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诉讼 修改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诉讼 修改版
  • 程永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 ISBN:780011142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专利权法-行政诉讼(地点: 中国) 行政诉讼-专利权法(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诉讼 修改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专利行政案件及其种类3

一、专利行政案件及其特点3

(一)专利行政案件3

(二)专利行政案件的特点3

二、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5

(一)以中国专利局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6

(二)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10

第二章 专利行政案件的审理15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5

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参加诉讼17

三、审判内容以行政决定范围为限19

四、被告负有举证责任20

(二)鉴定的方式24

(一)鉴定人员的选择24

五、对发明创造的鉴定问题24

(三)鉴定人员在诉讼中的地位25

六、审理专利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25

七、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有一审管辖权26

第三章 专利管理机关的执法地位问题27

一、专利管理机关及其职能27

二、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纠纷的范围28

三、专利管理机关的执法地位31

专利侵权诉讼37

第四章 专利侵权的判定37

一、专利侵权的概念37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特征37

(一)对权利要求的解释40

三、保护范围的确定40

(二)侵权判断的基本准则42

(三)禁止翻悔原则54

(四)“部分侵权”存在与否55

(五)说明书在专利侵权判断中的作用57

(六)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确定58

第五章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几种情况64

一、专利权用尽原则64

二、在临时过境的交通工具上使用专利的行为65

三、非生产经营目的的使用66

四、非故意的行为66

(一)什么是先用权67

(二)先用权的条件67

五、先用权原则67

(三)先用权的确认72

(四)先用权人的权利76

(五)先用权与新颖性76

(六)先用权的举证责任78

第六章 间接侵权79

一、什么是间接侵权79

二、间接侵权的基本特征80

三、间接侵权的表现形式82

四、间接侵权的处理84

第七章 重复授权87

一、什么叫重复授权87

二、重复授权的产生88

三、重复授权的违法性89

四、怎样处理涉及重复授权专利的侵权纠纷90

五、防止故意用重复授权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93

第八章 反诉专利权无效95

一、反诉专利权无效的特点95

二、提出反诉有无期限限制97

三、反诉请求向谁提出98

四、人民法院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衔接102

五、侵权诉讼要否中止审理104

六、对以反诉为手段拖延侵权行为的处理106

七、专利权无效对侵权判决的影响108

八、发生权利冲突怎么处理110

第九章 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112

一、假冒他人专利112

二、假冒他人专利罪115

三、冒充专利116

第十章 专利侵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18

一、停止侵权118

二、赔偿损失121

三、消除影响129

四、赔礼道歉129

第十一章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131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131

二、诉讼时效的分类131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132

四、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133

一、当事人问题141

(一)合格的原告141

第十二章 专利侵权诉讼的几个程序问题141

(二)谁作被告145

二、举证责任问题145

三、专利侵权诉讼的地域管辖问题150

第十三章 怎样对待专利侵权153

一、收集证据、核查事实153

二、分析证据、作出判断154

三、对专利权本身重新评估155

四、侵权警告156

五、解决纠纷的途径158

六、起诉时机的选择160

第十四章 被指控侵权的对策162

一、充分利用检索,做到胸中有数162

(一)分析对比163

二、分析对比,决定对策163

(二)几种主要对策164

1.利用和解和调解164

2.据理反驳164

3.利用撤销专利权或反诉专利权无效程序165

专利权属诉讼171

第十五章 专利申请权纠纷171

一、什么是专利申请权171

二、专利申请权的特点172

三、专利申请权纠纷的种类172

(一)关于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纠纷173

(二)关于谁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纠纷176

(三)关于协作(合作)完成或者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谁有权申请专利的纠纷177

(四)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是否提出专利申请的争议180

(五)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因奖金、报酬而发生的争议181

第十六章 专利权归属纠纷184

一、什么是专利权归属纠纷184

二、专利权归属纠纷与专利申请权纠纷的区别185

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186

第十七章 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187

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187

二、判断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法律依据187

三、实践中应当划清的一些界限188

(一)技术方案完成日与专利申请日189

(二)什么是发明人的“本职工作”190

1.业务(经营)范围与本职工作191

2.厂长职权与本职工作192

3.各类专业人员与本职工作194

4.“利用上班时间”是否属于本职工作195

(三)发明人的“本单位”如何认定195

(四)关于“本单位交付的任务”201

(五)关于“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202

(六)关于“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204

(七)一个典型案例206

四、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问题214

(一)“非职务发明证明信”的证据效力214

(二)发明人易名的认定与处理216

(三)在诉讼中,专利权人死亡怎么办218

(四)对“祖传秘方”专利权属的判断219

第十八章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判断222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判断222

二、共同发明人的判断224

三、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与共同发明人的区别227

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29

(一)发明人与申请人不能混淆229

(二)发明人之间就署名顺序发生争议怎么办230

(三)发明人死亡,谁代替其主张权利231

(四)关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争议,应当以谁作为被告231

第十九章 专利权共有233

一、专利权共有的法律特征233

二、共有专利权的特点234

三、共有专利权的产生236

四、共有专利权的几种主要形式237

(一)依合同约定产生的共有237

(三)实际合作形成的共有242

(二)协商共有242

五、专利法第六条、第八条可否并用244

六、“灰色区域”论问题245

(一)“灰色区域”论概念的引出245

(二)“灰色区域”的两种含义245

(三)“灰色区域”论在理论上的依据246

(四)将发明归属“灰色区域”的利与弊247

(五)两个“灰色区域”的典型案例248

(六)现实的办法256

第二十章 审理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258

一、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管辖258

二、行政决定与审判的关系259

三、是否需审查专利权的“三性”260

四、当事人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怎样处理260

五、专利权归属纠纷与专利侵权纠纷可否合并审理261

六、专利权属纠纷中的第三人问题264

七、性质不同的专利申请权纠纷应当分案审理269

八、专利权属纠纷的诉讼时效270

九、能否以调解方式结案274

专利合同诉讼279

第二十一章 专利技术转让合同279

一、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概念279

二、法律适用279

第二十二章 专利权转让合同281

一、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概念281

二、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内容281

三、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283

四、专利权转让合同成立的条件283

五、违反专利权转让合同的责任284

六、专利权被宣布无效对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影响285

第二十三章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286

一、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概念286

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内容286

三、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287

四、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成立的条件288

五、违反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责任288

第二十四章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290

一、专利实施的内涵290

二、专利实施的方式291

(一)自己实施291

(二)许可他人实施293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及其内容294

(一)独占实施许可合同303

四、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303

(二)排他实施可合同304

(三)普通实施许可合同305

五、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309

六、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责任311

(一)转让方违反合同的责任311

(二)受让方违反合同的责任311

七、审判中的几个问题312

(一)对合同标的——专利技术的鉴定问题312

(二)在合同纠纷诉讼中,第三方提出侵权诉讼如何处理316

(三)在合同纠纷诉讼中,有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合同纠纷要否中止审理319

(四)在合同纠纷诉讼中,第三方提出权属争议如何处理320

(五)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只在该项专利权存续期间有效321

(六)专利合同的诉讼管辖323

第二十五章 专利申请阶段的技术转让合同324

一、专利申请阶段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概念324

二、专利申请阶段的技术转让合同的种类324

三、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6

(一)如何确定案由326

(二)专利申请阶段的技术转让合同的独占性或排他性许可326

(三)将“正在申请专利的技术”作为“专利技术”转让,如何认定合同效力327

第二十六章 无效专利合同的确认及其处理332

一、无效专利技术合同332

二、几种不能轻易认定无效的技术合同337

三、对无效专利技术合同的处理原则340

主要参考文献342

出版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