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零件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零件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81463.jpg)
- (德)尼曼(Niemann,G.)著;余梦生,倪文馨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749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零件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观点和工作方法1
1.1从设计工作的进展中汲取教益1
1.2审查前提条件,明确设计任务2
1.3为任务寻求答案3
1.4获得新答案的途径4
1.5答案的评价和选择6
1.6设计工作顺序7
1.7计算8
1.8模型和试验9
1.10第一章 参考文献10
1.9故障处理10
第二章 结构设计规则13
2.1设计步骤13
2.2功能与经济性14
2.3功能与应力15
2.4操作与人体尺寸,维护与安全性16
2.5材料与加工18
2.6铸件18
2.6.1铸造方法的选择18
2.6.2铸造过程19
2.6.3铸件的结构设计规则20
2.7锻件和冲压件22
2.8压制和注射成型的塑料零件23
2.9薄板零件和管件24
2.10机械加工的零件26
2.10.1加工面26
2.10.2表面光洁度和公差26
2.10.3钻孔和开孔27
2.10.4螺纹和对中28
2.10.5联接29
2.11产品式样,线条和颜色29
2.12装配30
2.13表面,磨损与腐蚀30
2.13.1表面30
2.13.2磨损31
2.13.3腐蚀32
2.14振动与噪音34
2.14.1固体声34
2.14.2空气声35
2.14.3防治噪音的措施36
2.15第二章 参考文献37
第三章 实用强度计算40
3.1名义应力的确定40
3.1.1符号40
3.1.2确定截面中的作用力的大小42
3.1.3由纵向力产生的正应力43
3.1.5圆筒在受计示压力时的正应力44
3.1.6由弯矩产生的正应力44
3.1.4两个面之间的正压力(单位面积压力)44
3.1.7曲梁中的正应力47
3.1.8由纵向力和弯矩引起的合成正应力47
3.1.9由横向力引起的切应力49
3.1.10由扭转引起的切应力50
3.1.11合成切应力52
3.1.12纵向弯曲应力与局部翘曲应力52
3.1.13冲击应力54
3.2静强度值55
3.2.1由拉伸试验得出的静强度值55
3.2.2高温和低温时的强度值56
3.2.3其他载荷状态下的强度值56
3.2.4硬度57
3.2.5有缺口的构件的静强度值58
3.3变载强度值58
3.3.1受载情况58
3.3.2持久强度与疲劳强度58
3.3.3寿命曲线与损伤曲线59
3.3.4持久强度图60
3.3.5实用持久强度图62
3.3.6影响持久强度的因素62
3.3.7确定无缺口效应时的持久强度65
3.3.8确定有缺口效应时的持久强度65
3.4复合应力下的强度值70
3.5冲击强度71
3.6.2运行系数CB的确定72
3.6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72
3.6.1引言72
3.6.3安全系数的估选73
3.6.4确定σzul的例子73
3.7断裂的类型与外观75
3.8第三章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 轻型结构79
4.1实现结构轻型化的推动力及其途径79
4.2根据特性值比较材料79
4.2.1符号79
4.2.2特性值80
4.3.1几点说明82
4.3形状-轻型结构(节约材料的构形)82
4.3.2合理的截面选择84
4.3.3其他建议85
4.4轻金属-轻型结构85
4.4.1对比性资料85
4.4.2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的可能性86
4.4.3结构方式86
4.5塑料-轻型结构与复合材料-轻型结构86
4.5.1对比性资料86
4.5.2应用范围87
4.5.3设计资料87
4.6第四章 参考文?88
5.1材料的选择与符号90
5.1.1材料选择90
第五章 材料90
5.1.2符号91
5.2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与铸钢92
5.2.1灰铸铁(GG)92
5.2.2含球状石墨的铸铁——球墨铸铁(GGG)93
5.2.3可锻铸铁94
5.2.4铸钢(GS)94
5.3钢(碳素钢与合金钢)95
5.3.1合金成分的影响96
5.3.2热处理与硬化处理98
5.3.6渗碳钢与氮化钢100
5.3.5普通结构钢100
5.3.4型钢100
5.3.3钢板100
5.3.7调质钢102
5.3.8冷拔钢与易切削钢102
5.3.9弹簧钢104
5.3.10耐热钢与不起皮钢105
5.3.11不锈钢与耐酸钢106
5.3.12工具钢,切削工具用合金与烧结硬质合金107
5.4轻金属107
5.4.1铝与铝合金108
5.4.2镁与镁合金110
5.4.3钛与钛合金110
5.5.1锌与锌合金111
5.5锌与铜111
5.5.2铜与铜合金113
5.6塑料114
5.6.1塑料的种类114
5.6.2塑料的结构116
5.6.3塑料的性能116
5.6.4塑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范围120
5.6.5结构设计指示122
5.7其他材料122
5.7.1烧结材料122
5.7.2其他说明122
5.8第五章 参考文献123
6.3公差与配合126
6.3.1公差126
第六章 标准,公差和表面126
6.2标准数系126
6.1标准126
6.3.2配合127
6.3.3形状误差,自由尺寸公差132
6.4工程物体的表面,表面宏观几何与表面微观几何133
6.4.1概述和基本概念133
6.4.2表面微观几何的尺寸134
6.4.3粗糙度的测量135
6.4.4表面光洁度与加工方法135
6.5第六章 参考文献137
6.4.5在图纸中对表面特征的标注137
第七章 焊接139
7.1用途139
7.2加工制造139
7.3结构设计141
7.4接头型式和焊缝型式144
7.5图纸上的标记145
7.6强度计算145
7.6.1符号145
7.6.2焊缝中的应力148
7.7机械制造中的焊接149
7.6.3焊缝的许用应力149
7.8钢结构的焊接151
7.9锅炉制造中的焊接154
7.10第七章 参考文献155
第八章 钎焊接和胶接156
8.1钎焊概述156
8.2钎焊方法157
8.3钎焊接头的结构形状159
8.4胶接概述161
8.5应用范围161
8.6粘合剂及其选择与加工162
8.7胶接接头的结构形状164
8.8.1符号165
8.8.2计算165
8.8钎焊接头和胶接接头尺寸的确定165
8.9第八章 参考文献167
第九章 铆钉联接169
9.1用途和铆接169
9.2应力及尺寸确定169
9.2.1符号169
9.2.2铆接构件的强度计算170
9.2.3铆钉的强度计算172
9.3钢结构的铆接173
9.3.1材料173
9.3.2铆钉形状174
9.3.3概略值174
9.3.4结构形状174
9.3.5计算175
9.3.6机械制造和仪器制造中的铆钉联接176
9.4轻金属结构的铆接176
9.4.1材料177
9.4.2铆钉形状177
9.4.3概略值178
9.4.4构形178
9.4.5计算178
9.5计算例题178
9.6第九章 参考文献180
第十章 螺钉联接181
10.1用途与制造181
10.2螺钉,螺母及附件182
10.3符号185
10.4螺纹形状187
10.5力的传递与效率189
10.6拧紧力矩与预紧力191
10.7失效原因192
10.8应力与计算193
10.8.1夹紧力-变形图193
10.8.2力194
10.8.3螺钉与凸缘的刚度195
10.8.4纵向受载螺钉的应力与强度197
10.8.5横向受载的螺钉200
10.8.6传动螺旋201
10.8.7在高温下工作的螺钉和用其他材料制造的螺钉203
10.8.8例题204
10.9第十章 参考文献207
第十一章 轴销联接与销钉联接208
11.1用途208
11.2结构208
11.3符号211
11.4应力与计算211
11.5第十一章 参考文献213
第十二章 弹簧214
12.1用途214
12.2弹簧的种类、选择和特殊性能214
12.3符号215
12.4.4类型利用值或类型利用系数ηA217
12.4.3弹簧功217
12.4.5体积利用系数与重量利用系数217
12.4特性曲线与特性系数217
12.4.2弹簧刚度217
12.4.1弹簧特性曲线217
12.4.6效率与阻尼系数218
12.5强度与许用应力219
12.5.1强度219
12.5.2许用应力219
12.6受拉应力或压应力的弹簧220
12.6.1金属丝拉伸弹簧220
12.6.2用作缓冲弹簧的环形弹簧220
12.7.1截面为矩形的一端固定的受弯曲的梁式弹簧221
12.7受弯曲应力的弹簧221
12.7.2具有渐缩矩形截面的一端固定的受弯曲梁式弹簧222
12.7.3两端固定的弯曲弹簧223
12.7.4曲线形弯曲弹簧或成型弹簧224
12.7.5缠绕式螺旋弯曲弹簧224
12.7.6平面涡卷弹簧(钟表弹簧)225
12.7.7碟形弹簧225
12.8受扭转应力的弹簧228
12.8.1扭杆弹簧228
12.8.2截面不变的圆柱螺旋弹簧229
12.9橡胶弹簧233
12.9.1概述233
12.8.3截面不变的锥形弹簧233
12.9.2载荷类型与特性曲线234
12.9.3软橡胶弹簧的经验数据235
12.9.4计算与结构设计237
12.10冲击过程238
12.11自振238
12.12第十二章 参考文献240
第十三章 滚动副241
13.1概述241
13.2符号242
13.3应力242
13.3.1线接触243
13.3.2点接触244
13.3.3最大切应力245
13.3.4由润滑压力产生的应力245
13.3.5由切向产生的应力246
13.4许用载荷246
13.4.1许用静载荷246
13.4.2许用动载荷247
13.4.3直径与密切率的影响249
13.4.4接触类型的影响249
13.5滚动摩擦250
13.6计算例题251
13.7第十三章 参考文献252
14.1.2使用限制254
14.1.1特性254
14.1概述254
第十四章 滚动轴承254
14.1.3结构型式255
14.1.4标准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与代号255
14.1.5材料260
14.1.6选择260
14.1.7安装261
14.1.8轴承失效262
14.1.9特种轴承264
14.2承载能力265
14.2.1符号265
14.2.3动承载能力266
14.2.2单位载荷266
14.2.4静承载能力269
14.2.5动载荷与寿命271
14.2.6特殊受载情况273
14.2.7其它影响274
14.3摩擦,润滑与轴承温度275
14.4第十四章 参考文献277
第十五章 滑动轴承280
15.1概述280
15.1.1特性与用途280
15.1.2现代发展趋势280
15.1.3轴承的分类281
15.1.4已经在使用的滑动轴承的承载值281
15.2.1符号283
15.2运转特性,润滑理论283
15.2.2润滑压力285
15.2.3摩擦286
15.2.4轴承间隙288
15.3向心轴承的计算288
15.3.1Sommerfeld数288
15.3.2液体摩擦时的摩擦系数288
15.3.3摩擦功率289
15.3.4热平衡,工作温度,工作粘度289
15.3.5最小润滑油膜厚度,过渡转速291
15.3.8计算步骤293
15.3.6需油量293
15.3.7轴承载荷特征值293
15.3.9向心轴承计算例题294
15.4向心轴承的结构形状296
15.5推力轴承298
15.5.1概述298
15.5.2结构尺寸299
15.53计算299
15.54计算例题300
15.6.1对滑动副的一般指示302
15.6.2金属滑动轴承材料302
15.5.5推力轴承的结构形状302
15.6滑动轴承的材料与润滑剂302
15.6.3非金属材料303
15.6.4复合材料304
15.7流体静压轴承305
15.7.1概述305
15.7.2构形与尺寸的确定305
15.8第十五章 参考文献306
第十六章 润滑剂,润滑与密封309
16.1概述309
16.1.1矿物油309
16.1.2润滑脂309
16.1.4干润滑剂310
16.1.3“加脂肪”的矿物油310
16.1.5合成润滑剂312
16.2润滑剂的选择312
16.3润滑方式314
16.4润滑剂的性能与检验314
16.4.1润滑油的粘度314
16.4.2密度ρ318
16.4.3凝固点318
16.4.4滴点318
16.4.5锥入度318
16.4.6闪点与燃点318
16.5密封319
16.4.10高压性能,磨损319
16.4.11其他性能319
16.4.8纯度319
16.4.7比热容c319
16.4.9抗老化性(氧化,聚合,缩合等)319
16.5.1密封的类型320
16.5.2对密封的要求320
16.6第十六章 参考文献322
第十七章 心轴和转轴325
17.1概述325
17.2心轴和转轴的尺寸确定326
17.2.1符号326
17.2.2尺寸的确定329
17.3计算例题331
17.4.1万向轴334
17.4万向轴和挠性轴334
17.4.2挠性轴335
17.5第十七章 参考文献336
第十八章 轴与轮毂的联接338
18.1概述338
18.1.1联接型式338
18.1.2符号339
18.2靠摩擦力闭锁的联接340
18.2.1基本关系340
18.2.2夹紧联接341
18.2.3过盈联接的尺寸确定343
18.2.4径向压合的过盈联接的装配347
18.2.6圆锥面联接348
18.2.5轴向压合的过盈联接的装配348
18.2.7夹紧件联接349
18.3形状闭锁的联接351
18.3.1轴向圆柱销和径向圆柱销351
18.3.2平键351
18.3.3多槽轴351
18.3.4三角形花键352
18.3.5渐开线花键孔与花键轴356
18.3.6多边成型轴联接356
18.4预紧的形状闭锁联接356
18.4.3配槽楔键357
18.5第十八章 参考文献357
18.4.4切向键357
18.4.2平面键357
18.4.1半圆楔键357
第十九章 轴与轴的联接(联轴器,铰链)359
19.1概述359
19.2刚性联轴节359
19.2.1平面磨齿形联轴节359
19.2.2凸缘联轴节360
19.2.3夹壳联轴节361
19.2.4Stieber滚子联轴节361
19.3可移式联轴节362
19.3.1弹性可移式联轴节362
19.3.2刚性可移式联轴节366
19.4离合器(轴开关)367
19.5第十九章 参考文献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