品能提升你的“地位”吗—虚荣让人生活在表演中189
因解不开的心结而卧床不起—攀比让人生的天平失衡191
被冷落的郑袖靠“智慧”重新夺回楚王的宠爱—怀着爱心吃菜比抱着怨恨吃肉好得多195
培根:猜疑之心如同蝙蝠,它总在黄昏中起飞—猜疑是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198
40%的美国人在名人、权威面前会手心出汗、词不达意—恐惧是带着镣铐跳舞201
50%的中国人在成年后仍会感到羞怯—对自己的过度关注会错过很多风景206
完美,一座令人向往的宝塔—人生的各种不幸皆由追求完美所致210
《圣经》中的“约拿”:面对向往的荣誉,选择了逃避—“约拿情结”是人际交往的大敌212
后记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