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后世界经济的转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战后世界经济的转换](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83298.jpg)
- (日)久保新一著;张玉新等译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0914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后世界经济的转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译版序/薛敬孝1
中译版序言/久保新1
前言1
第一章 ME化与NIES化的分析角度1
一、围绕东亚NIESW说的探讨3
(一)围绕东亚NIES研究的两大潮流3
(二)从国际经济论方面的探讨5
(三)从国民经济论方面的探讨8
二、关于日本、东亚NIES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14
(二)关于半封建、殖民地的基础15
(二)大陆周边的半岛、岛屿国家及地区23
三、日本、东亚NIES经济发展的世界史条件25
(一)日本、东亚与欧美在历史发展上的差距25
(二)冷战体制的前哨基地27
第二章 冷战体制解体过程中的力学和日本、东亚NIES——ME化在亚洲式基础上的植根与展开38
一、冷战体制解体办一阶段与二个力学40
(一)冷战体制解体第一阶段及其原因42
(二)冷战体制解体过程的力学44
二、新冷战与里根经济政策58
(一)从军缓到新冷战58
(二)美国产业的再构筑59
(三)里根的经济政策与东亚NIES60
(三)高技术摩擦与日美结构协议,对NIES特惠关税的废止60
三、冷战体制解体第二阶段与解体力学的结束62
(一)冷战体制解体第二阶段与汇率调整63
(二)日美经济逆转与资产涨价64
第三章 美国产业的企业再构筑与“空心化”——以钢铁、汽车、高技术产业为中心—68
一、课题与分析角度69
二、美国产业的企业再构筑70
(一)国民总支出的构成71
(二)对1967年、1977年、1987年的工业调查分析72
(三)对主要产业就业者构成变迁过程的分析77
三、主要产业的分析79
(一)钢铁工业79
(二)汽车工业83
(三)ME、高技术产业88
四、小结95
第四章 西德的产业危机与ME化98
一、西德的产业危机100
(一)80年代的西德经济100
(二)工业统计分析104
二、研究和开发及ME有关产业111
(一)研究和开发的特征111
(二)ME有关产业116
(三)半导体、IC生产119
(四)工业机械产业123
三、小结125
第五章 转换时期的中国台湾经济及其出口加工区与ME产业134
一、中国台湾经济中出口加工区的地位与特征135
(一)NIES式发展与出口加工区135
(二)出口加工区的结构137
(三)外资企业的投资、职工、工资的变迁142
二、产业结构的转换与ME产业147
(一)中国台湾经济的NIES式发展与ME产业149
(二)中国台湾ME产业的特征与地位155
(三)处于转换时期的中国台湾的ME产业159
三、小结164
第六章 转换时期的韩国经济与ME产业170
一、韩国的经济结构与ME产业172
(一)韩国的产业关联表分析173
(二)产出与销售结构—ME产业的地位176
(三)投入与产出分析—与日本的比较177
二、韩国ME产业的发展过程与特征182
(一)韩国ME产业的发展过程182
(二)韩国ME产业的结构特征184
(三)韩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188
三、韩国ME产业分析189
(一)80年代后期ME产业的变迁189
(二)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191
(三)一般电子零件产业197
四、小结199
第七章 新加坡与香港地区的ME化、信息化206
一、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与香港、新加坡206
(一)以1985年为转折点的海外直接投资的急增及其原因206
(二)日本企业在东亚、香港、新加坡的地位207
(一)香港的经济结构211
二、香港经济与ME化、信息化211
(二)制造业的特征214
(三)电气、电子产业216
(四)香港经济的信息化218
(五)进入香港的日本企业的信息化221
三、新加坡经济与ME化、信息化225
(一)新加坡的经济结构225
(二)新加坡的ME产业229
(三)新加坡经济的信息化230
(四)进入新加坡的日本企业的信息化233
(五)香港、新加坡日本企业的信息网络化235
四、小结236
第八章 80年代日本的ME化与信息化240
一、冷战体制解体过程与企业的再构筑244
(一)美国的企业再构筑244
(二)日本的企业再构筑(第一阶段)245
(一)美国沦为债务国与冷战体制的解体(第二回合)247
二、美国沦为债务国与日元升值的意义247
(二)汇率调整、日元升值与日美经济逆转、一体化250
(三)企业再构筑第二阶段的分析准(1985年产业相关表)250
三、日美经济的逆转、一体化与企业再构筑252
(一)通过日美一体化美国继续进行企业再构筑252
(二)日本地的企业内构筑(第二阶段)254
(三)信息化的意义与问题259
四、小结270
第九章 冷战后世界经济的性质与分析角度275
一、战后冷战体制下的危机结构与性质276
(一)“体制解体—危机循环”概念276
(一)战后阶段的结构与循环277
(三)冷战体制解体过程的力学与ME化278
二、决定冷战后世界危机的基础280
(一)世界性的企业再构筑与ME化、亚洲化280
(二)决定冷战后世界危机性质的基础281
三、ME生产重心向东亚转移286
(一)ME化、高技术化与东亚286
(二)ME化与资本的转移288
(三)东亚与ME产业289
(四)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与作用290
(五)东亚作为接受ME化基地的条件292
四、冷战后世界经济的结构与性质293
(一)欧美资本主义的危机293
(二)前苏联和东欧的重建296
(三)东亚的ME化—工业化和农民层的分化297
(四)南北问题的扩大和深化301
(五)古典无产阶级的分化303
(六)信息网络化的意义303
结束语310
参考文献314
译者后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