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历史转折关头 关键会议亲历实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历史转折关头 关键会议亲历实录 上
  • 李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725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95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历史转折关头 关键会议亲历实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开天辟地:亲历者谈“一大”5

(编者)毛泽东回忆党的“一大”前后的思想和活动5

董必武:关于“一大”的回忆12

陈潭秋: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22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28

王会悟:“一大”在南湖开会的情况39

包惠僧: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前后的回忆41

张国焘:回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7

刘仁静:回忆党的“一大”60

陈公博回忆中共“一大”68

“一大”亲历者包惠僧的曲折人生75

第二编 风雨星火:当事人说“八七”会议89

蔡和森:五人政治局至“八七”会议89

“李维汉:关于“八七”会议的一些回忆95

邓小平重访“八·七”会议会址108

第三编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的回忆与思考毛泽东:有关遵义会议的部分论述115

“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周恩来:党的历史教训(节录)120

伍修权:伟大的长征(节选)123

○长征的准备138

○长征初期138

○历史性的遵义会议138

张闻天: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138

“关键一票”的由来——王稼祥同志谈遵义会议142

康克清:难忘遵义145

彭德怀自述: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150

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罢官风波——鲜为人知的一幕155

○会理又起风波:林彪建议更换毛泽东指挥187

○蒙冤二十四年:彭德怀一段难言之隐187

○戏剧性的转折:毛泽东第二天复职,新“三人团”形成187

第五编 盛会宏图:难忘的“七大”胡乔木:党的七大187

第四编 命运轨迹187

○一军团急电:林彪另有所图187

○再克遵义:长征以来最大的胜仗,毛泽东就任“前敌司令部”政委187

○土城战役:毛泽东首战失利,声望顿时跌落187

○紧急会议:毛泽东被罢官187

党中央前总负责人的自我批评——张闻天“七大”发言215

一位普通代表的回忆219

康大姐的喜悦225

《康克清回忆录》225

——重大历史转折时刻的空前盛会231

第六编 辉煌与遗憾:“八大”前后八大231

1956年6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247

未曾预料的急转弯——“八大”之后247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宣布261

附录:廖盖隆:邓小平和苏共二十大261

第七编 山重水复:庐山风云及其来龙去脉271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271

“大跃进”的关键会议271

风云突变的庐山会议286

彭德怀自述:关于庐山会议前后的情况299

黄克诚自述庐山风云307

张闻天在庐山329

李锐:庐山会议中的两次常委会及其传达367

林牧:庐山会议补遗407

冤中沉冤:彭德怀翻案内幕411

第八编 影响深远的七千人大会薄一波:七千人大会的召开429

○七千人大会期间,田家英对董边说,完全同意刘少奇对形势的估计456

○安子文再次要董边以党性保证,绝不再提此事456

○永福堂内的一幕悲剧456

微妙的歧异——七千人大会上的刘少奇与毛泽东456

○“文革”的战车直朝田家英轧过来了。康克清:庐山会议与七千人大会前后的朱德489

○庐山会议前后497

○七千人大会497

○随朱老总还乡497

宋任穷:传达贯彻“七千人大会”497

一个县委书记的亲历503

一次不寻常的会议侧记510

庐山会议与七千人大会前后的陈云517

附录:沉重的代价603

○信阳事件与河南悲剧617

第九编 向左,向左:从八届十中全会到“九大”617

薄一波:八届十中全会和强调阶级斗争617

○三年困难时期死亡率考证617

全面启动“文革”的几次会议643

1967年初两次“碰头会”上的叶剑英672

林彪与“九大”政治报告——“林办”秘书的回忆680

○主持形势务虚会686

○庐山会议蒙奇冤686

○疏散到石家庄686

秘书记述:逆境中的陈毅686

○“九大”的“右派”代表686

○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又挨批686

从“九大”的“右派”代表到庐山的“二陈合流”686

第十编 从巅峰到深渊的林、江集团:九届二中全会到玉泉山紧急会议707

李德生:从庐山会议到“九·一三”事件的若干回忆707

熊向晖:关于“九·一三”事件的一段往事720

“林办”秘书回忆九届二中全会前后732

○林立果故意露“底”750

又一场庐山风波始末750

“国家主席”问题之争的台前幕后750

○从膨胀到“收缩”750

○剑拔弩张的两军对垒750

○令人迷惑不解的沉寂750

○庐山传来的火药味750

○摊牌前夕的林立果750

○双方都在演戏750

李德生“十大”前后沉浮录758

中共“十大”:王洪文是怎样当上副主席的772

玉泉山紧急会议前前后后789

粉碎“四人帮”详录789

○玉泉山,政治局紧急会议822

○叶剑英的重要讲话822

○请邓小平复出822

○“中国得救了!”822

○最后胜利的喜悦822

○斗争的余波822

○“满目青山夕照明”822

张耀祠:我负责一个行动小组抓江青822

○告急电话822

○万字廊201号的一幕822

○怀仁堂正厅的“会议”822

○历史选择了这一天822

○特殊“战争”的前夜822

○“谋成于秘败于泄”822

○“按既定方针办“的内幕822

○胜似闲庭信步822

○图穷匕首见822

第十一编 新时期光辉起点:8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831

○32年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非功过面前,不要给人如此印象:别的人都正确,一个人有错误855

○怎样解决毛泽东“自己跟自己打架”的问题?用毛泽东思想批评毛泽东的错误。邓小平、胡乔木如此评论“文革”,可谓匠心独运855

○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丢不得。决议稿中毛泽东思想这部分如果不写或写不好,整个决议不如不做855

○建国以来历史问题决议为什么要回顾建国前的历史?陈云说: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地令人信服地评价毛泽东855

○华国锋的名字需要点。《决议》的最终目的在于团结一致向前看举重若轻——记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855

○粉碎“四人帮”后最敏感的两个政治问题。邓小平说“两个凡是”不行。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全国大讨论。855

○邓小平明确表态:“文章符合马克思主义嘛,扳不倒嘛”。855

○华国锋对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作了检讨和解释。邓小平认为这个争论“越看越重要”。855

○抛弃毛泽东晚年坚持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855

○邓小平定原则,数千人参与讨论,胡乔木劳累病倒,《决议》一致通过855

下篇855

○为农业难题找出路,打开国门看世界,现代化不能指望旧体制、旧政策。改革开放先声夺人855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引入会议中心议题,邓小平称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855

○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宣布会议议题是讨论经济问题,陈云发言突破议题,强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之必要855

○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试图把建设现代化与坚持“两个凡是”统一起来,然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昭示:此路不通855

上篇855

陈云与三中全会前后的调整与改革863

呕心沥血写春秋888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的胡乔木888

陈丕显:历史的转折在湖北896

热门推荐