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突与选择 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冲突与选择 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
  • 杨寿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4129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冲突与选择 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全书构思概述1

第一编 哲学的终结——反形而上学的转向1

第一章 形而上学是非科学的哲学2

一 哲学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拒斥形而上学2

二 形而上学不是求知求真的认识论体系6

三 科学的世界观同形而上学体系的根本对立14

四 形而上学陈述是虚假的无意义的17

五 对反形而上学的质疑与反驳23

第二章 思辨哲学的没落与科学哲学的兴起28

一 思辨哲学追求普遍性及其错误28

二 思辨哲学寻求知识的绝对确定性及其逻辑上的误区30

三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没落34

四 科学哲学的兴起及其功能性的知识观35

第三章 艺术形而上学取代哲学形而上学39

一 日神艺术的形而上学慰藉40

二 酒神艺术的形而上学冲动45

三 苏格拉底的理性形而上学49

四 虚幻的道德形而上学54

第四章 以基础存在论反对无根本体论62

一 此在是基础本体论研究对象62

二 此在寓于世界之中71

三 “无”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79

四 形而上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88

第五章 哲学的终结,“非哲学”的登场92

一 “非哲学”反对哲学中的基础主义,倡导哲学多元化93

二 “非哲学”反对封闭的同一性思维,倡导开放的多样性思维96

三 “非哲学”反对整体性,主张个体性106

四 “非哲学”反对哲学理性化、概念化,主张哲学与诗同属一个领域110

五 “非哲学”反对哲学“独白”,倡导“对话”112

六 “非哲学”的是与非115

第二编 斯芬克斯之谜——非理性主义的转向119

第一章 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向120

一 理性的危机120

二 人的危机122

三 非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126

第二章 生命意志就是世界129

一 世界是意志的客观化129

二 世界是神秘的“实在”135

第三章 本能欲望是人的本质140

一 现代人本主义的立足点140

二 “无意识”是人的真实本质142

三 人神秘的意识流149

一 理性主义的认识方法的局限153

第四章 以直觉和信仰把握世界153

二 直觉主义与时间绵延155

三 神秘的直觉与“实在”161

第五章 非理性主义的价值观和历史观164

一 对传统道德观的否定164

二 非理性的价值观的确立168

三 人类文明史是本能欲望被压制的历史170

四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神秘的173

第六章 后现代哲学非理性主义的新特征177

一 以功能的非理性取代实体的非理性177

二 以解构的非理性取代建构的非理性187

三 以有意识的非理性状态取代无意识状态的非理性195

第三编 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语言的转向205

一 形而上学的根本来源是语言上的混乱206

第一章 哲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语言批判206

二 科学的“基础危机”与语言密切相关212

三 哲学变革的逻辑结论213

第二章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217

一 语言并不是神秘的现象217

二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18

三 语言必然要与事实发生关系221

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225

第三章 人是符号的动物236

一 符号功能是人的本质特征236

二 符号创造各种形式的文化,组成人的世界238

三 “人是符号的动物”的历史意义246

第四章 语言是存在的家252

一 在和说252

二 说和诗255

第五章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几个问题研究的新进展259

一 摹状词理论259

二 真理理论265

三 内涵理论269

四 意义的结构273

五 可能的世界276

六 语用学280

第四编 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的转向28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286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渊源286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29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295

一 以实践观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295

二 以实践观考察人类社会历史298

三 以实践观揭示人的本质特征305

四 实践纳入认识论309

第三章 实践的转向是哲学理论的重大变革312

一 哲学研究主题的变革312

二 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316

三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18

四 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319

第五编 人非上帝之骄子——反主体主义的转向324

第一章 骄子的历程327

一 骄子与科学相伴而生结伴而行327

二 骄子植根于理性的渊源表现为主体性的膨胀332

第二章 人非骄子337

一 科学使宠儿变为真正的骄子337

二 天人一体340

三 骄子失宠348

第三章 从骄子到弃子351

一 无家可归351

二 骄子的沦落355

第四章 走出骄子的误区364

一 提倡交往的“合理性”364

二 从技术统治到审美解放367

简要评说——结束语374

一 “转向”与继承374

二 “道”与人生376

三 理性与非理性378

四 语言与世界382

五 “消解”与发扬384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