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
  • 赵兆颐,朱瑞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021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核能的发展1

二、反应堆的热工设计和安全分析2

第二章 热源7

一、堆芯中释放率的分布7

二、停堆后的释热9

(一)剩余裂变功率9

(二)裂变产物与衰变功率11

(三)中子俘获产物与衰变功能13

第三章 燃料元件15

一、燃料元件的材料性能15

(一)燃料元件材料的基本特性15

(二)燃料元件材料的辐照特性17

二、燃料元件的温度场计算20

(一)导热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20

(二)稳态温度场的近似解法21

(三)集总参数解法23

(四)有限差分解法26

三、燃料芯块与包壳之间的传热29

(一)气隙导热模型30

(二)气隙导热和接触导热的混合模型33

(三)间隙等效传热系数的变化趋势和经验数值36

四、燃料元件的设计37

(一)燃料元件的设计限制37

(二)瞬态分析计算机程序39

第四章 冷却剂的传热42

一、冷却剂的各种传热工况42

一、传热工况的判断及传热关系式的选择46

三、沸腾临界前的传热49

(一)单相液体传热49

(二)临界前的沸腾传热50

四、沸腾临界53

(一)稳态临界热流密度53

(二)瞬态临界热流密度56

五、沸腾临界后的传热57

(一)过渡沸腾57

(二)最低稳定膜态沸腾点58

(三)膜态沸腾59

(四)单相汽体传热61

六、再湿传热61

(一)燃料元件的再湿过程61

(二)骤冷前沿的推进速度67

(三)再湿模型70

第五章 反应堆的流体力学问题76

一、冷却剂的基本流动特性76

(一)含汽率76

(二)空泡份额80

(三)滑速比81

(四)含汽率、空泡份额和滑速比之间的关系81

(五)压降84

二、声速和临界流89

(一)临界流对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影响89

(二)单相介质中的声速和临界流速90

(三)两相流中的声速93

(四)两相临界流96

(五)简单压力容器的喷放过程103

(六)压力波的产生和传播108

三、汽-液逆向流动112

(一)概述112

(二)汽-液逆向流动的制约关系113

四、流动不稳定性115

(一)概述115

(二)静力学流动不稳定性116

(三)动力学流动不稳定性116

五、水泵的全特性曲线129

(一)水泵的特性参数及工作状态129

(二)水泵的全特性曲线131

(三)特征分析方法的应用139

第六章 压水堆电厂的典型事故144

一、压水堆电厂的典型始发事故144

二、冷却剂失流事故146

(一)水泵惰转期间的冷却剂流量衰减149

(二)自然循环时的冷却剂流量155

三、压水堆的大破口失水事故157

(一)概述157

(二)压水堆大破口事故的过程158

(三)无有效应急堆芯冷却的失水事故166

(一)概述167

四、压水堆的小破口失水事故167

(二)事故过程中的热工水力特性168

(三)影响小破口事故的因素172

第七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安全分析178

一、概述178

(一)反应堆的瞬态热工分析178

(二)冷却剂系统的安全分析数学模型179

(一)守恒方程180

二、两流体模型180

(二)结构关系式186

三、漂移模型189

四、混合物模型195

五、在安全分析程序中的某些数值方法问题197

(一)有限差分方程197

(二)TRAC程序一维漂移方程的解法200

(三)数值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02

(一)概述206

六、系统分析的计算程序206

(二)RELAP4序列程序210

(三)RELAP5序列程序217

(四)TRAC序列程序219

第八章 堆芯的子通道分析224

一、冷却剂的交混224

(一)横流混合225

(二)湍流交混228

二、流体守恒方程233

(一)一维与三维方程的比较234

(二)三维两流体模型的场守恒方程236

三、结构特性方程237

(一)相间质量、能量和动量交换方程237

(二)通道间的质量、能量和动量交换方程240

(三)相与壁面间的能量和动量交换方程241

(四)状态方程244

四、方程的求解245

(一)场守恒方程的有限差分形式245

(二)场守恒方程的求解249

(一)多步链式法253

五、全堆芯分析253

(二)一步混合网法265

六、多孔介质法与坐标变换法268

(一)多孔介质法268

(二)坐标变换法277

第九章 钠冷快堆的热工流体分析279

一、钠冷快堆简介279

二、钠的基本性质284

(一)物理性质284

(二)化学性质291

三、液态钠的流动特性293

(一)圆管内的摩擦压降294

(二)棒束内的摩擦压降294

(三)垂直流过管束的摩擦压隆298

四、液态钠的传热特性299

(一)影响钠传热特性的因素299

(二)钠的湍流传热关系式300

(一)堆芯热工设计的限制条件306

(二)分析方法和实验研究306

五、钠冷快堆的热工流体问题306

第十章 高温气冷堆的热工流体分析308

一、概述308

(一)气冷堆的发展过程308

(二)高温气冷堆的特点309

二、高温气冷堆的结构310

(一)燃料元件310

(二)堆芯结构312

(三)一回路的总体布置316

(一)棱柱堆319

三、堆芯内氨的流动特性319

(二)球床堆321

四、慢化剂和燃料温度分布323

(一)棱柱堆323

(二)球状堆324

五、氦气的输运性质327

附录一 书中所用符号表329

附录二 书中所用角标表333

参考文献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